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明朝时代——别样视角正论明朝三百年大历史

正文 第37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百\|度\|搜\|經\|典\|小\|說\|免\|费\|下\|载\|小\|说】-1910:53:03

    叶宗留本就是以盗矿为生,这种不事生产之徒无论在哪个时代都是不安定因素,如今政府废除矿禁,使得盗矿可以变成一公开的行动。但开矿属于自然垄断,它更需要社会化大生产以形成规模效应,也就是投资巨大。叶宗留连开几处矿藏不仅没赚到钱,反而把本搭进去了,既然开矿也不赚钱,那就抢吧。

    人力资本是现成的,由于开矿四处饥民纷纷涌来,贫困的矿工、挣扎的流民需要的只是一个人点燃,点燃的就是叶宗留;第二个起义的是邓茂七,跟叶宗留不同的是,邓茂七是福建人,他起义的缘由是反抗地主的租税。正统年间土地兼并已经很严重,各地士绅无不让佃户缴纳过重的租税,引起佃户的不满。茂七在各乡间组织团练自发展开抗租斗争,这些参加团练的乡民既有装备又经过训练,具备起义的先决条件,很快,大明开国以来最大规模的一场农民暴动爆发了;第三个起义的是广东人黄萧养,黄萧养起义也是由于士绅的压迫导致,而且这场起义参加民众的成分复杂,既有汉人,又有苗人、瑶人,有农民,也有山民、疍民、渔民。

    正统年,广东这个地方阶级矛盾已经尖锐的冲突起来,疍民、山民、苗民都是歧视和剥削的对象,而点燃这场爆动的却是沙地。沙地就是经过海水不断冲洗所形成的湿地,这种地土质松软,即可种庄稼又可收获鱼虾,收效可观,本来这种土地应该是沿海的渔民或农民开荒所得,但也被地方的士绅巧取豪夺,忍无可忍的小民只得以一场怒火抗之。

    发端于中国南方的这三场大的起义从西南遍布东南,且几乎在同一时间发生,受其影响,更多的小规模起义络绎不绝发生。抛去叶宗留不谈,其他两场都是农民不堪压迫而致,这些义军或攻打中心城市,或占据数省,或立国建号,或任命官吏,政府对其的策略是剿抚并用,这三场起义一直延续到景泰年间才得到解决,而在此期间明王朝在云南和漠北进行了两场更大规模的战争。由此我们已经知晓,正统年间的形势多么的令人焦灼,但我们的皇帝和他的老师王振似乎对这一切都不以为然,我们看不见什么紧张的气氛,或许这些突发事件还动摇不了明王朝的根本。

    【百\|度\|搜\|經\|典\|小\|說\|免\|费\|下\|载\|小\|说】-1910:54:28

    跟灾害、流民、暴动同时进行的是西南正在进行着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

    明代是一个伟大的朝代,它在历史上第一次将辽东、云南、贵州纳入中华版图,且设省,虽然这三省在元代已经进入中华版图,但那只是一种松散的控制,有明一代才算是真正控制起来。这其中最后进入版图的是云南,而云南最后平定的是麓川这个地方,麓川位于云南的西南部,与缅甸接壤。麓川平定后,朱元璋在这个地方设置宣慰使司,实行土司自治的制度。

    明廷对西南土司实行的策略一直是分而治之,也就是将大土司辖地分给几个小土司治理,以达到分而治之的目的。但被夺去领土的大土司当然不愿意,所以土司之间互相攻伐也是常有之事件,而地方官员和将军急于建立军功,所以很多情况下由于一些偶然小事件引发大的冲突事件在整个明王朝是时常发生的,为此中央政府耗费巨大财力、人力、物力,同时也给西南的少数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

    虽然朱元璋在麓川设立宣慰使司,但到了建文年间,麓川土司任氏家族大部分封地皆被剥夺转而分给其他土司,从宣德三年开始任氏家族就开始试图通过战争收复失地,到了正统年间麓川宣慰使任思发的军事行动已经超过了明政府的忍受力,一场大战似乎不可避免。

    正统六年(1441年),英宗命定西伯蒋贵挂平南将军印,兵部尚书王骥提督军务,征调京营、湖广、四川、两广共计十五万兵马。大军强渡怒江、破象阵,会师腾冲,接着一举攻下麓川王城,思任发父子进入缅甸,官军得胜而归。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