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明朝时代——别样视角正论明朝三百年大历史

正文 第15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百\|度\|搜\|經\|典\|小\|說\|免\|费\|下\|载\|小\|说】-1010:30:00

    说胡惟庸谋反,朱元璋自己肯定不能这样说,最好是有一名御史出面上书,朱元璋找来找去,找到了御史中丞涂节,这涂节本来跟胡惟庸是一伙的,不知道朱元璋给他许下什么好处,或者跟胡惟庸有什么过节,再或者他自己已经嗅到了政治气候的变化,在朱元璋的授意下,他开始酝酿发动弹劾。

    既然事情已经布置下去了,那必须先稳住胡惟庸,以免胡惟庸提前出招,打乱计划的部署。为了稳住胡惟庸,朱元璋最后一次将汪广洋贬到广东,朱元璋被逼到这一步并不是他所希望的,他更希望的是汪广洋能够搞掉胡惟庸,身为九五之尊,如此硬出手是很没面子的事情,他对汪广洋希望了九年,也失望了九年,终于希望与失望都变成了怒火,他又追加了一道诏命将走到半路上的汪广洋赐死。

    洪武十三年正月在毫无预症的情况下,帝国风暴正式开始。御史中丞涂节突然上书朱元璋声称胡惟庸谋反,正月初六,胡惟庸以通倭罪被处死,十一日,朱元璋连发两道圣旨:废除中书省和大都督府。整个帝国的官僚都被打蒙了,但朱元璋对于废除中书省和大都督府后的有序安排表明了计划酝酿的长期性。

    朱元璋对于胡惟庸的处理只是面对李善长砍的第一刀,从此正式拉开帝王与李善长势力集团的争斗,后人总认为胡惟庸一案是洪武朝的大案,实际上胡惟庸一案只是采摘李善长这根大树的第一片叶子,等到所有的叶子都采完,就是该砍树的时候了。

    胡惟庸死后,朱元璋用了十年时间来不断清洗李善长的人,依靠的力量就是检校,以及后来的锦衣卫,数千人被处死,数以万计的人遭到调查、关押或流放。帝国的政治气氛顿紧,许多官员战战兢兢,不知道何时锦衣卫会冲进自己的家门。

    胡惟庸一案基本上改变了洪武年间的政治风格,监视和恐怖活动加剧的年代到来,洪武皇帝的辣手开始显现,洪武皇帝以日益激进的手段实现他的治国理想。

    【百\|度\|搜\|經\|典\|小\|說\|免\|费\|下\|载\|小\|说】-1013:36:26

    第九章国初的武将们

    国初是朱元璋一个人的舞台,无论文臣还是武将都没有太多的个性色彩,以至于今人研究起来只能从一些琐碎的事例中寻找文臣武将耐人寻味的东西。国初的武将是低调的、是朴素的、是老实的,他们忠于皇命,冲锋在最前面,无论是北方的大漠之地,还是南方的烟瘴之地都充满了他们奔波的身影。在长期的征战中,帝国的将军们大都早死,盛年而衰,徐达、常遇春、李文忠、邓愈、汤和尽皆如此。

    如果说李善长是明帝国的第一文臣,那么徐达就是第一武臣,徐达可以说是韩信与卫青的集合体,他既有着韩信的谋略也有着卫青的低调。明初的大部分战争以及所有关键性战役都是在徐达的直接指挥下进行,朱元璋对徐达是放心的,在徐达平定北方的战争中并没有派出监军,徐达也是争气的,他也不需要谋士,身兼谋士和武将双职的徐达始终向人们诠释一个全才的概念。

    徐达进行的第一场关键战役是攻克常州,刚取下南京的朱元璋正面临东面张士诚的威胁,而解除威胁的最有效办法就是拿下常州,常州是防范张士诚进攻的最好门户。打下常州后,徐达接着又拿下江阴和太湖西边的宜兴,这样从北到南拉成一条防线,使得张士诚无法西进,从而免除朱元璋跟陈友谅决战的后顾之忧。

    天下平定后,徐达便在北平驻扎守卫北疆,在此期间,徐达重点修建了山海关,从此北平附近的居民再也不受游牧民族的骚扰之苦。徐达是一个完美的人,完美到你挑不出他的任何毛病,出身贫苦的徐达并没有读过多少书,但他不断的向儒士请教却奠定了他谋略的基础。在帝国的建立中,朱元璋走了四步棋:攻占南京、拿下常州东拒张士诚、消灭陈友谅、先取山东河南再取大都,正是这四步棋成就了朱元璋,这四步棋朱元璋是构思者,徐达是实践者,正是这两人造就了大明帝国。

    徐达是伟大的,伟大到超越了历史上大多数的知名将领,但他的名声并不响亮,因为他没有任何的个性化色彩,徐达的低调正是他的聪明之处,洪武十八年二月,徐达在南京病逝,朱元璋追封他为中山王,立庙。

    如果说徐达擅于指挥、带队和大规模的步兵兵团作战,那冲锋最厉害的就是常遇春了。常遇春开始在刘聚的麾下,因看不惯刘聚的所作所为便投奔了朱元璋,从此在进攻陈友谅和张士诚的战争中,常遇春始终冲在前面,常遇春跟徐达一前一后的运动模式奠定了帝国的版图。

    常遇春是帝国最勇猛的人,他这一生没有打过一场败仗,中国冷兵器时代十大战将:薛仁贵、霍去病、常遇春、史万岁、斛律光、苏烈、狄青、冉闵、项羽、杨再兴,常遇春名列其中,常遇春是一个纯粹的人,如果说徐达的忠厚后面还有他的心思,那么常遇春的内心就像一张白纸,他的一生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忠于他的使命,洪武二年七月,常遇春从蒙古上都班师回来,行走到河北地境累死。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