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隋唐后宫风云    长篇原创连载

正文 第189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1-06-2915:25:08

    正在为进攻高丽发愁的英明领袖杨广同志一看高丽使者押着叛徒斛斯政前来乞降,顿时喜出望外——连年出兵,原本就是为了迫降高丽而不是灭亡高丽,但高丽的几次顽强抵抗也让杨广对这次出征信心不足,一路上隋军军心不稳、逃兵遍地、粮草紧张的情况和国内风起云涌的动乱也让杨广对取胜没有抱太大希望;现在高丽主动来降,目的已经达到,自己挽回了世界霸主的面子,隋军也算取得了一场伟大的胜利,正好借此机会给自己一个台阶下,这仗也就没必要再打下去了。

    2011-06-2915:42:50

    面对着高元同志的乞降,一贯爱好和平的杨广同志非常高兴,竟然傻乎乎的相信了狡猾的高元!杨广啊杨广,你真是头脑短路了,也不想想现在是高丽已经山穷水尽的情况、也不考虑考虑自己处于绝对优势的地位。即使真的相信高丽投降,也要等高丽拿出点真凭实据来才行呀,至少应该让高丽派个王子、公主之类的人物来朝见一下作为人质吧!

    2011-06-2915:48:19

    可怜的杨广同志就像一个被长期套牢的股民,好不容易解套立即斩仓出局,放弃了即将唾手可得的大笔红利。单纯乐观的杨广同志也不想想,这个高元同志给他带来的是大隋帝国由太平盛世变为天下大乱甚至亡国灭家的惨重后果。杨广就这样轻而易举地放过了这个致命的死敌与克星高元。

    2011-06-2916:02:21

    于是,天真善良的杨广同志轻松愉快地、宽容大度地接受了死敌高元同志的厚礼-叛徒斛斯政同志和乞降的要求,然后传令北路的各路隋军停止进攻高丽,不仅如此,令人痛心的是,杨广还派使者前往正在南路进攻高元老巢平壤的隋朝水军来护儿元帅的军中,命其撤军回师。

    2011-06-2916:13:19

    当皇帝撤军的命令传到南线隋军营中时,来护儿元帅正充满豪情壮志,就像后来南宋名将岳飞准备直捣黄龙府一样,来护儿元帅正准备一鼓作气攻克平壤活捉高元。使者一到,宣读圣旨,来护儿元帅就傻眼了——眼看胜利在望,正准备一报当年误中平壤之战高丽人诡计、损兵折将之仇,皇帝居然下令撤退,这不是功亏一篑、坐失良机嘛!

    2011-06-2916:23:08

    来护儿真不愧是一代名将,做事就是有主见。来护儿元帅很清楚,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皇帝的这个命令绝对不能听从,高元这一招肯定是权宜之计,将来必定还会成为隋朝的祸患。于是,这位以国家利益为重的杰出元帅来护儿,把手下将士们全都召集了起来,然后发表了一通激动人心的演讲:“大军三出,未能平贼。此还也,不可重来。今高丽困弊,野无青草,以我众战,不日克之。吾欲进兵,径围平壤,取其伪主,献捷而归也!”

    2011-06-2916:33:02

    扪心自问,与高丽打了三次战争、死了几十万的将士,搞的隋朝国内民怨沸腾、天下大乱。现如今,眼看着就要灭掉这个番邦小国,却因为高元的诈降而撤退,实在是让人无法接受!唯有继续进军,彻底铲平这个猖狂小国,方能对得起阵亡的将士、方能给国内饱受战争之苦的父老乡亲一个交代。

    2011-06-2916:46:17

    隋军将士们听完来护儿元帅的发言后,个个眼含泪水、情绪激昂。想想自己的家人、想想那些曾经战死的兄弟、想想征讨途中的艰难困苦,这一切难道不应该为之一战吗?

    来护儿元帅慷慨的说道:“贼势破矣,专以相任,自足办之。吾在阃外,事合专决,岂容千里禀听成规!俄顷之间,动失机会,劳而无功,故其宜也。吾宁征得高元,还而获谴,舍此成功,所不能矣。”意思是:我一支军队足以干掉高丽;况且我大军在敌之首都,岂能听从千里之外的瞎指挥?我宁可攻破其国都、擒得高元,回去之后再受罚,也不能就此撤军!这是多么赤胆忠心的好元帅呀!

    2011-06-2916:54:08

    令人可惜的是,那个隋朝著名的外交官、来护儿元帅手下的参谋长崔君肃却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他站了出来,认为皇命不可抗,再打下去的代价也太大,国家承受不起,就建议来护儿元帅撤军。来护儿元帅还是不甘心,当即就把麾下大大小小的将军们统统招集起来,准备上表请战,宁可违抗皇命,也要攻下平壤,生擒高元,为战死的将士报仇,替周法尚完成未了的心愿。但崔君肃和众将担心抗命出兵会遭来皇帝的责罚,就纷纷劝来护儿元帅撤兵回国.

    2011-06-2917:06:35

    来护儿元帅一看部下所有将领都不想打,也没有办法,只好向周法尚病故的方向深深一躬,然后含泪下令隋军撤去对平壤的包围,全军班师回国。

    这次致命的撤退,不但让来护儿元帅失去了帮助老搭档实现平生夙愿的最好机会,也让隋朝失去了攻灭高丽、在朝鲜半岛取得战略据点的最后机会,同时也让英明领袖杨广同志失去了在全世界面前证明自己强大、在全国官员百姓面前恢复威信、挽回民心、军心的千载难逢的良机。

    2011-06-2917:23:46

    公元614年的秋天,英明领袖杨广同志率领几十万隋军拖拖拉拉、无精打采地从辽东胜利班师,第三次进攻高丽没有死多少人,甚至没有与辽东的高丽军发生激战,就这样踏上了归途。隋炀帝杨广针对高丽的三次大规模战争就此结束。就这样,第三次进攻高丽表面上以隋朝胜利、高丽投降而宣告结束了!

    2011-06-2917:35:17

    事实上,第三次进攻高丽是最有可能彻底成功的一次,但却落得一个最为可惜的结局:具有对国内自己人心狠手辣、对外国人心慈手软的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的杨广同志,自己亲手扔掉了几乎煮熟了的鸭子高元,杨广同志一手导演了虎头蛇尾、功败垂成的可悲结局。公元614年11月,杨广同志带着远征大军回到了东都洛阳,未作休整便继续西行,返回长安。

    2011-06-2917:50:38

    回到长安后,我们的杨广同志迫不及待的做了两件事:一是太庙献捷。当着祖宗的面,杨广让高丽使者押着叛臣斛斯政一同请罪。杨广恨高丽,更恨对自己不忠之人,他命人将斛斯政同志押到金光门外,捆在一根柱子上,然后集结百官,让他们一个接一个的向斛斯政**箭。待斛斯政断了气,杨广又命人把他的肉割成一块一块放在锅中煮熟,不管熟没熟,一股脑儿赏赐给百官品尝。眼瞅着百官诚惶诚恐的吃着斛斯政的肉,杨广还觉得不过瘾,又命人把他的骨头收拢起来,一把火烧了,以泄心头之很。

    2011-06-2918:05:43

    二是征召高元入朝。

    杨广同志本想借着高元同志入朝的机会把他扣下当人质,逼高丽就范,没想到比猴子还精的高元根本不搭理他,硬是缩在平壤城里不肯出来。杨广一怒之下就拘留了高丽使者,想第四次发兵攻打高丽。旁边的文武大臣们一听就急坏了,好不容易留了一条命回来,国内那么大一个烂摊子还没收拾呢,要是再打,那岂不是自断江山社稷吗!于是就拼命劝阻杨广。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