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隋唐后宫风云    长篇原创连载

正文 第143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1-06-1615:04:53

    隋炀帝杨广便用了整整一年多的时间来准备对高丽的战争!

    杨广曾经做过前线统帅,所以他非常清楚备战的重要性。尤其是平陈战争,若不是战前充分的准备,绝对不会那么的顺利。

    下面就看看杨广同志是如何备战的!

    公元611年一月,隋炀帝杨广的亲信郭衍病死。这是杨广最信任的大臣,对杨广来说,可不是好兆头,可谓开门黑。严格意义上来说,是一个更为特殊的年份,因为这一年大隋帝国主要只干了一件事情:备战高丽。

    2011-06-1615:14:52

    首先,隋炀帝杨广从扬州乘龙舟,带了很多美如天仙的宫女,像是去旅游。经过大运河踏上了去北京的路,目的很简单:他要亲自指挥这场全国总动员、亲自指挥即将到来的战争。

    接着,隋炀帝杨广发布诏书,正式向高丽宣战。诏书的内容非常少:“武有七德,先之以安民;政有六本,兴之以教义;高丽高元,缺失藩礼,将欲问罪辽左,恢宣胜略;虽怀伐图,仍事省方。”由此可见,其实杨广并不想真的发动战争,只要高丽国王高元臣服并来朝见,就可以立即撤兵。当然,必要的时候还是应该动硬的!

    2011-06-1615:26:32

    事实上,隋炀帝杨广发动的三征高丽战争,一开始的时候只不过是一场军事演习,跟北巡突厥没什么本质的区别;只要高丽国王高元能像东突厥启民可汗一样老实,双方就可以马上握手言和!按照杨广的想法,只要气势磅礴的隋朝百万雄师往辽东地区一摆,高元这小子肯定吓得尿裤子铁定投降。由此看来,杨广真是一个伟大的乐观主义者呀,他哪里会料到全国总动员带来的无穷无尽的惨痛后果?!

    隋炀帝杨广下诏在全国各地征召军队,无论远近,都要到北京集中;接着又征调江淮以南的水手1万人、弓弩手3万人、岭南制箭手3万人。于是乎,大隋帝国的四面八方的军队如滔滔江水一般向北京方向涌来!

    军队是有了,接下来就要解决

    2011-06-1615:37:24

    隋炀帝杨广下诏在全国各地征召军队,无论远近,都要到北京集中;接着又征调江淮以南的水手1万人、弓弩手3万人、岭南制箭手3万人。于是乎,大隋帝国的四面八方的军队如滔滔江水一般向北京方向涌来!

    军队是有了,接下来就要解决粮食问题了。杨广征调长江以南的民工和船只,让他们负责运输各大粮仓中的米到北京;大小船舶前后相连上千里。

    粮食也有了,接着还要搞定军械和辎重,包括武器铠甲、攻城器具等等。杨广敕令黄河以南的老百姓和部分士兵,负责通过陆路将这些东西运往北京地区。道路上来来往往的人员多达几十万人,昼夜不停,士兵和民工在途中大量死亡,尸体压着尸体,污秽满路、恶臭扑鼻,大隋帝国的太平盛世景象一去不复返了,杨广的全国总动员,造成天下震动、危机四伏。

    2011-06-1616:26:25

    天爷似乎也对隋炀帝杨广的瞎折腾看不下去了,山东、河南的广大地区发大水,几十多个城市被淹没。

    这些灾难还是其次的,最重要的还有:造船和养马!

    造船的任务交给了幽州军区司令元弘嗣。这位司令是一个典型的酷吏,他为了尽快完成任务,简直残酷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他不让民夫们休息,而是严令他们昼夜不停的站在水中服役,结果很多人自腰以下都生了蛆,死亡率竟然高达十分之三!

    养马的任务则交给了山东地区的老百姓。这里的山东,不仅仅是现在的山东省,而是包括整个太行山以东地区。养马,绝对是一件费力不讨好的事情;如果养的好,不会得到政府一分钱赏赐,而一旦养的不好,则会家破人亡。因此,很多老百姓一夜之间变得一无所有,原因很简单:把家中钱财都用来养马了!

    2011-06-1617:00:08

    公元611年4月,隋炀帝杨广到达北京后,住在临朔宫,仍然与宫女美眉们整天寻欢作乐,而且天天下达命令征兵征粮,不管士兵及老百姓的死活。

    对于广大山东老百姓来说,最要命的不是养马,而是各类繁重的劳役和各级官员的贪污**!

    因为山东地区距离北京最近,所以这个地方的老百姓劳役最多、最繁重。其中最厉害、最要命的一项就是运粮!

    当时,只能看到离家的人,却看不到回来的人;可见路程之艰险、督促之严厉。很多人由于不能按期完成运输任务,干脆半路就逃亡了!

    再加上黄河发生大洪水,淹没了几乎整个黄河下游地区。这下子不得了了,绝大多数田地都被洪水淹没,粮食颗粒无收。一场史上罕见的大饥荒随之而来!

    当地官吏不仅不管老百姓的死活,反而大发灾荒财:哄抬物价,强买强卖;而贪污腐化更是无所不在。老百姓的生活简直恶化到了难以想象的程度!老百姓无衣御寒、无食果腹,很多人被活生生的饿死。

    与其这样悲惨的死去,倒不如豁出去去做强盗!很多老百姓被逼上梁山。对于他们来说,这就是一条不得已的道路,难道要在家里等着被饿死吗?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