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隋唐后宫风云    长篇原创连载

正文 第89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1-6-311:06:00

    对于汉王杨谅集团的所作所为,远在京城的杨广集团当然有所察觉。只不过,当时刚刚打倒老四杨秀,如果再冒然去动老五杨谅,难免会引起朝野震动;何况这老五是自己老爸杨坚与老妈独孤伽罗最疼爱的孩子,想要制伏他,实在是难度不小。

    正当杨广集团积极准备对杨谅集团下手的时候,隋文帝杨坚病重。接下来就是惊心动魄的宫廷政变;最终杨广成功登上了皇位。

    2011-06-0311:14:07

    隋炀帝杨广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而是保持了难得的清醒,在迅速除掉自己身旁的反对势力后,他将目光瞄向了远在东方的五弟杨谅集团!

    是的,老五杨谅集团才是自己最大的敌人,这才是自己真正的对手!当今天下,能有实力跟自己的争夺皇位的,就只剩下老五了。

    杨广集团不久就制定了一个对付杨谅集团的办法,而且是一个调虎离山的办法!

    2011-06-0314:26:19

    杨广集团伪造了一份诏书,大意如下:朕去世后,谅儿一定要回来给朕送终,等等。然后,加盖上了老爸隋文帝杨坚的玉玺!杨广的这份诏书是假冒杨坚的语气来写的,让杨谅误以为是老爸杨坚的临终遗言,为了使这件事情看起来更加可信,最后加盖上了隋文帝杨坚生前用过的玉玺。

    要想调虎离山成功,还得需要有一个得力的人去执行这项任务。经过权衡,隋炀帝杨广将此重任交给了车骑将军屈突通。但聪明的杨谅就是不上杨广集团的当,至始至终拒绝进京。因为他发现诏书上没有老爸杨坚暗中告诉他的记号。等到杨广集团再次召他进京,杨谅集团借口奸相杨素企图谋反,以清君侧的名义造反。杨谅手下的军事部长皇甫诞哭着劝告不能造反,杨谅不听,还把他囚禁。

    2011-06-0314:44:42

    大哥杨勇父子的被杀,使老五杨谅感到兔死狐悲,觉得二哥杨广集团真是心狠手辣,杨谅集团更加坚定了造反的决心。既然已经选择了造反这条路,那就要破釜沉舟,不管最后成功还是失败。汉王杨谅也是这么想的!于是杨谅立即找来自己的诸位亲信,开始商讨作战部署和方略。

    军师王頍首先提出自己的建议:“大王属下的将领和官吏,家属全都留在关西,如果想要重用这些人,就应该长驱直入、直捣京城,此所谓迅雷不及掩耳;如果只想割据原北齐旧地,就应该重用关东人士。”

    汉王杨谅觉得两种选择都有道理,决定同时采用。高调宣布奸臣杨素谋反,一定要诛杀杨素。

    2011-06-0314:54:20

    这时,汉王杨谅集团中最有计谋的亲信裴文安,表达了自己对形势的判断:

    “井陉以西,在大王掌握之中,山东兵马,亦为我有,应该将他们全部动员起来。先派遣其中羸弱的士卒驻扎在要害之地,让他们在各自的地方向周围扩占土地;与此同时统率精锐部队直入蒲津关。文安愿意担任前锋,大王率领大军继进,如风行雷击,挺进霸上,长安城以东地区便很容易平定;这样京师震动,人心扰攘,军队来不及集中,上下互相猜疑,人心离散;我们严阵以待,发号施令,谁敢不听?半月之内,大事可定!”

    首先来分析此计划所涉及到的两个地区,蒲津关和霸上。其中蒲津关又名临晋关,位于山西和陕西交接地带、潼关以北地区,是黄河的古渡口,地理形势险要,绝对不亚于潼关;霸上,位于长安以东,乃是长安城周边最为重要的军事要地,也是京师的最后一道防线。

    2011-06-0315:05:21

    与军师王頍不同,裴文安深知其中利害:汉王杨谅集团是地方军,皇帝杨广集团是名正言顺的中央军,新皇帝杨广绝对不可能接受与弟弟杨谅东西分治;因此,这就是一场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较量,不能有丝毫分庭抗礼这样的侥幸;而要想打败中央军取得最后的胜利,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长途奔袭、一鼓作气、出奇制胜。当年的一代名将尉迟迥,就是因为太过保守,最终兵败身亡;现在,几乎完全相同的情况再次出现,如果还采取尉迟迥当年那种策略,无疑是自取灭亡。裴文安的这一计划,就是吸取了尉迟迥失败的教训!

    2011-06-0315:20:36

    因为裴文安非常清楚汉王杨谅集团和皇帝杨广集团的优劣所在,并针对这一情况,提出了一个非常可行的实施计划。以羸弱士卒发起全面攻击,造成一种非常强大的声势,可以迷惑对手,使其无法确定己方的意图,从而达到分散对方兵力的目的;然后,己方集中精锐主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破蒲津关,屯兵霸上,就可以彻底掌控局势,攻克京师长安!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