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原来清朝很精彩》—好看的清朝全景史诗(长篇连载—每日更新)

正文 第65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2-05-0423:44:25

    这个人叫孙承宗,字稚绳,河北保定人。他的人生经历比较丰富,中过进士,当过翰林院编修,做过官员的家庭教师,也做过两任皇帝的老师,这其中包括泰昌帝和天启帝。他和袁崇焕有一个共同的爱好,就是边关的军情,他不但同边关老兵谈论军事,还亲自到边塞游历,了解边情。

    明军辽沈之败后,不少大臣推荐让孙承宗执掌辽事,但天启帝明熹宗舍不得让他的老师离开自己。广宁失守后,明熹宗不再爱老师不爱江山,他让孙承宗取代张鹤鸣做兵部尚书,负责辽东军务。值得一说的是,孙承宗对袁崇焕的的能力比较赏识,袁崇焕能够监军关外,孙承宗的推荐功不可没。而他们两个人的命运,也就此紧紧的交织在一起。

    首辅叶向高收到袁崇焕的信后,一时间也拿不定主意,于是找孙承宗商量。孙承宗没有一拍**,立马做出决定,而是打算先去关外实地查看。他先来到了山海关,见到了王在晋,于是便有了下面这段著名的对话。

    “新城建成,即移旧城四万人守卫吗?”孙承宗首先发问。

    “不,当另设兵。”王在晋回答。

    “如此,那么八里内共有守兵八万余人,一片石西北就不能设重兵吗?而且在八里之内筑关,新城背后即旧城址,内中埋有大量的品坑地雷,是为敌人设的呢,还是为新兵设的?新城如可守,还用旧城干什么?如果不可守,那么四万新兵倒戈旧城下,是开关放行呢,还是闭关委给敌人呢?”

    “关外有三道关,可以进关。”

    “如像你所说,敌人来了,而我兵逃跑如故,还要重关有何用?”

    “准备在山上建三座寨,以接待逃跑的兵卒。”

    孙承宗责问道:“兵未溃,先筑寨以等待他们,这不是教他们逃溃吗?而且溃兵能进关,敌人也会尾随进关的。现在,不为恢复失地作打算,却划关为守,天天在内部哄哄然,京师之东还有安宁的地方吗?

    王在晋回答说:“宁远,前屯,觉华等地我并非不想守,只是那些地方远离山海关,固守需要大量的人力财力,我之所以划关而守,是因为我们目前的国力不足。如果想收复广宁,必须有收复整个辽东和剿灭后金的实力,否则只能落入无穷尽的拉锯战中,而最终将我们整个国家拖垮。”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