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原来清朝很精彩》—好看的清朝全景史诗(长篇连载—每日更新)

正文 第42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百\|度\|搜\|經\|典\|小\|說\|免\|费\|下\|载\|小\|说】-0421:19:19

    【刚直VS权术】

    辽沈被后金占领后,辽河以东地区(下称辽东)尽为后金所有。努尔哈赤明白这次不能像以前那样杀光、抢光了,因为此时辽东已成为后金的国土,哪有自己抢自己的?同时努尔哈赤也觉得不能继续在山头上靠打猎牧渔过日子了,他们需要下山了。

    于是,努尔哈赤将都城由赫图阿拉迁到辽阳,辽东几百万人都成了后金的百姓。不过也有很多人不喜欢做后金的百姓,他们开始了逃亡。

    这其中有明朝官员,有明军,也有老百姓。我们从下面一个小场景中可以看到此时的混乱。

    辽阳城被攻破后,大批的明军向辽西逃亡,在三岔河东岸,三四万明军溃兵争抢小竹筏渡河,西岸的明军企图阻止,此时东岸的溃兵的做法很干脆:

    抄起弓箭,向西岸的守军**去。

    不仅辽东,此时的北京城内也乱成一片,甚至开始了戒严。

    在此情况下,明熹宗召集大臣开了个会。会议的议程是辽河以西(下称辽西)应该守还是放弃。会议上经过唾沫星子的洗礼,最终决定固守辽西重镇广宁,以保辽西。

    我们插个常识普及节目,上面说的“辽东”和“辽西”指的是地理位置上的,以辽河为界,以西为辽西,以东为辽东。另外还有明末军镇“辽东”,军镇长官名为辽东经略,辽东巡抚。他们管辖的区域包括地理位置上的“辽东”和“辽西”。希望大家不要混淆。

    固守的方针定下了,朱熹皇帝问了大臣们一个问题:谁去守呢?

    大臣们的声音戛然而止,集市般嘈杂的大殿里立刻鸦雀无声。大臣们都低下头,装作一副发愣的神态。他们都知道,在朝堂上动动嘴皮子容易,可要去指挥千军万马,可不是玩的,弄不好就得脑袋搬家,还落个丢失国土的骂名。

    突然,静寂的朝堂上出现了一个大臣的声音:

    “熊廷弼熟悉辽事,才略胆识无出其右者,他去最合适不过。”

    此话一出,大臣们立即表示赞同,纷纷说:“如果熊廷弼在辽东,今日形势不会如此之差。”

    而不到一年前,有人弹劾熊廷弼时,这些大臣们或沉默不语,或表示附和,没有一个人站出来为熊廷弼说话。真理,在他们面前远没有名利重要。

    此时的明熹宗也开始后悔,他起用熊廷弼为兵部右侍郎,派人赶到他的家乡江夏传达旨意,限令五十日到北京。熊廷弼接旨后,委婉的拒绝了。

    我认为他拒绝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以前的伤心事,但更多的是他的性格使然。当年有人弹劾熊廷弼时,他的表现是非常的愤怒,上疏明熹宗为自己辩护,措辞激烈,而且要求明熹宗罢免他。

    而这次拒绝明熹宗和当年要求明熹宗罢免如出一辙,都会使明熹宗有这样的感觉——熊廷弼在要挟他。我认为熊廷弼并非落井下石的小人,他是一个忠臣、能臣,他本意并非要挟,这一切其实都源于他的性格中的弱点——好赌气。上次是赌气不干了,这次是赌气不听调。后面的事实证明,赌气也是要看对象和场合的,否则后果很严重。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