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原来清朝很精彩》—好看的清朝全景史诗(长篇连载—每日更新)

正文 第39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百\|度\|搜\|經\|典\|小\|說\|免\|费\|下\|载\|小\|说】-0122:45:32

    后金军过河后,开始攻城。城外剩下的明军利用断壁残垣进行反击。此时的场景我们可以参照下《地道战》,明军躲废墟里,向后金开枪和放箭,后金士兵不断倒下,想反击却发现找不到人。同时,城上的明军不断向后金军放火箭,扔火罐(燃烧瓶的雏形,不是拔火罐那个)。就这样,明军坚持了一夜,直到第二天东方发白。

    第四天清晨,后金军没有攻破城门,却爬上了城墙,顺着城墙开始遛弯。

    他们为什么不立刻乘势进入城内呢?

    其实他们当时也想进城,但找不到下城墙的通道。见过现存明城的读者应该都知道,明代的城池一般只有在城门处才有上下的通道。其他的地方如果想从城墙上进城,只有一个办法——跳下来,而当时辽阳城高度为10.26米,相当于四层楼的高度,后金军虽然勇猛,但不傻。

    城墙上的明军在袁应泰的指挥下,手拿大盾,顽强的拦截想下城墙的后金军,战斗进入胶着状态,直到一声震彻天际的爆炸声传来。

    六天前,辽阳城中的官员马承林收到了一封信,信的大意是:

    明天上午十点钟,有十个人在南门外的树林里等你,你将他们领进城,藏好。破城之日,必有重谢。

    落款是马承林伯父的儿女亲家,他的名字大家都很熟悉——李永芳。

    我个人的意见是,李永芳在清朝编纂的《贰臣传》(贰,背叛的意思)里完全有资格名列第一。

    当明军在城墙上和后金军激战时,藏在马承林家地窖里的十名间谍跑出来点燃了城内的明军弹药库。大火随着爆炸声冲天而起,烧到城楼上,明军的窝铺、草场霎时间化为灰烬,明军被烧死无数。

    漫天的烈焰焚掉了明军最后的心理防线,混乱中,明军开始溃败。后金军趁势冲开了沈阳城的小西门,大批人马夺门而入。

    袁应泰正位于城东北的镇远楼上督战,他见此情景,明白大势已去。此时的他没有惊慌,而是整理了**上的官服,从容地将尚方剑和官印佩戴在身上。然后面向西南方的京师四拜,哀叹说:“臣到辽东,见人心不稳,难以坚守,当时就有为国捐躯的誓言,今日辽东沦陷,臣准备以死报国。”

    明军和后金军激战时,袁应泰很焦急。但此时袁应泰的内心,已是心如止水。很多时候,等待结果的过程比结果更残酷,比如小时候老师发考试成绩,发的时候很是紧张,但成绩单到手时无论成绩好坏都已坦然。

    我认为当时的袁应泰既可悲又可敬。可悲的是时至今日他仍将辽东失陷的原因归结于人心不稳,而不是自己军事才能的欠缺。可敬的是他用下面的行为实现了自己的誓言。

    袁应泰将白绢挂在城楼的梁上,自缢而死。

    辽阳城就此被后金攻占。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