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原来清朝很精彩》—好看的清朝全景史诗(长篇连载—每日更新)

正文 第10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2-02-2813:32:10

    【三件事情】

    从万历十一年(1583)十三副遗甲起兵到女真统一,努尔哈赤共用了36年。这36年间,除了武力吞并女真各部外,努尔哈赤还做了三件事情。

    一、万历四十四年(1616),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称汗,建立大金,改元天命。努尔哈赤这个“汗”叫做“覆育列国英明汗”,知名度明显不如铁木真的“成吉思汗”。大家都知道,女真人完颜阿骨打建立过女真政权,商标就为“大金”,同为女真人的努尔哈赤对完颜阿骨打很是崇拜,自己建立的政权也沿用了“大金”这个品牌,不过由于完颜阿骨打已经注册过了“大金”牌商标,所以史书上称努尔哈赤的“大金”为“后金”,以免侵权。

    二、建立八旗制度。女真人以**猎为业,每年到采捕季节,以氏族或村寨为单位,由有名望的人当首领,这种以血缘和地缘为单位进行集体狩猎的组织形式,称为牛录制。总领称为牛录额真。努尔哈赤于万历二十九年(1601)在牛录制基础上创立八旗制度,初建时设四旗:黄旗、白旗、红旗、蓝旗。1614年人太多了,编制不够用,于是将四旗改为正黄、正白、正红、正蓝,并增设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四旗,合称八旗。规定每300人为一牛录,设牛录额真一人,五牛录为一甲喇,设甲喇额真一人,五甲喇为一固山(旗),设固山额真(旗主)一人。

    上面八旗制度有些枯燥,我们下面讲些和八旗有关的趣事。

    2012-02-2818:10:02

    1、八旗实际作用的变迁。很简单,就是三个最大:

    最大的军事组织——最大的地痞、无赖培训基地————最大的社会救济组织。关于这个大家以后会有深刻印象的。

    2、抬旗和出旗。先说说抬旗,八旗中正黄旗、正白旗及镶黄旗称为上三旗,地位比其他旗高,属于皇族直辖,皇后和妃嫔如果不是上三旗,那未免显得有些出身不好,不过制度是人订的,办法很简单,户口本改一下不就得了,改户口本的行为就叫做抬旗。

    接着说出旗。八旗里的各项待遇比较高,同时八旗队伍里有很多汉人,随着人口的增多,越来越多的满人想进入八旗,编制有限,怎么办?于是八旗中的汉人被清出八旗,继续去做农民,这就是出旗。很不公平,很霸道。

    3、八旗子弟也被称为旗人,旗人妇女穿的衣服叫做旗装,民国时期对这种旗装进行了改造,一是改原先的宽大平直为紧身收腰,展现女性曲线美,二是原来的旗装里面穿得是长裤,开叉处可以看到绣花的裤脚,而改造后的里面只穿内衣和**,开叉处露腿。

    经过改造的旗装有个新的名字——旗袍。

    三、创立满文。女真族在金国时原本有文字,金国灭亡后,文字渐渐失传,到明朝时,女真人还会说女真语,问题是没人会写了。需要写的时候只能翻译成蒙古文去写,读的时候又得先翻译过来,很不方便。于是努尔哈赤于1599年命额尔德尼和噶盖二人参照蒙古文字母创制满文,称做无圈点满文。

    1632年,皇太极觉得无圈点满文缺点太多,令达海创立有圈点满文。满文创建后,成为了“国书”(官方语言)。其实满文后来还有个作用——密文,大臣向皇帝报告军机要事的时候,为保密起见,都用满文。

    2012-02-2822:34:07

    【外交冲突】

    女真统一了,该做的事也做完了,努尔哈赤渐渐把矛头指向了明朝。

    大家可能会疑问,努尔哈赤用了36年来统一女真,这期间明廷为什么任由努尔哈赤不断壮大?

    原因很简单,努尔哈赤外交工作做的比较靠谱。在他统一女真期间,明朝不但没有对他用兵镇压,而且视他为功臣,大明边境的忠诚卫士,多次赞赏他的功劳,给他封官加爵。抗倭援朝时,甚至还有人打算调努尔哈赤的部队去朝鲜帮忙。1595年,明朝更授予他正二品龙虎将军之职。

    就这样,明朝一直没把努尔哈赤当做威胁,直到万历皇帝做了一个恶梦。

    事情是这样的:

    一天清晨,万历皇帝起床后大汗淋漓,对被他叫来的几名大臣说:“我昨夜连做了三次噩梦,每次都是一个异族女子,跨在我的身上,用枪刺我,这个梦是什么意思,你们尽管说。”这些大臣给他解释说:“梦里的女子,就是现在的女真,是努尔哈赤,他正在练级,满级后就要夺你皇帝的宝座。”听了他们的圆梦,万历皇帝很不安。

    其实这个梦从科学角度说,万历皇帝虽然没有将努尔哈赤做为心腹大患,但努尔哈赤的崛起对万历皇帝来说在心理上还是有影响的,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做这个恶梦也不奇怪了。

    不管梦的来源是什么,总之从此时起,明朝开始警惕努尔哈赤,于是就有了下面的三次外交交锋。

    第一次,万历四十一年(1613),叶赫又遭到努尔哈赤的攻击,万历帝派人去警告努尔哈赤:“以后不准欺负叶赫,你再欺负叶赫,不知道哪天就欺负到老子头上了。”

    几天后,抚顺守将收到了回信,送信的人是努尔哈赤。信上说:“我收拾叶赫是因为他曾纠集其他人来找我的事,被我打的满地找牙,叶赫老大也被我杀了,后来叶赫部答应给我美女当老婆,后来又反悔了。你对我这么好,我怎么会忘恩负义呢?”

    信表面说的很客气,态度却很强硬:你不让我打叶赫,我照打不误。

    第二次,万历四十二年(1614)四月,万历派守备肖伯芝拿着朝廷的公告去找努尔哈赤,打算晓之以理。守备在明朝只是从六品,不算什么大官,这次难得有代表朝廷出门的机会,肖伯芝决定要过一把官瘾。他谎称自己是朝廷大臣,乘坐八抬大轿,作威作福,见到努尔哈赤后,强令努尔哈赤跪拜接旨,同时口里说着诸如以前某某人造反最后被凌迟处死之类的话。

    努尔哈赤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现在又手握重兵,怎会服气。他对肖伯芝说:“吓唬人的文书,不值得我下跪!你对我不客气,我对你也不客气。”肖伯芝带来的文书他看也没看,就把肖伯芝打发走了。

    第三次,矛盾更为激烈。也是在1614年,万历派明朝广宁总兵张承胤到边界溜达了一圈,回来后张承胤要求努尔哈赤重新立界碑,提出柴河、三岔、抚安三处应该归明朝直接管辖,在那些地方所种的庄稼,不准努尔哈赤部下的人收割,已经进到此地的女真人必须退出去。努尔哈赤听到后,表示拒绝:

    “你们这是没事找事,你们别觉得自己地方大军队多,要知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你们每个城都能保证一万人驻守吗,如果只有八千,那么正好够被我俘虏的!”努尔哈赤的话非常强硬,也很狂傲。

    张承胤无言以对,只说:“你这么讲太过了!”又一次不欢而散。

    从这三次外交冲突可以看出,努尔哈赤对明朝的态度越来越强硬,但表面上还是服从明朝的。但很快,这表面的服从也会荡然无存。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