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三国,伤不起!》:三国第一神贴,你没见过的高手对决!(每日更新)

正文 第631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百\|度\|搜\|經\|典\|小\|說\|更\|新\|最\|快】-1415:25:49

    【更新】

    第250章

    值得注意的是,刘备透露了他当初去吴都时的冒险心理:即赌孙权“所防在北”,就是赌孙权一定是将重心放在北线,而他赌对了。

    人生本就是一场豪赌,打天下也是豪赌,刘备赌赢了,所以他能三分天下;孙权赌输了,所以他不能二分天下;如此而已。

    当然,孙权在公元210年也并不是一无所获,在北伐失利,荆州被夺后,孙权将目光瞄上了东汉帝国最南端的一块地盘:交州。

    交州,古地名,包括今天越南北、中部和中国广西的一部分。东汉交州治番禺,即今广州,辖今两广及越南北部。

    交州是东汉十三刺史州之一,地域广阔,而且远离中原刀兵之地,虽然失之偏远,但对野心家来说,再恶的地盘也是地盘,有地盘就有人口,有人口就有粮食,就有税收,就能征兵。

    所以孙权在赤壁之后,眼见刘备已经夺取荆州大部,无奈之下,他加入了交州争夺战。

    在三国历史上,提到交州,就不能不提到一个名字,士燮。

    因为,士燮和明朝的沐英类似,长期占领交州,甚至可以说是“交州王”,事实上这个士燮虽然《三国演义》很少提,但却是真正的大人物,在《三国志》上,与刘繇和太史慈合为一传,也算是一镇军阀了。

    士燮(137-226),字威彦,苍梧广信(今广西梧州)人,算是交州土著贵族,这也是军阀割据一大特色,很多军阀,在乱世时都喜欢在家乡称王称霸,因为不用学外语,也方便管理,不用担心被地头蛇驱逐。

    公孙度割据辽东,包括孙策向江南发展,其实都带有地域乡党色彩。

    【百\|度\|搜\|經\|典\|小\|說\|更\|新\|最\|快】-1415:50:41

    【更新】

    据《三国志?士燮传》记载,其先祖本是鲁国汶阳(今山东汶河北岸)人,王莽之乱时,避地于交州。历经六世,至士燮之父士赐,于桓帝时为日南太守。

    前文已述,东汉时期,长江以南已经偏离了政治中心,比如天下大乱时,会稽最高的长官王朗居然只是太守,连个刺史都没有,所以以此推论,士燮的父亲士赐,就已经算在交州称王了,所以士燮当然是官二代。

    和很多官二代一样,士燮在年轻时也曾经到京师洛阳来“镀金”,拜颍川刘子奇为师,研治左氏春秋。后察孝廉,补尚书郎,因公事免官。在父亲士赐丧制满期后,士燮举茂才,除巫令,迁交趾太守。

    至此,士燮已经父子两代官居太守,可以说,在交州羽翼已丰,已经是不折不扣的土皇帝了。

    在冷兵器时代,中央和地方的关系非常复杂,如果朝廷强大,自然可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可是一旦遭逢大乱,那就未必能顾及偏远的地方了。

    在董卓乱政时期,交州刺史朱符为夷贼所杀,州郡扰乱。士燮抓住时机,上表举其弟士壹领合浦太守,次弟徐闻令士(黄有)领九真太守,士武领南海太守。

    当然,士燮本身只是太守,根本没有资格封其他的太守,但在乱世,法律程序不如拳头有用,他兄弟将州郡占了,别人也只能干瞪眼。

    所以在这个时候,士燮一家四个太守,其实已经游离于中央政府之外,初步实现了自治。

    至此,士燮兄弟并为列郡之长,雄冠交州,而地又偏在万里之外,因此他们在本州威尊无上。出入鸣钟击磬,备具威仪,鼓笳吹箫,车骑满道,当地胡人在道路两旁夹毂焚烧香者常有数十之计。妻妾皆乘辎軿,子弟尽从兵骑,在当时可谓贵重,震服百蛮,尉他(汉高祖时将领,平南越有功,封南越王)也不能超越其威。

    虽然交州地处偏远,但朝廷不甘心让士燮裂土封疆,还是给交州派来了一任刺史:张津。

    这个张津本来是袁绍的门客,曾经参与何进、袁绍诛杀宦官的活动,也算得上是有为青年。

    张津到了交州以后,似乎开始和士燮的关系还不错,在建安二年(197年),士燮给朝廷上表说:“如今天下的十二州皆拥有州牧的地位,但惟独交阯的最高行政长官仍称为刺史,而认为朝廷没公平对待我们。”朝廷遵照意见而成立交州,并改任张津为交州牧。

    至此,交州地区也具备了称王称霸的威权。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文分解。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