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三国,伤不起!》:三国第一神贴,你没见过的高手对决!(每日更新)

正文 第578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2-05-2207:38:15

    【更新】

    曹操及其将士的骄傲终于给周瑜带来了一线生机,据《江表传》记载,到了决战命令下达的那一天,黄盖选取蒙冲战船十艘,装上干荻和枯柴,在里边浇上油,外面裹上帷幕,上边插上旌旗,预先备好快艇,系在船尾。

    当时东南风正急,黄盖将士艘战船排在最前面,到江心时升起船帆,其余的船在后依次前进。

    曹操军中的官兵都走出营来站着观看,指着船,说黄盖来投降了。

    当黄盖兵船离曹军还有二里多远,那十艘船同时点火,火烈风猛,船象箭一样向前飞驶,把曹军战船全部烧光,火势还蔓延到曹军设在陆地上的营寨。

    顷刻间,浓烟烈火,遮天蔽日,曹军人马烧死和淹死的不计其数。周瑜、刘备等率领轻装的精锐战士紧随在后,鼓声震天,奋勇向前,曹军大败。

    曹操率军从华容道步行撤退,遇到泥泞,道路不通,天又刮起大风。曹操让所有老弱残兵背草铺在路上,骑兵才勉强通过。老弱残兵被人马所践踏,陷在泥中,死了很多。

    见北军大败,刘备、周瑜水陆并进,追赶曹操直到南郡。

    这时,曹军又饿又病,死了一大半。曹操就留下征南将军曹仁、横野将军徐晃镇守江陵,折冲将军乐进镇守襄阳,自己率军返回北方。

    2012-05-2208:05:31

    【更新】

    至此,曹操的东进战略完全破产,不仅吞并江东的愿望全数落空,还在东南战场全面陷入被动,面临着孙刘联军的强大反攻。

    不仅如此,曹操还被迫将吃到嘴里的荆州东部地区又吐了出去,所谓一败涂地。

    要说起来,这绝对不是曹操经历过的最惨的失败,因为陈宫、吕布背叛时,他的兗州最后只剩下了三城,而在宛城时他也死了一子一侄和大将典韦,这样一比,曹操在赤壁时的损失还算在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

    事实上,不管是当时,还是后世的史学家,都认为曹操的赤壁之败远比袁绍的官渡之败体面得多,因为曹操尚有兵力防守荆州战线,而且在紧接着的合肥保卫战中也打败孙权,成功扼制了孙刘联军北下争夺中原的战略意图。

    而且还有学者多方考证,说曹操在赤壁损失的人马并不多,而且死的基本都是荆州投降的水军,他纵横中原的陆军损失甚少,所以即使是赤壁之战以后,曹操的军团仍然是东汉天下最厉害的军队。

    这种说法无疑是有其道理的,而且赤壁之战本身,曹操的人马损失肯定没有《三国演义》里所说的那般夸张,因为赤壁之战以后,曹操虽然暂时失去了大举进攻长江以南的可能性,但仍然自保有余,而且他的军队还能牢牢控制广大中原地区而没有生成内乱。

    当曹操的部将曹仁成功扼止了周瑜的扩张势头,张辽在合肥战区大败孙权以后,可以说,曹操和孙刘联军实际上是战成了和局,即使是用象棋的观点来看,双方也是谁都奈何不了谁的僵局,谈不上谁胜谁败。

    所以,用这个观点来看,赤壁之战或者可以说曹操是败了,但发生在公元213、214年的长江战役曹操和孙刘联军,实际上是打和了。

    我们说,一个真正的将军,不仅要能冷静地面对胜利,也要能迅速地从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能在失败中成长的将军才能担当大任。

    从这个角度来看,袁绍在官渡战后一蹶不振,不久抑郁而亡,而曹操却仍然能重振军威,和鼎盛时期的孙刘争夺天下,我认为,曹操能坦然面对自己的失败,仍然能做到败而不亡,这种功力,仍然不失于一流高水的水准。

    平心而论,如果蒋介石后来没有退守台湾成功据守一方,他的历史评价恐怕不会比隋炀帝好多少,但正因为有了台湾,蒋介石的历史声誉基本被保住了。

    如果和蒋介石对比,曹操守住的可不是一岛,而是整个锦绣中原和他亲手开创的魏晋基业。

    这样一想,我们就能够领略曹操的雄才大略了。

    但是,在肯定曹操勇于面对失败以及曹操在赤壁之战直接损失并不庞大的同时,我们还要注意一点,即曹操虽然兵力、将官等硬件直接损失都不大,但他在软实力方面的损失却大到无以复加。

    简单来说,曹操因为赤壁之败,他的威望严重缩水了,不仅导致了孙权、刘备集团不再对他有害怕心理,还直接导致马超、韩遂的他的轻视,甚至此战之后,连辽东的公度康都渐有不臣之心。

    2012-05-2208:22:25

    【更新】

    因为,曹操的实力大了以后,一举一动都被天下英雄密切注视,事实上赤壁之战,周瑜、刘备已经打破了曹操不可战胜的神话,此魔咒一解,曹操集团要想再树权威,就不得不以无数战士的鲜血和一场又一场的胜利来筑就。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曹操兵团军威已折,这才是曹操最大的损失。

    而对曹操个人来说,随着赤壁之败,他的帝王梦也转头成空。

    毫无疑问,曹操是个不大懂得收敛的枭雄,他想要什么就会伸手去拿,很少有顾忌他人看法的时候,所以他杀边让、杀孔融、甚至想杀杨彪都丝毫不会手软,他打袁术、袁绍、吕布、刘表、刘备,从来没有畏惧之心,他把汉献帝视为掌上玩物,想让献帝下什么诏书,献帝都没有任何反对的可能。

    所以如果曹操打赢了赤壁之战,杀死了孙权,他肯定会称帝,开创一个大一统的王朝,这一点理所当然。

    但是,赤壁之败,让曹操第一次认识到,这个天下,仿佛已经不是他想怎么摆弄就怎么摆弄的天下了,他第一次知道了什么叫收敛,而且曹操虽然有诸般性格弱点,但他无疑是一个非常好强和有自尊心的人,或者曹操认为,只有像刘邦那样打败了项羽统一了天下才有资格称帝,所以,在这以后,曹操虽然一步一步地加重了他的威权,但是最终他并没有称帝,所以竟然保全了他“周公”的名声,也算是歪打正着。

    既然统一不了天下,我曹操就绝对不做半壁江山的皇帝,要做皇帝,咱就要把整个帝国踩在脚底下,刘邦、刘秀,这才是人中之龙天下无敌,我曹操,要牢牢记住赤壁的耻辱,只有当我重新打败孙权、刘备,拥有整个江南的时候,我才会称帝做天子。

    虽然曹操至死也没有待到那一天,但我认为,正是曹操死不瞑目的野心,才让他的儿子曹丕屡次出兵江南,虽然未获大功,但总比后来南朝和南宋的偏安君王要强上百倍千倍万倍。

    而曹操本人,虽然生前没有称帝,但他的名声岂不比孙权、刘备这两个三分帝王要强得多,就是比魏晋南北朝、五代十六国那些一省一郡甚至一县的皇帝都更值得我们尊敬?

    所以历史还是公平的,曹操虽然生前没有统一神州称皇称帝,但一世枭雄之名,他是独一无二,枭雄之外,再无枭雄。

    曹操,和武则天一样,虽然未必能和秦皇汉武分庭抗礼,但是,他们,因为其独特的人格魅力,也早已登上历史的神坛,成为中华历史文化的瑰宝。

    相比于诸葛亮、关羽这样靠演义吹捧上位的人物,曹操,至少他是凭自己的真才实学开创出一个煌煌文化景观。

    至此,曹操虽万古亦可以不朽矣。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