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三国,伤不起!》:三国第一神贴,你没见过的高手对决!(每日更新)

正文 第529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2-05-0907:48:27

    【更新】

    第222章

    其实在曹操大举出兵征伐刘表之前,他还是问了一下荀彧的意见。

    据《三国志?荀彧传》记载:太祖将伐刘表,问彧策安出,彧曰:“今华夏已平,南土知困矣。可显出宛、叶而间行轻进,以掩其不意。”太祖遂行。会表病死,太祖直趋宛、叶如彧计,表子琮以州逆降。

    这是荀彧在赤壁之战前后最后一次给曹操出主意,也算是荀彧的最后一次施展奇谋吧。

    既然在大事情上曹操还征求荀彧的意见,能不能就此推翻上一章的结论,说荀彧在赤壁之战中仍然发挥了作用呢?

    很遗憾,事实恰恰相反。

    因为曹操在南征之前跑来问荀彧对此事的看法,也颇有些“礼貌性行事”的意味,因为随着荀彧拒绝三公,曹操诛杀孔融全家,朝廷上下的气氛已经非常紧张,曹操在出征前前来慰问一下荀彧,也是释放和谐气氛的信号。

    而此次出征,曹操显然也是不打算带荀彧的,临行前来一趟,大概也意味着,后面的事情,你荀彧就别多掺活了。

    曹操这次问计有些勉强,而荀彧的回答也颇有些敷衍的意味,他并没有帮曹操分析荆州之战的难点,帮曹操做一些战略部署,只是带点随便地说中原已平,南方不足定,轻军急进即可大获全功。

    曹操的行军的确是按荀彧的建议,但平心而论,我认为荀彧虽然料中了后事,但他也助长了曹操的骄傲情绪,他们的幸运在于刘表突然病死了。

    如果刘表没有病死,恐怕事情是否会如此顺利,还真不一定。

    总而言之,荀彧的这次建议仍然改变不了他淡出曹操决策核心的事实,或许相关大事件,曹操还会来征集他的意见,但他和曹操之间的默契早已经荡然无存了。

    2012-05-0908:12:03

    【更新】

    曹操大军压境,刘表却死了,而刘表死后留下的权力真空必然要有人来填补,最先参与争夺大权的当然就是刘表的两个儿子:刘琦、刘琮。

    前文说过,刘表在208年已经是六十七岁的老人,所以他的两个儿子虽然生卒年不详,但大概也有三四十岁,即使刘琮也绝无可能只有传说中的一二十岁。

    既然长大了,就会争权,就有党羽。

    据现有史料记载,在争夺储位中,刘琮似乎占有优势,因为他娶了刘表小老婆蔡氏的侄女,得到了蔡氏的弟弟蔡瑁与刘表的外甥张允的支持,他们经常称赞刘琮,诋毁刘琦,让刘琦的日子过得非常困难。

    刘琮既然和后世的李建成一样走后宫路线,那刘琦就不得不走另外一条路线了。

    事实上,刘琦虽然在演义里是个行尸走肉般的青年,但我们经过考察,却意外地发现,这位刘长公子,虽然未必有袁谭那样是个百战将军,但其人还是有一些文韬武略的。

    因为刘琦既然在后宫不得宠,他毅然选择了另外一条路:和后世李世民一样结交外臣,具体来说就是拉上了刘备这根线。

    《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刘表长子琦,亦深器亮。表受后妻之言,爱少子琮,不悦於琦。琦每欲与亮谋自安之术,亮辄拒塞,未与处画。琦乃将亮游观后园,共上高楼,饮宴之间,令人去梯,因谓亮曰:“今日上不至天,下不至地,言出子口,入於吾耳,可以言未?”亮答曰:“君不见申生在内而危,重耳在外而安乎?”琦意感悟,阴规出计。会黄祖死,得出,遂为江夏太守。

    这就是《三国演义》里大加渲染的刘琦烧梯问计事件,我列出这件事,并不是想说明诸葛亮多么足智多谋,简单地说,诸葛亮是一个聪明人,这点小问题的确难不倒他。

    而更重要的是,刘琦能向诸葛亮问计,而且“深器亮”,证明他可以经常和诸葛亮见面。

    而诸葛亮是刘备的人。

    刘琦能经常和诸葛亮见面,自然能经常和刘备见面。

    他身为刘表的长公子,却和刘备相从过密,所以,此事便向我们证明了,刘琦已经和刘备结成了某种政治同盟。

    政治都是相互的,刘琦结交刘备有他的打算,刘备这种老手自然不会做赔本买卖,事实上,他通过扶植刘琦,已经将手伸进了荆州集团的权力中杼。

    这样看来,如果曹操没在这个节骨眼上大举南征,一旦刘表死后,刘琮继位,刘琦是很有可能调刘备之兵,用军事进攻夺取政权。

    既然能想到这一层,这位刘大公子没有点武略肯定是不行的。

    当然,如果刘琦武装夺取政权成功,荆州到底是他的还是刘备的,就要看他的造化了。

    2012-05-0908:24:11

    【更新】

    且说刘琦接黄祖之位成为江夏太守,时不多久刘表病重,刘琦就回襄阳看望父亲,可是却遭到了蔡瑁和张允的阻拦,他们对刘琦说:“将军委派你镇守江夏,责任十分重大。如今你擅离职守,父亲见到你一定会生气。伤害亲人的感情,增重他的病势,不是孝顺之道。”他们把刘琦关到门外,不许他与刘表见面,刘琦只好流着眼泪离开。

    刘琦在此时回襄阳,自然是打算争夺继承权的,但被蔡瑁张允阻拦而去,能不能说刘琦非常软弱呢?

    我认为同样不能,因为没有人知道刘表会不会突然好起来,如果刘表的病突然好了,刘琦却发动兵变,就将死无葬身之地了。

    等到刘表死后,蔡瑁、张允等就拥立刘琮继任荆州牧,从而夺取了荆州军政大权。

    刘琮和刘璋、刘禅一样,都是懦弱无能的代名词,但是他当了荆州老大后还给刘琦封了侯。

    颇为刚强的刘琦当然受不了这个气,大怒之下,把印信扔到地上,准备借奔丧的名义起兵讨伐刘琮。正在这时,曹操大军已南下荆州,刘琦就投奔江南,任刘琮自生自灭去了。

    至此荆州的领导核心一分为二,已经完全失去了任何与曹操军团抗衡的可能。

    从这个角度而言,刘琦虽然还算是个聪明人,但是他和刘琮的表现无疑都比袁绍的儿子差了很多,人家小二袁自己打归自己打,但和曹操干架毫不含糊,宁愿往苦寒之地去喝西北风也不投降曹操(降也是诈降),气节还是有一些。

    可是到了刘琦刘琮这里,却没有了和曹操一战的勇气,所以刘琦这种人,注定担当不了历史赋予的重任,只能成为一颗流星,很快就被雨打风吹去。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