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三国,伤不起!》:三国第一神贴,你没见过的高手对决!(每日更新)

正文 第526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2-05-0807:57:15

    【更新】

    第221章

    其实荀攸的痛苦不难理解,一方是把他推荐到曹操身边的带路人,他的亲叔叔荀彧,一方是他正在效力的主公曹操,这两个人掐了起来,对荀攸来说,是不存在中间道路的,因为在古代社会,宗法、忠孝的观念很强。

    我们可以想见,如果曹操要杀荀彧,他该如何处置荀攸呢?

    难道他还能若无其事地继续重用荀攸?!

    就算他想,荀攸还能老神自在地呆在曹操身边,尽心尽力为他出谋划策吗?

    如果荀攸是如此冷血之人,天下人会不会戳着他的脊梁骨骂呢?

    从现有的史料来看,荀彧和曹操有诸多矛盾迹象,可是荀攸和曹操之间,却似乎并没有什么过节,但如果荀彧已经对曹操产生敌意的话,我们还要问两件事:

    1,荀攸知不知情;即荀彧有没有拉拢荀攸一起干;

    2,除掉叔侄关系这层烙印,荀攸和荀彧的关系到底如何;

    第一个问题很好回答,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这句话荀攸荀彧都明白,孔融的小儿女被杀的时候就说过那句著名的成语:覆巢之下,安有完卵乎?!

    荀彧貌似拉拢了荀家另外一个大人物荀悦,而且和孔融、耿纪关系都很好,他不拉拢荀攸是不可能的,而荀攸对荀彧的事情不知情也是不可能的,因为这个圈子一点都不大,来来回回就是这几个人,谁想干什么是瞒不过荀攸这双眼睛的,包括他叔叔荀彧。

    第二个问题就难了,因为后来的事实证明,虽然荀彧折了,但魏国初建时,他仍然做到了尚书令这样的高官,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独善其身,所以我们就不得不猜测,是不是荀攸非常聪明地没有卷入荀彧事件中呢?

    事实上,荀彧和荀攸之间关系肯定还是不错的,而且荀彧在推辞曹操所封的三公之位时派去向曹操呈辞呈的人正是荀攸。

    为什么他不派别人,偏偏派荀攸去向曹操推辞三公之位呢?

    是想告诉曹操,荀攸也是他荀彧的人?

    还是借此想把荀攸也绑在他的战车之上?

    2012-05-0808:15:48

    【更新】

    荀彧托荀攸推辞三公之位,荀攸本来是可以拒绝的,但是这就会让他背负忤逆叔父,背叛宗族、不忠不义的恶名,所以荀攸接受了。

    但是这样又使他和曹操之间,不免产生了一些分歧。

    很难说荀攸在帮荀彧推辞三公之位时和曹操是如何谈判的,但是我想,纵然荀攸以种种手段既帮荀彧达成了手段,又没有真正得罪曹操,但他和曹操都明白,经荀彧一事,他荀攸在曹操跟前也已经很难再说上话了。

    所以事实上在公元208年赤壁之战前,曹操的重要谋士荀攸其实也已经淡出了曹操军团的决策核心。

    前文已述,让曹操从死地成功突围,最终建立魏晋基业的,主要是二荀一郭三架马车,可是在赤壁之战前,二荀一郭非死即伤,战斗力全失,所以曹操集团的决策力其实至少折了五成,曹军的实际战斗力其实是不如官渡之战前后的。

    写到这里,有人会问,曹操手下不是还有几个非常著名的谋士吗?

    比如同样享有大名的就有四个人:程昱、董昭、贾诩、刘晔。

    甚至曹操身边还有司马懿。

    他们为什么没能成功阻止曹操的赤壁失利呢?

    其实这件事也简单,无外乎两个原因:

    1,曹操本人的性情修养还不够高深,在官渡之战前后产生了非常骄傲的情绪,而这种情绪又被马腾入朝和后来的刘璋投降事件大大扩大了,终于导致了盲目。

    2,此时曹操身边的几大谋士弥补不了二荀一郭留下来的空缺,董昭是特工组的,作战谋略不是他的本质工作,他不一定想管,也不一定能管得了。刘晔很狡猾,才略都够,但曹操未必信任他,他和司马懿一样,很难在曹操那里说上话,尤其在生死存亡时刻;贾诩倒是很得曹操信任,可是他的重心现在是放在曹丕那里,可能懒得管曹操闲事。

    只有程昱勉强还维持了官渡前后的权威,可是当二荀一郭三架马车已经卸掉,一个程昱老黄牛总显得力不从心,最终他没能挽救赤壁的崩盘,事实证明,在赤壁之后,曹操阵营一度非常昌盛的谋士中枢已经起不了什么核心作用了,而取代谋士集团撑起曹魏江山的,却是曹操之前有所忽视的武将集团,此是后话不提。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