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三国,伤不起!》:三国第一神贴,你没见过的高手对决!(每日更新)

正文 第521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2-05-0410:35:27

    本贴正在天涯文学栏目推荐,这个图片文字第二行“三国伤不起:名士们的家族秘史曹操之父,原是监守自盗一巨贪”就是,谢谢大家的支持和鼓励,请继续关注本贴!

    2012-05-0417:14:20

    【更新】

    第219章

    且说曹操为杀孔融颇费心思,除了他给汉献帝上表的那些原因,还有三条潜在原因,首先就是上文已述的孔融的势力已经坐大,开始对曹操形成实质性的威胁;

    第二,曹操决心对孔融下手,预示着他已经开始对以汉献帝为名义领袖,以荀彧、孔融为主要大将的天子势力动手。

    众所周知,孔融是保皇党,处处和曹操为难,之前曹操忍着他让着他,并不是曹操不想杀他,而是曹操还没有打败袁绍,还没有称王称帝的条件,所以没有必要与汉献帝撕破脸,现在不同了,曹操已经统一黄河流域,成功占据东汉首都洛阳,连长安周边势力也向他俯首称臣,按古代的观点,曹操的条件已经可以称王称霸了,所以曹操已经启动了称王称帝的步骤,而杀孔融就是曹操称帝大战略的重要一步。

    因为通过诛杀孔融,曹操等于昭告天下,这天下,将是他曹操说了算,而不是汉献帝在作主,朝臣们投靠或者同情天子是没有出路的,孔融牛不,敢跟我曹操对抗,直接杀掉,而且满门抄斩,看汉献帝会不会下诏书救他!

    第三,曹操在公元208年诛杀孔融,还与赤壁之战有莫大关系。

    众所周知,曹操是个很能忍的人,张绣杀了他一子一侄和大将典韦,曹操都能让他继续当将军,即使孔融有百般不是,如果不是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曹操也不愿意杀这个大名士。

    但是,我们必须注意,公元208年是个多事之秋,曹操在这一年的上半年又是训练水军,又是废三公复丞相之位,目标很明显,整顿内部,为大举南征刘表和孙权作准备。

    曹操是个不甘寂寞的人,大举南征势在必行,为了防止他在南征之际被孔融和荀彧重演当年陈宫吕布故事,孔融和荀彧集团必打不可,荀彧是文人,而且对曹操屡有大功,曹操实在不忍心杀,既然荀彧不死,那就只好孔融死了。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正是因为孔融死了,荀彧才能多活九年。

    所以孔融之所以被杀,并不是他的行为有多**,他如何和曹操作对,事实上另外一个和曹操作对的大人物杨彪就没有被杀,孔融被杀,是因为他已经成为足以威胁曹操实际利益的存在。

    所以孔融之死,谈不上冤枉不冤枉,只能怪他本事不够,却又淌了政治这摊子浑水,虽然他死了,但却因为惨烈而被送上了荣誉殿堂,也算是求仁得仁。

    总之,孔融和王允类似,是个有点才能,但是政治素质并不成熟的怪胎,他们不适合这个时代。

    2012-05-0417:25:53

    【更新】

    事实上,曹操在公元208年发动清洗整肃运动,并不仅仅是在朝廷,对于军队,也颇有一番动作。

    事实上当曹操的家业大了之后,不仅是曹操与名士集团有矛盾,曹操帐下的谋士之间有矛盾,就是武将之间也颇有纷争。

    而闹出事端来的,正是五子良将中鼎鼎大名的三位:张辽、于禁和乐进。

    于禁和乐进是曹操的老兄弟,资格最老,张辽算是过江猛龙,而且有大将之风,据《三国志?张辽传》记载:

    时荆州未定,复遣辽屯长社。临发,军中有谋反者,夜惊乱起火,一军尽扰。辽谓左右曰:“勿动。是不一营尽反,必有造变者,欲以动乱人耳。”乃令军中,其不反者安坐。辽将亲兵数十人,中陈而立。有顷定,即得首谋者杀之。

    俗话说,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乱军之中不动如山才是名将风范,在冷兵器时代,影响战争的偶然因素太多了,最广为人知的就是有点儿戏般的淝水之战,对手喊一嗓子秦军败了就兵败如山倒,可见苻坚的军纪之差到了何等境界。

    而对于练兵高手来说,军队素质和纪律是前提条件,一支不具备森严军纪的军队就等于游兵散勇,正是因为军纪严整,于禁才能成为曹操的中军大将。

    而是否具备在突发情况下做出正确及时的决断,也是评断一个将领水平的重要因素,如果按照这个标准来看,关羽和张飞都不是合格的将领,而张辽能在夜里失火时迅速平定叛乱,能成为后世的三国曹操帐下外姓将领第一人,的确名不虚传。

    张辽智勇兼备,便让于禁和乐进感觉到了威胁,据《资治通鉴》记载:张辽在长社,于禁驻军颍阴,乐进驻军阳翟,三个将领都意气用事,互不配合。曹操派司空主簿赵俨同时参预三支部队的军务,遇到事情,就从中调解开导,使他们关系逐渐和睦。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