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三国,伤不起!》:三国第一神贴,你没见过的高手对决!(每日更新)

正文 第514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百\|度\|搜\|經\|典\|小\|說\|免\|费\|下\|载\|小\|说】-2808:04:02

    【更新】

    第218章

    且说司马懿刚到曹操帐下就平步青云,居然还搭上了曹丕这条线,从之前曹操对司马懿说的他要不来马上抓了他的语气来看,曹操对司马懿是有点戒心的,但是为何却要如此重用年仅三十岁的青年司马懿呢?

    个中原因,笔者认为,大概可有以下三点:

    1,司马懿本人有才华,而且这种才华不是方孝儒文天祥那种一根筋的才华,而是真正的经国济世之大才,以曹操目光之锐利,是察觉了司马懿身上的能量。曹操是个爽快人,而且他有信心收服司马懿为他所用,所以干脆赌一把大的,直接让司马懿一步到位;

    2,曹操着意栽培司马懿成为曹丕的幕僚,还因为郭嘉的意外离世。

    曹操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个非常清醒而且冷静的人,他知道,要打刘表和孙权,他势必亲征,而凭曹丕,是镇不住他手下的文臣武将和四方豪杰的,所以他一直想给曹丕找几个帮手,最开始他着意于郭嘉,可惜郭嘉天不假年,让他非常痛心,司马懿和司马朗兄弟正当壮年,而且老成持重,正是辅佐太子的上佳人选,而且司马家族虽然也是世家,但是毕竟在他的阵营里还算是后来者,底子浅,更容易控制,为了培养曹丕,为曹丕量身打造一批优秀人才势在必行,所以司马懿才能赶上这阵东风;

    3,曹操要提拔一批年轻人才来牵制现在的实权人物,比如荀彧。

    后方不稳一直是曹操的一块心病,先是陈宫勾结张邈、张超兄弟反叛,后来又是刘备勾结董承诸人预备发动叛乱,而且最让他揪心的是,荀彧在重大议题上已经越来越表现出了不合作和疏离的态度,现在汉献帝身边已经培植出一批颇有分量的忠臣,比如荀彧、荀悦、孔融和耿纪,如果他要发动南征,这批人怎么处理?

    众所周知,官渡之战时曹操投入的兵力非常少,并不是他没有兵,而是他把曹仁和夏侯渊这样的重臣放在了后方,除了防止袁绍分兵袭许,有没有防止许昌再生动乱的因素呢?!

    如果将汉献帝身边的人全盘拿下影响太大,而且会给刘表和孙权以口实,所以暂时动不得,如果要牵制他们,最好的办法,自然是再扶植一批新势力来分他们的权柄,而司马朗和司马懿兄弟则补了这个缺口。

    【百\|度\|搜\|經\|典\|小\|說\|免\|费\|下\|载\|小\|说】-2808:15:17

    【更新】

    事实上,已经有迹象显示,曹操在统一北方后,已经在越来越多的问题上不再和荀彧商量,就拿用人来说,之前曹操经常让荀彧给他推荐人才,可是曹操任丞相后提拔了崔琰和毛玠为人事部长,专门为他选举人才。

    据《资治通鉴》记载:崔琰与毛玠一起负责官员的选拔、任免事务,他们所选用的都是清廉正直的人士。虽然当时名望很高,但品行不佳的人,始终不能获得任用。他们选拔敦厚务实的人才,排斥只会空谈的浮华虚伪之人;进用谦虚和睦的长者,压抑结党营私的小人。

    因此,天下的士大夫无不以清廉的节操来勉励自己,即便是高官庞臣,车辆、衣服的形式,也不敢超越制度。以至高级官员回家时,蓬头垢面,衣服破烂,独自乘坐柴车;文武官员入府办公时,穿着朝服,徒步从家中走到官署。身居高位的官员都如此廉洁,民间的风俗也随之改变。曹操知道后,叹息说:“像这样任用人才,使天下人都自我控制,我还有什么可做的呢!”

    由此可见,重用崔琰、毛玠、司马朗、司马懿兄弟等人之后,曹操部分实现了整肃内部的目标,当然,提拔了一批,就必然要踩倒一批,而这次,曹操下手的目标是孔融。

    据《后汉书?孔融列传》记载:《后汉书?刘表列传》记载:

    曹操既积嫌忌,而郗虑复构成其罪,遂令丞相军谋祭酒路粹枉状奏融曰:“少府孔融,昔在北海,见王室不静,而招合徒众,欲规不轨,云‘我大圣之后,而见灭于宋,有天下者,何必卿金刀’。及与孙权使语,谤讪朝廷。又融为九列,不遵朝仪,秃巾微行,唐突官掖。又前与白衣祢衡跌荡放言,云‘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发耳。子之于母,亦复奚为?譬如寄物缶中,出则离矣’。既而与衡更相赞扬。衡谓融曰:‘仲尼不死。’融答曰:‘颜回复生。’大逆不道,宜极重诛。”书奏,下狱弃市。时年五十六。妻、子皆被诛。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