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三国,伤不起!》:三国第一神贴,你没见过的高手对决!(每日更新)

正文 第469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百\|度\|搜\|經\|典\|小\|說\|免\|费\|下\|载\|小\|说】-1609:59:01

    【更新】

    上文已述,柳城之役曹操大获全盛,蹋顿临阵而殁。

    袁尚、袁熙继承了袁绍的逃跑本领,和辽东单于速仆丸带着数千人马投奔辽东太守公孙康去了。

    既然都已经打到柳城了,诸将便劝曹操乘胜进军进攻辽东公孙康,将袁尚、袁熙二人捉拿斩首,永绝后患。

    但此时曹操却说:“吾方使康斩送尚、熙首,不烦兵矣。”

    果不其然,曹操大军在公元207年9月从柳城班师途中,就收到了公孙康送来的袁尚、袁熙和速仆丸的脑袋。

    至此,曹操此次北征乌桓的战略目标全部实现,而袁尚、袁熙兄弟被杀头,也标志着袁绍在和曹操的斗法中彻底家破人亡。

    同时,公孙康斩小二袁和速仆丸,传首曹操,也标志着公孙康在名义上已经服从曹操的号令,至少在目前来说,曹操已经彻底实现了统一黄河以北的大战略,从此以后,可以放手经营长江流域了。

    而此时,距离曹操打赢官渡之战已经过去了七年。

    据《典略》记载:袁尚个人很勇猛,到了辽东后还想反客为主,侵夺公孙康的地盘,对他二哥袁熙说:“今到,康必相见,欲与兄手击之,有辽东犹可以自广也。”

    我实在不明白袁尚和袁熙到底是怎么想的,他们连自己的地盘都守不住,刚跑来辽东,就想打公孙康的主意,也不知道他们有没有听过那句话:强龙不压地头蛇。

    公孙康也不笨,亦心内盘算,“如果现在不杀了袁尚、袁熙,恐怕在曹操那里不好交代,”于是在马厩中暗藏杀手,然后请袁熙、袁尚入大堂。

    袁熙、袁尚刚进门,就被伏笔涌出绑起来,扔在冻土上坐着。

    袁尚比较没种,嫌天寒地冻地屁.股冰凉受不了,想跟公孙康要一些席子垫在下面,还是袁熙看得开,“我们的头颅都要走万里路了,还要什么破席子呢?”话未落声,二人脑袋已落,果然被公孙康送给曹操行万里路了。

    【百\|度\|搜\|經\|典\|小\|說\|免\|费\|下\|载\|小\|说】-1610:08:58

    【更新】

    且说曹操接到小二袁的首级,将领中有人问曹操:“您已退军而公孙康却杀死袁尚、袁熙,这是为什么?”

    曹操说:“公孙康一向畏惧袁尚、袁熙,我如果急攻,他们就会合力抵抗;缓和时,他们就会自相残杀;是形势使他们这样做的。”

    以上就是被《三国演义》里移花接木的“郭嘉遗计定辽东”,当然,这是曹操本人的智谋,在此略作说明。

    教育完部将,曹操把袁尚的头颅悬挂起来示众,号令三军:“有敢于哭泣的,处斩!”

    有一个人却没有听令,这个人就是昔日高干的谋士,降曹操后独自化解了乌桓峭王军事进攻的使者牵招。

    话说牵招独自设祭袁尚,放声悲哭,但曹操认为他是忠于故主的义士,推荐他为茂才。从此,牵招更得曹操器重。

    曹操进军时便不容易,柳城大战更加九死一生,虽然平定了乌桓却又平白招来“杀降二十万”的责难,而且班师的路上也不平静。

    据《曹瞒传》记载:时寒且旱,二百里无复水,军又乏食,杀马数千匹以为粮,凿地入三十余丈乃得水。既还,科问前谏者,众莫知其故,人人皆惧。公皆厚赏之,曰:“孤前行,乘危以徼幸,虽得之,天所佐也,故不可以为常。诸君之谏,万安之计,是以相赏,后勿难言之。”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