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三国,伤不起!》:三国第一神贴,你没见过的高手对决!(每日更新)

正文 第422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百\|度\|搜\|經\|典\|小\|說\|免\|费\|下\|载\|小\|说】-0513:41:37

    和牵招类似,这个贺齐是东吴名将,但是由于在《三国演义》里没有出场,所以名声不大,由于他在东吴的地位,值得说一说他的事迹。

    贺齐,字公苗,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贺齐还在少年时,为郡吏,守剡长。当时县吏斯从轻侠为奸,贺齐准备处理他,主簿劝阻说:“斯从这个人,是县里的大族,山越百姓都听他号令,今日治之,明日寇至”(《三国志?吴书?贺齐传》)。

    贺齐闻后大怒,当即将斯从斩首。斯从的族人知道后,立即聚众千余人攻打县城。贺齐率军民开城突击,大破之,贺齐由此威震山越。后来太末、丰浦两地的农民起义,贺齐被任命为太末长,仅用一个月的时间便将此起义镇压。

    建安元年(196年),孙策开拓江东时至太末,经过观察后,举贺齐孝廉。

    至此,贺齐正式进入孙吴政权集团。

    当时会稽(今浙江绍兴)太守王朗为孙策所败,逃到东冶(今福建),侯官(今闽侯)长商升起兵响应王朗。

    孙策以永宁(今永嘉)长韩晏为南部都尉前去征讨商升,并任命贺齐为永宁长。这是孙策将势力从浙江渗透进福建地区的关键动作。

    但韩晏却为商升所败,孙策又委任贺齐为南部都尉,带兵挺进福建。商升畏惧贺齐威名,欲率军归降。但部将张雅、詹强等人不愿随商升投降,便杀死商升,张雅自称无上将军,詹强自称会稽太守。

    当时张雅兵多,而贺齐兵少,不足以征讨,贺齐便驻军息兵,以待时机。不久,张雅便和女婿何雄因争夺势力而水火不容。贺齐便叫山越人乘机离间二人,二人遂举兵火并,贺齐则率军团突进,大败张雅,余党大为震惧,率众出降。

    这是汉王朝第一次正式在福建地区立县。当时正是孙策“居会稽、屠东冶”(《三国志?孙策传》)征服闽越故地,设立“建安”、“汉兴”、“南平”三县之时,贺齐是创立这三县的实施者。此时,原冶县(东冶)地就有了四个县,其中建安县(今建瓯)是以汉献帝年号命名的首个县份,在四县中地位居首。

    由此可见,贺齐还是将中原文化扩大到福建地区的先锋,所以至今还留下了“贺齐庙”,人称“贺老爷”,和关老爷对应,由此可见贺齐的威名是何等彪炳。

    【百\|度\|搜\|經\|典\|小\|說\|免\|费\|下\|载\|小\|说】-0513:43:30

    建安五年(200年),孙策逝世,趁此孙氏政权中枢交替之际,自立冶县之地域的建安等县的当地山越人又进行了要求自立自治的反抗斗争;接掌权力的孙权,不得不又派出猛将贺齐,对建安等地第二次用兵。

    建安八年(203年),会稽郡南部建安(今福建建瓯南)、汉兴(今福建浦城)、南平(今福建南平)等地的强族首领洪明、洪进、苑御、吴免、华当等起兵反对孙权,此五将领各率万余人在汉兴(今浦城)一带形成多梯队、多层次的纵深布防,又派出吴五率本部6000人屯大潭(今福建建阳大潭山)防守,又派邹临也率本部6000人屯驻大潭南面的盖竹(建阳南),以保东冶地的政治中心建安,这时,山越兵先发制人。屯驻盖竹、大潭的一路人马,越过武夷山,杀向余汗(今江西余干),洪明、洪进一路则攻打汉兴,来势汹汹。

    孙权命南部都尉贺齐往讨,传命各县出兵5000,由县令、县长率领,统归贺齐指挥。贺齐认为,山越人兵多,自己兵少,在部队到达余汗与山越军对峙之时,便不再前进,怕深入进军后被山越人断了退路。于是命令松杨县(今浙江黄岩境)长丁蕃率所部留置余汗(今建瓯北)。丁蕃认为,自己原是与贺齐平起平坐的将领,如今成为他的部属,受其指挥,心中不服,不肯留下。贺齐坚决执行军法,斩首丁蕃,于是全军上下,无不震惊,没有不服从命令的,都同心协力,拼死力战。

    贺齐部署一部份兵力留守后方,然后亲率主力攻打洪明等部,连连大败洪明等将,并临阵斩杀洪明,迫使洪进、吴免、苑御、华当四将全部投降。贺齐又乘胜率军打败驻扎在盖竹的吴五,然后,军锋又转向大潭(今建阳)打败山越军,迫吴五、邹临也投降。

    这一仗讨平东冶地(建安、汉兴、大潭、盖竹等处),共斩杀山越军六千人,并且俘获了山越全部名将,收编精兵万余,恢复了原设县邑,稳定了统治秩序。孙权拜贺齐为平东校尉。重新恢复了名为汉廷、实为孙吴在东冶地所立的各个县。

    贺齐最后进军东冶地政治中心建安(今建瓯),在旗山(今都御坪)设立了会稽郡南部都尉府,并出任南部都尉;且在所属建安、汉兴、南平三县各编配士兵五千,统归他本人指挥。

    这就是孙权继位后彻底征服浙江福建地区的土著的军事行动,用一个大将贺齐便讨平了山越,将统治范围扩大到福建地区,孙权还算是颇有作为的年轻有为之主。

    不仅对外用兵,在公元204年,东吴王室内部还出现了一次变故。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文分解。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