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三国,伤不起!》:三国第一神贴,你没见过的高手对决!(每日更新)

正文 第419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百\|度\|搜\|經\|典\|小\|說\|免\|费\|下\|载\|小\|说】-0413:06:03

    不过,虽然这四股势力都很强大,但目前来说,曹操还是掌握着主动权,毕竟此时曹操的地盘要比他们大很多,兵马钱粮、军队战斗力都处于顶峰。

    况且,匈奴的南单于已经被钟繇俘虏,而黑山的飞燕将军张燕也向曹操表示归顺,曹操也顺水推舟封了张燕一个平北将军,四平将军,已经是重号将军了,比张绣的扬武将军要贵重一些,可见曹操对张燕还是不错的。

    至此,曾经叱咤风云的黄巾军余部、黑山张燕正式被曹操朝廷招安,张燕被招安,也标志着从公元184年开始,轰轰烈烈地折腾了二十多年的黄巾起义以失败而告终。

    此外,张燕本人的归宿虽然堪称完美,但实际上却有很多疑点。

    据《三国志?张燕传》记载:率众诣邺,封安国亭侯,邑五百户。燕薨,子方嗣。方薨,子融嗣。

    这就是汉末一代大豪、四张二公孙之一的飞燕大将军的最后归宿,而且非常奇怪的是,张燕的事迹到了公元204年被招安就戛然而止,再也没有任何戏份。

    他是被曹操解甲归田了,还是死于政.治暗杀呢?

    不清楚,但是张燕和张绣的命运说明,当过土匪的人,不是想从良就能从良的,所谓一日为匪,终生为匪。

    而招安,也绝对不是江湖大哥的美好归宿。

    所以数百年后的宋江,也因为招安一事而被世人所不耻,我想梁山好汉在九泉之下,大概也不会甘心随宋江投降。

    【百\|度\|搜\|經\|典\|小\|說\|免\|费\|下\|载\|小\|说】-0413:07:35

    张燕、匈奴一部已经跪了,曹操自然不能把公孙度和乌桓忘记了。

    为了安抚公孙度,公元204年,曹操上表推荐公孙度为武威将军,封永宁乡侯。

    但是朝廷的使者到达后,公孙度说了一句相当牛掰的话,他说:“我已在辽东为王,永宁乡侯算什么?”

    于是公孙度把曹操派人送来的印绶收藏到武器库中。

    言为心声。公孙度的这句话虽然很有气势,但也解释了为什么他没有在公孙瓒和袁绍长达十年的战争中出兵争夺地盘,也没有在袁绍和曹操的官渡之战中出兵的终极原因:他只想在辽东称王,根本没有想过君临天下。

    但是他也不想一想,一旦公孙瓒、袁绍或者曹操统一了中原,会不来收拾他公孙度吗?

    所以公孙度这种人,也只是乱世枭雄罢了,和袁绍、曹操相距甚远,根本不可能成为天下之主。

    而且让曹操非常高兴的是,就在公元204年,公孙度便去世了,他儿子公孙康继位。公孙康把永宁乡侯的爵位封给自己的弟弟公孙恭。

    辽东换了新主人,以公孙度当年纵横辽东的军威都没有插手争夺中原,现在换了公孙康,似乎更没有可能,所以曹操得以放开手脚解决河北诸袁。

    运气这玩意非常奇怪,虽然人不能一直有好运气,但是也不会一直是坏运气,事实上从曹操消灭吕布之后,幸运女神就一直垂青曹操。

    欲知曹操将如何征服诸袁,且看下文分解。

    【百\|度\|搜\|經\|典\|小\|說\|免\|费\|下\|载\|小\|说】-0413:14:05

    其实每个社会模式都是不一样的,很正常,如果是一样反而不正常了。日本岛国寡民,危机意识强烈,精神的信仰天皇能安其心,天皇存在但是被架空了,并不影响征夷大将军掌权。至于中国则是典型的农业社会,所以讲究伦理纲常的儒家理念特别适合,大家都固着在土地上,朝廷编户齐民,没有强烈的危机意识,农民并不需要对皇帝有太多的寄托,他们最重要的寄托是土地。我们福建沿海、台湾等地还信仰妈祖庙呢,同样是缺乏中国农业社会的安全感,需要找到信仰——

    很有道理,握手。

    【百\|度\|搜\|經\|典\|小\|說\|免\|费\|下\|载\|小\|说】-0413:20:49

    荆州和益州几乎是并列关系,当年诸葛德尔隆中对就说了,命一上将将荆州之众易向宛、洛,将军身帅益州之众以出秦川。这里可以看出荆州必须交给一上将,而且荆、益两地距离超远,刘备必定会任命非常信任的人,两点要求注定了关羽是唯一人选。魏延虽然为汉中太守,但是刘备是有派人监督的,要是派魏延去荆州,距离太远,容易生变。荆州的职位其实马超也有足够的威望可以胜任,但是刘备是不信任马超的。总之荆州、益州距离很远,刘备任命外将风险很大,他只能选择足够信任又有足够能力的关羽,换成你我,也会这样做——

    这个也有道理,刘备的困境在于,到了后期,他可能对关羽的指挥也打了些折扣,已经不能让关羽完全听从他的号令了。

    【百\|度\|搜\|經\|典\|小\|說\|免\|费\|下\|载\|小\|说】-0413:24:04

    关羽失荆州未必全是关羽的问题,而是东吴看见刘备取了汉中声势大盛,内部震动,加上荆州是东吴上游,东吴方面是如鲠在喉,非常难受的。荆州顺流而下打东吴有地理上的优势,看看西晋王睿势如破竹甚至东晋王敦轻易陈兵建业就知道了。所以东吴能跟曹操一拍即合,东吴是非常想取回荆州的,这种态势是关羽失败的根本原因,关羽本身的原因反而是次要的了。如果刘备安心让关羽守荆州还好说,可是刘备的心中仍然是想着隆中对中的关羽将荆州之众以向宛、洛,刘备自己帅益州之众出秦川的攻击策略的。荆州是四战之地,个人认为不适合主动出击,策略的失误导致了关羽的败亡。如果蜀国能立足于防守,荆州、益犄角之势,守好荆州和阳平关,没有人能攻的下来。待天下有变,再徐徐图之,那就是另一番景象了——

    你说的非常有道理,事实上隆中对是有缺陷的,即刘备手握两州也不适合主动出击,你老想打曹操,可是孙权不是纸老虎,看着你们瓜分地盘。

    隆中对就忽视了孙权的因素,导致后来刘备集团屡屡决策失误,当然,刘备本身也有短板,他读书不多见识不高,导致大战略上一再犯糊涂。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