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三国,伤不起!》:三国第一神贴,你没见过的高手对决!(每日更新)

正文 第407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2-04-0110:43:25

    第191章

    而且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辛毗是袁谭的使者,应该以袁谭的利益为第一要务,但从辛毗的话语中间,我们不难看出,辛毗已经倒向了曹操阵营,而且和郭嘉关系亲密。

    连亲信的使者都被曹操策反,可见袁谭在当时的威信已经所剩无已,所谓大厦将倾,已经势难回天了。

    公元203年十月,曹操进军到黎阳。袁尚听到曹军渡过黄河的消息,解除对平原的包围,撤回邺城。袁尚部将吕旷、高翔背叛袁尚,投降曹操。袁谭又暗中刻好将军的印信,送给吕旷、高翔。曹操知道袁谭并非真心归降,便为儿子曹整娶袁谭的女儿为妻,以安袁谭之心,然后,曹操班师回朝。

    这一趟,曹操仿佛是被袁谭给涮了,说师出无功可以,但要说颗粒无收那也未必。

    因为曹操假借了袁谭联姻,便向天下人表明,在袁谭和袁尚之间,他有可能支持袁谭继承袁绍大位。

    这样的事情在三国时不多见,但在春秋战国时非常普遍,即王子因为争嗣流落到异国,被其他诸侯护送回国争位成功,然后与该诸侯国结盟成为兄弟邦,比如春秋五霸里的晋文公就是如此。

    现在曹操就好比是当年的强秦,他若支持袁谭,那袁尚岂不是死无葬身之地?

    所以曹操虽然没捞着实际的好处,但也顺手一刀加深了袁尚袁谭兄弟之间的仇恨。

    杀人而不见血,曹操的权谋之术越发炉火纯青。

    2012-04-0110:59:50

    而且曹操通过这一趟,也看清了袁谭的真面目,即小二袁之中,真正能对他形成威胁的绝不是袁尚,而是袁谭,因为种种迹象表明,袁谭是不甘心臣服于曹操,颇有争天下的野心和人望。

    曹操计策虽好,但也要看对什么人,估计袁绍在世的话,这种离间计不一定有效。

    但是对袁尚来说,却很好用。

    曹操刚一撤军,他便在公元204年二月再次发重兵到平原去进攻袁谭,同时派审配和苏由守邺城。

    对袁尚此举,我真是百思不得其解。

    因为只要在地图上一看,就知道邺城(今河南临漳县附近)距离黄河根本没多远,而袁谭所在平原却远在山东。

    袁尚离开邺城去打袁谭,基本就把**暴.露给了曹操,他为什么如此胆大到连邺城的安危就不顾了呢?

    事实上曹操大军渡过黄河已经有两次了,第一次还差点包围了邺城,在郭嘉的计策下暂时撤离,现在曹操渡黄河已经有了两次经验,为什么袁尚几乎对曹操不设防呢?!

    难道他真是被仇恨蒙蔽了双眼,害怕袁谭夺了他的大位?

    或者他根本上就是一个无脑之徒。

    2012-04-0111:19:19

    从袁尚继位后的表现来看,说他愚蠢似乎太过贬义,但是我们可以说,他至少是个心智不大成熟的人。

    很难说在袁尚的种种决策中审配起了什么作用,但在袁绍时代没有上佳表现,而在袁尚掌权后又没有辅佐好袁尚,我们可以肯定,审配此人恐怕也是言过其实徒有其表。

    既然袁尚如此无脑,曹操再不取邺城也就说不过去了,所谓天与不取反受其咎。

    经过两三轮的试探,曹操已经确定以及肯定,袁尚这小子就是个二百五,于是这次他也懒得去管袁谭和袁尚那一堆破事了,直接出兵攻打邺城,打算一举解决河北战事。

    而曹操胆敢直捣黄龙府也是有所依仗,因为他策反了袁尚留下守城的两个大将之一的苏由。

    但是苏由作内应的计策被审配识破,和审配在邺城中展开大战,却战败出逃。

    现在取邺城已经没有捷径,于是曹操将率大军围攻邺城。

    审配的邺城保卫战打得相当惨烈,《三国志?袁绍传》记载:太祖遂进攻之,为地道,配亦于内作堑以当之。配将冯礼开突门,内太祖兵三百余人,配觉之,从城上以大石击突中栅门,栅门闭,入者皆没。太祖遂围之,为堑,周四十里,初令浅,示若可越。配望而笑之,不出争利。太祖一夜掘之,广深二丈,决漳水以灌之,自五月至八月,城中饿死者过半。

    在围攻邺城的过程中,曹操还留曹洪继续攻打邺城,亲自统军进攻袁尚委任的武安县县长兼上党粮道司令尹楷,击败尹楷后回师。又去进攻镇守邯郸的袁尚部将沮鹄,攻陷邯郸。

    此外,易阳县(今河北省永年县附近)县令韩范、涉县县长梁岐都献出县城,投降曹操。徐晃对曹操说:“袁氏兄弟还未被打败,未归降的诸城都在侧耳倾听,应该表彰奖赏这两个县的官员,为那些城作个榜样。”曹操听从了,将韩范、梁岐都封为关内侯。

    同时,与袁绍有世仇的黑山军首领张燕派使者来拜见曹操,请求派军协助曹操进攻袁氏兄弟,曹操委任他为平北将军。

    至此,曹操彻底扫清了邺城周边的袁尚势力,从政治上和军事上都对袁尚造成了严重打击,打算在邺城打持久战。

    连张燕这种大军阀都响应曹操围攻邺城,可以说袁尚的失败已成定局。

    公元202年袁绍去世之前,袁氏在河北尚能呼风唤雨,可是这才两年,袁尚就弄得举目之内皆仇敌,可见袁尚实在是个败家子。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