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三国,伤不起!》:三国第一神贴,你没见过的高手对决!(每日更新)

正文 第405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W.DSNT|-3109:49:51

    第190章

    现在关于袁谭、袁尚的资料不是很多,但是从有限的史料来看,袁谭是一个颇有军政才能而且人品相对也不错的人,《后汉书》就记载“谭长而惠”,而且袁谭还厌恶审配、逢纪的骄傲奢侈,又卓有战功。

    但是可能袁谭的本事太大了,让他爸爸袁绍也感觉到了威胁,所以废他而不立,才导致了袁谭的一世悲剧。

    基于这一点,拿袁绍和曹操相比较的话,袁绍绝不是一个好爸爸,至少和曹操相比不是。

    为了让小二袁可以放开手脚骨肉相残,曹操在公元203年率军准备进击刘表,大军驻扎西平(今河南省中部)。

    虽然这只是曹操用来迷惑袁谭袁尚的佯攻,但是从刘表先派刘备来攻曹操,曹操再以刘表为假想敌的军事行动来看,曹操与刘表之间的矛盾已经越来越尖锐,和平统一已经无望,武力征服已经成为唯一的途径了。

    曹操一走,袁尚果然就上钩了,袁尚亲自统帅大军进攻袁谭,袁谭大败,逃到平原,据城固守。袁尚将城围住,发动猛攻。袁谭派辛评的弟弟辛毗到曹操那里求救。

    W.DSNT|-3110:00:17

    很难说袁尚的举动到底是他自己的主意还是审配也同意了,总之是愚蠢之至。

    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说,袁尚是彻底没弄明白他眼下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因为归根结底,袁尚的头号大敌是曹操,曹操赢了官渡之战以后,吞并黄河以北是迟早的事情,袁尚稍微有点头脑,就应该认清,曹操才是他的大敌,他老爹袁绍刚死,本来就人心惶惶,他应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结成抗曹统一战线,这才能击退曹操的侵略,至少把局势稳定下来。

    而且袁谭刚开始也没说要起兵反他,只是跟他要一些铠甲人马,就算袁尚给了袁谭又会怎么样呢?

    就算他给了袁谭一些铠甲人马,如果曹操来犯,袁谭还可以帮他打曹操,这等于是给了自己。

    如果他担心袁谭用这些兵马打他,就封袁谭一个显职,像当年朱棣夺取宁王兵马时候所说的许诺他平分天下也好,或者封袁谭永世为青州之主,至少先把袁谭稳住,而不是让天下人看笑话。

    在袁谭退守南皮时,袁尚亲自率兵来攻,只会让天下人想,袁绍袁术当年就是兄弟纷争导致兵败身死,地盘被夺,现在袁谭袁尚走了老二袁一模一样的道路,还会有神马出息么?

    所以从袁尚先杀袁绍姬妾后对大哥动刀的举动来看,他的心智相当不成熟,真是让人想不通袁绍为啥一个劲想立袁尚为世子。

    W.DSNT|-3110:22:32

    北方有一句老话叫“地主爱长子,小民爱小儿”,流传的版本不一样,大概的意思就是地主皇帝这些有见识的大户人家都看重长子,而愚民老百姓才会宠爱小儿子。

    社会学上也有一些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现象:如果一个家庭有几个兄弟姐妹,往往是最顽劣不堪的那一个最能得到父母的宠爱,从而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导致这个孩子彻底被宠坏,形成悲剧。这种事情大家只要想想周围邻居就能证明我所言不虚。

    典型的例子就是唐僧最喜欢猪八戒而不喜欢能干的孙悟空,可以称之为“猪八戒”现象。

    袁绍似乎也犯了之个毛病,袁谭这么好的儿子偏不喜欢,就要喜欢顽劣的袁尚,那也没有办法。

    曹操弃小二袁于不顾准备去打刘表,这让刘表非常头大,对刘表来说,他是非常希望小二袁能家和万事兴,让曹操一辈子都无法顾及荆州最好,于是他给袁谭写了一封情真意切的信,内容如下:“君子即使避难,也不会逃到敌国;即使与人绝交,也不会进行辱骂。况且你忘掉父亲的仇恨,抛弃了兄弟之情,而作出这种万世都会引以为戒的事情,使同盟之人都为你感到耻辱。如果袁尚有不尊重兄长的傲慢举动,你也该委曲求全,以大局为重。等到大局已定,再由天下人来评论曲直,不也是高风亮节吗?”

    把老大数落一通,刘表又给袁尚写信,说:“金、木、水、火四种物质,以刚柔互配,才能相辅相成,为人所用。袁谭天性急躁,不能明辨是非,你器量宽弘,包容他还绰绰有余,应当以大容小,以优容劣,先除去曹操,以了却你父亲的遗恨。等到大事已定,再来评论谁是谁非,不好吗?如果执迷不悟,则胡人夷人都会讥笑你们,何况我们这些盟友,还会再尽力为你作战吗!这正是韩卢狗和东郭兔互相追逐,先行自困,而耕田老农不劳而获的故事的再现!”

    刘表说的也不是什么稀世奇谋,而是是个明白人都能拎得清楚的事情,可是偏执的袁尚偏要对他亲哥斩尽杀绝,没有听从刘表的劝解。

    且说袁谭的使者辛毗到西平拜见曹操,转达袁谭求救的请求。曹操部下官员多认为刘表势大,应当先消灭刘表,袁谭、袁尚自相残杀,不足忧虑。

    荀攸却说:“目前,正是天下英雄争霸之机,而刘表坐守江、汉之间,可知他**无占有四方的大志。袁氏家族占据四州之地,有兵马数十万,袁绍以宽厚而得民心,假如他的两个儿子和睦相处,共守已有的基业,则天下灾难不能平息。如今他们兄弟相争,势不两立,如果一个人吞并了另一个人,则力量就会集中起来,力量集中后,再想进取就困难了。应该乘他们相持不下时动手夺取,天下就可以平定了。这个机会不能失去。”曹操表示同意。

    荀攸的话就提到了我们上文提到的郭嘉的建议里的漏洞,及时作了补充,有了荀攸和郭嘉这种堪称天衣无缝的智谋对接,曹操也难怪能抽丝剥茧到得中原霸业了。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