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三国,伤不起!》:三国第一神贴,你没见过的高手对决!(每日更新)

正文 第393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W.DSNT|-2613:58:46

    从曹操的种种想法来看,曹操其实也有很多举动很具有随机性,并不全是深谋远虑,即曹操本人的智谋在帝王之中其实并非顶尖,和李世民、朱元璋相比还有距离。这是他最终没有统一天下的根本原因。

    但所幸曹操比较听人劝,经荀彧一指点,便醒悟过来,才没有去招惹刘表。

    既然不打刘表,就还得和袁绍接着磕。

    201年四月,曹操就主动出击,在仓亭再次大破袁绍军队。之后一直到秋季九月,曹操才从前线回到许都。

    回到许昌不久,曹操再次出兵亲讨汝南刘备。

    这一战仍然没有任何悬念,有迹象表明,刘备根本就没有打算和曹操打硬仗,直接就逃了,而且还是有计划地逃,先派了亲信麋竺、孙乾去探刘表口风,之后便率残军去投靠荆州刘表。

    刘表很高兴,效法袁绍,来到郊外迎接刘备,给了刘备相当高规格的接待礼仪,史载“表自郊迎,以上宾礼待之,益其兵,使屯新野。”

    从此,刘备就在刘表的地盘上呆了下来,一呆就是八年,我大概算了一下,一直从40岁呆到了48岁,直到赤壁之战的发生,刘备才又重新登上历史舞台。

    刘备在荆州呆了两届美国总统任期,那他都做了什么事呢?

    回答是也没做什么大事,除了在荆州名声越来越大之外。

    我们大致算一下,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的事发生在公元207年,朝少里算,刘备在荆州也浪费了六年光阴。

    这六年,曹操削平了袁尚袁谭,打了乌桓,统一了黄河以北,而刘备只是在养老等死而已。

    这说明什么呢?

    我明确地告诉大家:这说明刘备的雄心壮志已经被雨打风吹去了。

    如果不是刘表死了,刘表的儿子无能,或者刘表狠一些把刘备一刀杀了,刘备绝无可能在历史上留名。

    如果不是赤壁之战,刘备再次被迫登上历史舞台,可能刘备这一辈子也就蹉跎了。

    用不着多说什么,我们已经可以得出一个结论:

    所谓的刘备人穷志不断,什么逆境中不忘大志的吹捧之词都是扯淡。

    真实的情况就是,刘备曾经安于现状长达八年,他早就不想再和曹操争神马天下,而孙权也压根就没想过真能统一全国。

    所以他们都不过是割据之雄,距离真正的秦皇汉武还差得远!

    《九州春秋》记载:刘备在荆州住几年。曾有一次,他在会见刘表时起身上厕所,感慨地流下泪来。刘表感到奇怪,问他是什么原因,刘备说:“我平常身不离马鞍,**内侧没有什么肉。如今不再骑马,**内侧长出了肉。日月如同流水,人已经快老了,但功业没有建立,所以悲伤。”

    W.DSNT|-2614:13:28

    这件事被很多人用来说明刘备贫贱不能移其志。

    而在我看来,刘备虽然对现状心有不甘,他也没有做些事情来改变现状,所以他的泪水虽然辛酸,但未尝不是在给自己求些解脱。

    总而言之,刘备只是一个有些理想的江湖大哥,但谈不上像曹操那样野心勃勃,几天不打仗就不舒服,这是曹刘之间的本质区别。

    再次收拾了袁绍,又赶跑了刘备,曹操已经大大巩固了他的地盘,但是他并没有就此罢手,而是派了夏侯渊和张辽去进攻当年响应刘备叛乱的昌豨。

    至此,夏侯渊作为曹操军团的领兵大将也登上历史舞台。

    夏侯渊,字妙才,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

    作为曹操的家将,夏侯渊和曹操的感情非同寻常,那是有着过命的交情。

    《三国志?夏侯渊传》记载:夏侯渊年轻时曾为曹操替罪坐牢,后被曹操营救。后随曹操起兵,任别部司马、骑都尉,又升为陈留、颍川太守。

    建安五年(200),以督军校尉参加官渡之战,获胜后受命督兖、豫、徐州军粮,时曹军粮少,夏侯渊相继及时运粮,保障了供给,军威得以复振。

    建安六年(201),昌豨聚众占据东海(治所在今山东郯城北)反叛,夏侯渊与张辽合军围攻,数月后,曹军粮尽,夏侯渊准备退军。张辽夏侯渊说:“数日已来,每行诸围,豨辄属目视辽。又其**矢更稀,此必豨计犹豫,故不力战。辽欲挑与语,傥可诱也?”(《三国志?魏书?张辽传》)夏侯渊表示同意。

    虽然昌豨和刘备所处的位置不可同日而语,但昌豨都能打退曹军的多次进攻,为什么刘备就屡次一触即溃呢?

    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同时,张辽在昌豨事件中的表现,证明了他虽然地位比夏侯渊低,但用兵还在夏侯渊之上。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文分解。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