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三国,伤不起!》:三国第一神贴,你没见过的高手对决!(每日更新)

正文 第387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W.DSNT|-2415:03:23

    据《吴书》记载:当群雄相互争夺的混战将要扩展到鲁肃家乡时,为了避害,鲁肃举家迁居东城。当时的东城,为袁术的辖地。袁术闻其名,请他出任东城长。但鲁肃发现袁术部下法度废弛,不足与成大事,率百余人南迁到居巢投奔周瑜。

    南迁时,他让老弱之人在前,自率敏捷强悍的青年在后。袁术得知鲁肃迁居,急速赶来阻拦。鲁肃排开精壮人等,张弓搭箭,对追兵说:“你们都是男子汉,应该明白大势。方今天下纷纷离乱,有功,得不到赏赐,无功,也受不到责罚,为何要逼迫我呢?”说着,命人将盾牌立在地上,远远开弓**去,箭把盾牌都**穿了。追兵一方面觉得鲁肃的话有道理,一方面估计凭自己的力量也奈何不得他,只好退回。鲁肃顺利到达居巢。

    由此可见,鲁肃在早年就是颇为勇悍的大将之才。

    不久,周瑜东渡长江,投奔孙策,鲁肃与他同行,把家留在了曲阿。见到孙策后,孙策很赏识鲁肃。后来,鲁肃的祖母去世,他回东城去办理丧事。

    值得一提的是,鲁肃和曹操的著名谋士刘晔还挺有交情,据《三国志?鲁肃传》记载,在鲁肃回到东城的时候,刘晔曾写信给他,信中说:“方今天下豪杰并起,吾子姿才,尤宜今日。急还迎老母,无事滞于东城。近郑宝者,今在巢湖,拥众万余,处地肥饶,庐江间人多依就之,况吾徒乎?观其形势,又可博集,时不可失,足下速之”。

    这里的郑宝就是后来被刘晔刺杀后将部众让给刘勋的那位,这里的记载似乎看不出刘晔对郑宝的仇恨,但我想刘晔怂恿鲁肃去投奔郑宝,未尝不是想让鲁肃替他出头来统领郑宝的军队,不让郑宝为恶。

    鲁肃同意了刘晔的意见,安葬完祖母,返回曲阿,当即整顿行装,欲投奔郑宝。

    正巧周瑜已经把鲁肃的母亲接到了吴郡,鲁肃去见周瑜,把刘晔的建议和自己的打算都对他说了。

    时孙策已经去世,孙权仍住在吴郡。周瑜劝鲁肃留下来,他说:“昔马援答光武云‘当今之世,非但君择臣,臣亦择君’。今主人亲贤贵士,纳奇录异,且吾闻先哲秘论,承运代刘氏者,必兴于东南,推步事势,当其历数,终构帝基,以协天符,是烈士攀龙附凤驰骛之秋。吾方达此,足下不须以子扬之言介意也”(《三国志?鲁肃传》)。

    W.DSNT|-2415:08:42

    鲁肃从其言。周瑜马上向孙权推荐鲁肃,说他有才干,可为辅佐之臣。并且建议孙权应该多方搜罗鲁肃这样的人才,以成就大业,不能让他们流散外地。

    这一段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鲁肃的人脉网是多么通达,不仅和周瑜有交情,和刘晔也称兄道弟,所以像鲁肃这样的人,一旦有真才实学,就很容易成为一时俊杰。

    而周瑜劝鲁肃留在江东的话里,有些词句值得注意,因为周瑜引用马援的话提到“当今之世,非但君择臣,臣亦择君”,而且预言东南的孙权必将成就帝业,而且承认他自己是“攀龙附凤”,从这里,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江南地面上,且不说孙权,周瑜都已经有了裂土称王的野心,他们才二十几岁,正以指点江山的豪情,即将成为曹操统一天下时的强劲对手,此是后话不提。

    欲知鲁肃和孙权如何会面,且看下文分解。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