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三国,伤不起!》:三国第一神贴,你没见过的高手对决!(每日更新)

正文 第383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2-3-2312:43:00

    第182章

    沮授死了,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官渡之战,虽然袁绍败了,但沮授没有败。

    相反的是,正是官渡之战,成就了沮授和田丰的名声。

    如果没有官渡之战,沮授田丰只不过是一个不得志的小谋士,可是官渡之战,却让他们成为名扬九州的大人物。

    前文已经说过,其实沮授、田丰的才学都只是中等,和荀彧荀攸郭嘉贾诩都差了几个档次,但是为什么后人包括曹操自己却很推崇他们呢?

    其实要想明白这个问题,我们还可以去思考另外两个问题。

    1,为什么清朝大肆宣扬袁崇焕的战功?

    2,为什么岳飞后来能成为和关羽并列的中华武圣?

    原因很简单,清朝皇帝推崇袁崇焕,既然袁崇焕是千古良将,崇祯却将他杀了,所以崇祯是昏君,亡国理所应当。

    同理,岳飞是精忠报国,但是宋高宗却把他杀了。所以宋高宗是昏君,所以南宋灭亡理所应当。

    同理,曹操说沮授是忠臣大贤,但是袁绍却屡次不用他的计策,所以袁绍是庸主,败亡理所应当。

    一句话,曹操及后人推崇沮授田丰,并不是他们本身有多高明,只是被用来糟蹋袁绍而已,我们听听也就罢了,如果当了真,就被曹操卖了还帮阿瞒兄数钱了。

    W.DSNT|-2313:05:11

    从现有的史料来看,曹操对沮授还是挺仁义的,这个事情差不多是发生在曹操下令活埋数万袁军的同时,这让我们很难想像,为什么曹操方才还是杀人魔王,怎么一转身就变成了谦谦君子。

    事实上曹操在这个时候还做了一件相当仁义的事情。

    即曹操在袁绍的军营中发现了他的部下向袁绍投降的信件,这些信他全部没看,而是付之一炬,在这个时候,曹操还说了一句话:“当时袁绍很强盛,我自己都不能自保,何况别人呢?”

    就这样,曹操赦免了部众的通敌之罪,而非进行大规模的政.治清洗。

    从这点来说,曹操又比明太祖朱元璋英明许多。

    而在我看来,曹操是集仁慈和残忍于一身的枭雄,他对敌人比虎狼还残忍,而对归顺自己的人却像兄弟般仁慈,而且他将这两种品质都发扬到极致,而没有像朱元璋那样对自己的兄弟痛下杀手。

    如果单是残忍,那曹操和董卓并没有什么不同,但是对自己人仁慈,才成就了曹操千古枭雄的名声。

    曹操之外,世上再无曹操。

    沮授死了,他极有可能是被袁绍遗弃的。

    处理完沮授,另外一个人的命运就值得关注了,此人是持久战的另一倡议者:田丰。

    官渡之战袁绍完败后,众人都对田丰说,“你肯定会受到重用了。”

    田丰却说,“袁绍外貌宽厚而内心猜忌,不能明白我的一片忠心,而我屡次因直立相劝而触怒了他,如果他因胜利而高兴,或许能赦免我;现在因战败而愤恨,妒心将要发作,我不指望能活下去。”

    在袁绍失败之后,袁军将士都捶**痛哭,说:“假如田丰在这里,一定不至于失败。”

    袁绍对逢纪说:“留在冀州的众人,听到我军失败,都会挂念我;只有田丰以前曾经劝阻我出兵,与众人不同,我也感到心中有愧。”

    逢纪说:“田丰听说将军失利,拍手大笑,庆幸他的预立实现了。”

    袁绍于是对僚属说:“我没有用田丰的计策,果然被他取笑。”就下令把田丰处死。

    起初,曹操听说田丰没有随军出征,高兴地说:“袁绍必败无疑。”到袁绍大败逃跑时,曹操又说:“假如袁绍采用田丰的计策,胜败还难以预料。”

    田丰能在狱中就料定自己的生死,可见他似乎要比沮授高明一些,但高明多少,还很难说。

    而田丰之死,很明显是逢纪的谗言起了效果。

    官渡大战之前,袁绍帐下的谋士就四分五裂,打倒沮授挤走许攸。

    大败之后,逢纪、郭图这批人不想着重振旗鼓卷土重来,却将争权夺利之事愈演愈烈,率先逼死田丰,而袁绍的身边被逢纪、审配、郭图这些小人包围而不自知,大败之后先杀替罪羊,这就已经从一代名主堕落到昏愦之主了。

    远贤良而近小人,这是主公昏愦的显著标志,官渡之战后的袁绍,已经和当年的公孙瓒没有什么区别了,说到底,他们不具有一统山河的气魄和能力。

    W.DSNT|-2313:27:55

    沮授、田丰倒了,不代表袁绍集团的内部斗争就结束了。

    事实上,沮授、田丰死了,这场争斗才渐入佳境,因为以前郭图也罢、审配也罢,逢纪也罢,他们基本上是联手对付沮授和田丰。

    可是沮授、田丰死了,他们马上又开始竖立新的假想敌,将枪口对准了昔日盟友。

    这一次,最先遭殃的是审配。

    在官渡之战中,审配虽然逃走了,但是他的两个儿子级别不够,没有逃回河北,都被曹操抓住了。于是袁绍的部将孟岱就向袁绍进言:“审配官居高位,专权独断,家族人丁旺盛,兵马十分精锐,而且他两个儿子都在曹操手中,一定会心生背叛之意。”郭图、辛评也以为如此。

    很明显,孟岱这次向审配出手是在郭图和辛评的授意下进行的,想借此扳倒大权在握的审配。

    袁绍是个多疑的人,他热衷权力,自然不想让别人染指他的权力,先前已经借故把沮授从监军位上拿下了,现在听了孟岱这么说,就委任孟岱为监军,代替审配镇审邺城。

    审配是袁绍的心腹,袁绍虽然限制了审配的权力,但并不想将审配彻底拿下,于是就问逢纪对此事有何看法。

    逢纪的答复如下:“审配天性刚直,经常仰慕古人的气节,一定不会因为两个儿子在敌人手中而作出不义的事来。希望您不要怀疑。”

    之前逢纪和审配关系不怎么好,于是袁绍有些奇怪地问:“你不是一贯很讨厌他吗?”

    逢纪说:“以前我与他争执是私人小事,如今我所说的是国家大事。”

    袁绍说:“好!”于是,没有罢免审配的职务。自此以后,审配与逢纪的关系日益亲近。

    这里看起来好像是逢纪很有气节,是国之忠臣,但事实可能会让人失望。

    很简单,如果逢纪是一个**怀社稷的忠臣,他之前为什么中伤田丰把田丰弄死呢?

    所以他此时救下审配,只不过是要与审配联盟对付郭图和辛评而已。

    他们为什么要结成小团伙呢?

    一句话,审配、逢纪都是袁尚的人,而郭图和辛评是袁谭的人。

    现在袁绍大战失败,眼看精气神都衰弱不堪,已经半只脚踏进了黄土,日后袁绍诸子谁成了新的河北之主,那他的近臣必将出人头地成为新贵。

    所以在这种大形势下,郭图、辛评、审配和逢纪哪里还有心思辅佐袁绍再与曹操争天下,根本就鼠目寸光想着勾心斗角了。

    不管怎么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袁绍回到邺城之后,还是平定了周边的一些叛乱,暂时稳住了局势,而有黄河天险,曹操一时半会也没能发起大规模的进攻。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