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三国,伤不起!》:三国第一神贴,你没见过的高手对决!(每日更新)

正文 第373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W.DSNT|-1911:20:16

    许攸在关键时候从袁绍阵营跑到曹操阵营,这让曹操大喜过望,换我我也欢喜,因为对许攸这种人来说,脑子里就有一张活地图,他刚从袁绍阵营过来,对袁绍大军的部署及强弱虚实那是了如指掌,有了许攸,袁绍就等于在曹操面前变成了光屁.股的透明人,哪里是心腹哪里是要害了如指掌,想打哪里打哪里。

    而许攸这么大老远地跑了一趟,既然到了曹操这里,又是喝酒又是吃肉,不拿点真才实料出来是过不了关的,哪怕是投名状也要一个。

    许攸是聪明人,于是呈上了他的投名状,这份投名状了不起,在历史上也足以耸人听闻:袁绍大军的七八万颗人头,以及黄河以北的广大地盘,以及曹操的魏之基业。

    据《曹瞒传》记载:许攸曰:“公孤军独守,外无救援而粮谷已尽,此危急之日也。今袁氏辎重有万馀乘,在故市、乌巢,屯军无严备;今以轻兵袭之,不意而至,燔其积聚,不过三日,袁氏自败也。”

    古人云三军未动,粮草先行。

    粮草的重要就不再赘述,除了粮食本身,如果敌方粮草被劫,还会引发大恐慌,因为士兵吃不饱肚子总不能饿死,就容易导致军心混乱,那时候必将不战自败。

    曹操闻言大喜,果断下令,付诸实行,留曹洪、荀攸守营垒,亲自率领步骑5000,冒用袁军旗号,人衔枚马缚口,各带柴草一束,利用夜暗走小路偷袭乌巢。到达后立即围攻放火烧粮。一把火奠定了魏晋天下。

    事实上在曹操突袭乌巢之前,还是有不同意见的,《三国志?魏书?荀攸传》记载:会许攸来降,言绍遣淳于琼等将万馀兵迎运粮,将骄卒惰,可要击也。众皆疑。

    由这里记载可见,当时曹操帐下的大多数将领并不相信许攸的话,因为他们不知道许攸是不是袁绍派来的探子,如果许攸是诈降,袁绍在去乌巢的路上用重兵埋伏,那曹操将死无葬身之地。

    但是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越是这种是非不明的时刻越能显现出主帅的水平,所谓细微之处见分晓。

    曹操敢相信许攸的话,敢果断亲自率兵突袭乌巢,虽然有搏命的成分,但我想他是打小就知道许攸是个什么样的人,他知道什么样的人能信,什么样的人不能信。

    所以这种事情,不大具有复制性,总之就是那个时间和场合,曹操敢相信,换了另一个人,就未必能信。曹操赌了,他赢了。

    事实上除了曹操,荀攸和贾诩也力排众议,对曹操的决断予以支持,更加坚定了曹军的信心。

    因为荀攸是荀彧之后曹操的第一谋士,连郭嘉都得让他三分,那贾诩可是阅尽世事的人精,一双眼睛就装了大半个汉末天下,他和荀攸说行,那就不行也行了。

    W.DSNT|-1911:36:28

    曹操这一去战果辉煌,据《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记载:琼等望见公兵少,出陈门外。公急击之,(淳于)琼退保营,遂攻之。绍遣骑救琼。左右或言“贼骑稍近,请分兵拒之”。公怒曰:“贼在背后,乃白!”士卒皆殊死战,大破琼等,皆斩之。

    这一段字不多,但是足以展现曹操亲临战阵时的勇悍和疯狂。一句话,曹操虽然不一定每战都统兵在前锋,但到了需要玩命的时候,曹操一点都不含糊,这种人才是真正的江湖大豪,生死只是寻常事,刀剑锋上长精神。

    不管曹操有诸般缺点,奋死拼杀的这一刻是值得我们尊敬的天下硬汉和职业军人以及以身作则的统帅。

    话说淳于琼的驻军距离袁绍大本营也不过四十里,为什么曹操将淳于琼砍死都不见袁绍大军来救呢,分明袁绍已经派了小股骑兵参与作战的。

    这就意味着,袁绍要救乌巢的话,不存在没有时间的问题,因为一队骑兵可以到,大部骑兵也可以到。

    袁绍自然是明白这个道理,但是袁绍不救乌巢,却另有举动,据《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记载:绍初闻公之击琼,谓长子谭曰:“就彼攻琼等,吾攻拔其营,彼固无所归矣!”乃使张合、高览攻曹洪。

    这个战斗过程大家都熟悉,不必多讲。

    但是袁绍的这个举动又让我们比较费解,他开始拒绝许攸偷袭许昌的建议,好像不屑于玩声东击西围魏救赵的把戏,为什么现在又要直捣曹操的官渡大本营呢?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