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三国,伤不起!》:三国第一神贴,你没见过的高手对决!(每日更新)

正文 第337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W.DSNT|-0914:14:48

    7、守樊城

    这就是我称其为曹魏“第一大将”第二个原因了——独拒蜀汉大将关云长的进攻。一代名将,先后拒战东吴的周瑜和蜀汉的关羽,我看不到曹魏阵营还有第二个如此人材。

    公元219年(献帝建安二十四年),宛城侯音作乱,曹仁率军讨伐。蜀国大将关羽乘机统兵北伐襄樊地区。曹仁带领部将庞德在击破侯音之后,带兵还屯樊城。庞德亲与关羽交战,**中关羽前额,威震蜀军,号白马将军。关羽初战失利之后,曹操又派大将于禁率七军救援。曹仁命庞德部于樊城北十里处驻扎,自己则亲率部分士兵坐镇樊城。但天不作美,连接大雨,导致汉水暴涨,驻军在平原地段的于禁、庞德军皆被洪水淹没,于禁投降,庞德被杀。曹仁今次真的只有靠自己了。

    关羽猛烈攻打樊城,“围数重,外内断绝,粮食欲尽,救兵不至。”同时,樊城的城墙被洪水侵蚀,有的地方已经塌方崩坏,城中守军很是恐惧。有人对曹仁说:“今天这种危险不是人力所能够克服的。我们应该在关羽的军队还没有完成包围圈的时候就逃走的。”汝南郡长满宠说:“山洪暴发,来势凶猛,但是,来得快去得也快,不能持久的。听说关羽派出军队的前锋已经抵达郏县。京城许都以南,人民骚动,人心不安。然而,关羽现在却不敢在向前逼近,为的是恐惧我们抄他的后路;如果我们能逃走,黄河以南,将不再是朝廷的领土了!我们应该坚持到底!”

    曹仁认为正确。于是,把白马沉于水中,激励将士,跟全军盟誓,誓死保卫樊城。全城的数千人“感之皆无二”!请看,这就是有治军术之名将之所为!我们考察一下双方的力量对比:暂时我看不到《三国志》中有关关羽军队的具体数量的记载,但是,我们知道于禁和庞德所领之军有七军之多。七军,也就是7个兵团。1个兵团有多少人?虽然不是很清楚其具体数目,但是,最少也应该有数千人。七军,即有几万人。关羽能一战而胜,必定也有此数目。《三国志》有载水淹七军后,关羽接受了于禁的军队,有数万人。故言:围攻樊城的关羽军队应不少于几万人。以几万之众攻击数千之军,又内无粮食,外无救兵,并有洪水围困,曹仁依然能拒关羽之师,整个三国历史找不到另一雷同的记载了。

    这是建安二十四年七八月间的事。后来,曹操派徐晃救曹仁,因为关羽的军队重重围困,即便有救兵,樊城也不知道消息。及至,曹操与孙权交换了袭击关羽后方的条件后,徐晃命士兵将孙权同意出兵袭击荆州的书信系在箭上**入城中,樊城的将士一片欢腾,士气上升百倍!最终,东吴偷袭荆州,关羽不得不回军自救,樊城之围自解。关羽未能攻下樊城,曹仁一功也。

    8、破襄阳

    曹操于220年死,其子曹丕继位。即拜曹仁为“车骑将军”,并督荆、扬、益州诸军事,进封陈侯。曹仁之责任何其重大,所督三州之军事,荆已为东吴所有,益又为蜀汉所有,扬者,魏吴各半也。曹丕其实是将对蜀和对吴的军事统统都交付于曹仁了,可见不仅有所任,亦有所重也。

    后来,曹丕召曹仁进屯宛城(今河南南阳)。孙权派遣将军陈邵据守襄阳(襄阳不知什么时候被东吴所占),曹丕诏令曹仁讨之。曹仁与徐晃攻破陈邵,占领襄阳,然后派出将军高迁等强行迁徙汉水以南的归顺了曹魏帝国的平民到汉水以北。这部分的民众要为曹魏帝国服役缴税,不能被东吴掳了去。随即,曹仁又加封为“大将军”——夏侯惇已死,曹仁一跃而成为曹魏帝国的军事最高统帅。当然,他仍然要受到皇帝曹丕的节制。不久,又封为“大司马”——这是曹魏帝国最高的军事官衔,后来的曹真、司马懿曾任此职,由于“大将军”已经翻译成“全**事最高统帅”了,所以,“大司马”真不知道应如何翻译。呵呵,敬请专家指教——督诸军据守乌江。

    没有十全武功,也经以傲视群雄了。

    W.DSNT|-0914:21:34

    偶对曹仁的战绩知之甚少,我估计参与讨论的兄弟们知道的也不多,不如楼主帮忙吧曹仁的主要战绩和作战经历简短地叙说一下,然后我们大家再继续就曹仁是否是一个名将或能力多少能得到一个共识。

    楼主的帖子造成的争议确实很多,我的看法是对于一本比较有新意的书,里面的很多观点如果是不同的,或和现在的常识不一样的话,那么引起争议是必然的。那么就可能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如果楼主的观点虽然和主流观点不同,但更接近事实,那么可能因为表述不合适的方式,让大多数人不相信,或不信服。

    二,如果楼主的观点是欠妥的话,而且无论怎么表述大家都不认可

    三,如果楼主的观点是欠妥的话,但由于表述的原因,大部分人都认可了。

    一本这种题材的书,不管你的观点怎样,如果需要更多的观众,肯定是要得到大部分人认可的,如果因为表述的原因,大部分人都不认可,那就是比较遗憾的。当然也不可能要求楼主所有观点都正确,那么那就不是书了,那是比物理书还严格的东西了。故只要大部分观点正确其实就是一本比较好的书。

    我的建议是,在很多人表示异议的地方,多摆事实,讲道理,多交流,当大部分持异议的人中的很多人最后认可了这个观点(或表述观点的方式),那么就是成功的交流。

    楼主如果有空的话,可以把争议最大的几个观点列出来,大家一起讨论,最后需要修正措辞或观点的话,就修正,这样未来就有更多的人认可这本书。这对未来的成书的帮助是很大的。

    我还是期待楼主能把书写得更好,更受欢迎——

    谢谢无心兄的厚爱和指点,我已经把曹仁的资料大概列了上来。请大家评断。

    此外,无心兄说的非常有道理,只是关于诸葛亮和刘备的能力等等非三言两语可以说清,俺会尽量把足够多的证据在文里或者讨论时列举出来,以供观者看清。

    同时,我也希望参与讨论的朋友在提出异议时能列举足够多的证据。

    比如有人怀疑曹仁能否排到三国十大上将第五位,提出了陆逊吕蒙孙策等人,那就要认为他们比曹仁强的战绩说出来,而不是强行施加于俺。

    我自问还是一个能听得进人言的作者,而且也不会在明显的事实面前强词夺理,但是我个性比较强,所以有时语气较重,请大家也见谅一下,我以后尽量避免。

    再次谢谢无心兄的支持和关注,谢谢所有关注和支持本贴的朋友们!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