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三国,伤不起!》:三国第一神贴,你没见过的高手对决!(每日更新)

正文 第329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W.DSNT|-0713:59:36

    且说曹操在安抚好杨阜之后,深感关中地区的钟繇势单力薄,于是又给钟繇派去了一个帮手,此人也是曹魏名臣,大家可能不大熟悉,名字叫卫觊。

    卫觊在去关中之前已经官任治书侍御史,他到了关中发现了一个情况:当时,因战乱而流入他乡的关中百姓渐渐回归故土,但这些回归的居民又往往在路途上就被关中的军阀们抓了壮丁,扩充他们的军队。

    这肯定不利于朝廷平定关中大小军阀,针对这个现象,卫觊给时任尚书令的荀彧写了一封信,内容如下:

    “关中膏腴之地,顷遭荒乱,人民流入荆州者十万馀家,闻本土安宁,皆企望思归。而归者无以自业,诸将各竞招怀以为部曲,郡县贫弱,不能与争,兵家遂强,一旦变动,必有后忧。夫盐,国之大宝也,乱来放散,宜如旧置使者监卖,以其直益市犁牛,若有归民,以供给之,勤耕积粟以丰殖关中,远民闻之,必日夜竞还。又使司隶校尉留治关中以为之主,则诸将日削,官民日盛,此强本弱敌之利也。”

    卫觊这封信涉及到加强政府以削弱军队和官盐运营、重农等诸多思想,这里不多介绍,总之,卫觊对于关中的现状提出了一整套施政纲领。

    这个建议很好,荀彧也是识货的人,就将卫觊的信原封不动转呈给曹操。

    曹操本来就搞过屯田,自然支持卫觊的见解,于是采纳了卫觊的建议,很快派人管理了河东盐池,并设司隶校尉于弘农,主管重返家园的流民殖谷垦田。这样,安定了人心,促进了关中经济的恢复。特别是盐池官办,增加了曹操的财源,支持了他的统一战争。清人卢弼曾评论说,池盐官卖之议同枣祗的屯田之议,都是当时要政。足见卫觊这一建议的重要意义。

    W.DSNT|-0714:10:06

    张绣主动投降曹操,而先后派出钟繇和卫觊这样的朝廷重臣,曹操在关中地区也站稳了脚跟。

    所以对袁绍来说,刘表这个老朋友就成了他最后的希望。

    于是他就给刘表派了使者,希望刘表能派一支军队和他同时攻打曹操。

    刘表的表现也很有意思,他面对袁绍的使者是满口答应会出兵,可是袁绍三等两等,就是等不到刘表的一兵一卒。

    显然,刘表是放了袁绍的鸽子。

    刘表既然慑于张绣归顺曹操而不帮袁绍,那他有没有对曹操示好呢?

    答案是也没有。

    所以官渡之战前的刘表的政策可以用六个字来概括:非抵抗不合作。

    看来印度那位圣雄甘地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这种乌龟政策,早在三国时代就已经被刘表用得炉火纯青了。

    刘表显然是个很有耐心也很沉得住气的人,但是他的部下就没有这样的耐心了,有两个人叫作韩嵩和刘先,他们一起跑来劝说刘表:“豪杰并争,两雄相持,天下之所重,只在于将军。将军若是希望于乱世有所作为,便应乘天下方乱而起事;如若不然,则应选择一个能够领导天下的人而相从。将军现在坐拥十万之众,而只是安坐而观望。所谓见贤而不能助(指曹操),请和而不能得(指袁绍),如此两家必将归怨于将军,将军也不可能继续从容自立了。以曹公之明哲,天下贤俊皆向而归之,其势必能灭袁绍,然后必定带兵南向以击江汉,恐怕将军也不能抵御其大军。所以我为将军计算了,不如举州依附曹公,曹公必然会重待将军;如此便可以长享福祚,子孙晏然,这才是真正的万全之策。”

    欲知刘表会作何答复,且看下文分解。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