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三国,伤不起!》:三国第一神贴,你没见过的高手对决!(每日更新)

正文 第325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W.DSNT|-0511:01:51

    要说孔融这人没脑子丢了地盘,还真没委屈他。

    所以荀彧淡淡地道,“袁绍的军队虽然多,但是军法不严,所以田丰刚而犯上,许攸贪婪无比都没有得到惩治;审配专权却无远谋,逢纪刚愎自用,袁绍却派这两个人统领军事,如果许攸的家人犯了法,那么肯定不会被宽恕,如果不被宽恕,那么许攸肯定会反叛;至于颜良、文丑,不过是匹夫之勇,可以一战而擒。”

    要说高人就是高人,袁绍的数十万大军,在荀彧和曹操眼里却只成了土鸡瓦狗。

    其实对荀彧来说,我认为官渡之战其实是弥合了他和曹操之间的裂痕,如果没有官渡之战的压力,曹操回到许昌朝廷,可能会对他进行清洗,但是袁绍的大军压境,又让曹操和荀彧由互相怀疑的朋友变成了亲密无间的伙伴,只可惜,这样的好日子对荀彧和曹操来说,已经越来越少了。

    既然袁曹双方都已经对迫在眉睫的大战作出了充分的心理准备,那么就只有开打了。

    公元199年的秋天八月,曹操统诸路大军开进黎阳(今安徽黄山附近),同时派遣臧霸等将领开进青州防守东方防线,同时派于禁驻扎在黄河沿线。

    到了九月份,因战局尚不明朗,曹操自己回了许昌,然后派兵马在官渡驻守。

    至此,官渡这两个字第一次在《资治通鉴》上出现,标志着官渡之战已经打响。

    官渡,位于许都(今河南省许昌市)之北,黄河之南,离许昌有200里之远,是从河北进军河南地界的军事要冲之地,因为发生了震惊天下的官渡大战而闻名。现在在河南郑州市中牟县城东北2.5公里官渡桥村一带。

    这一段记载有几件事情值得注意。

    第一,曹操的兗州徐州均地接青州,青州的袁绍一方大将是袁绍长子袁谭,一旦青州战线失利,曹操将面临被袁绍从东线攻克的危险。

    在这样的危急时刻,曹操在东线青州战场派的人是臧霸,而非诸夏侯曹将领,这说明曹操的用人风格已经发生了变化。

    当然,曹操这样分派战区也是有他的考虑的,因为臧霸是吕布的部将,他的地盘就在徐州,所以派臧霸抵御袁谭,实际上也是鼓励臧霸守好自己的地盘;

    W.DSNT|-0511:19:19

    第二,曹操在自己返回许昌的时候,留守黄河战线的大将是于禁。

    这也是外姓将领第一次作为曹操的统兵大将登上历史舞台。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于禁成为五子良将第一的确实至名归。

    《三国志?于禁传》记载:太祖初征袁绍,绍兵盛,禁原为先登。太祖壮之,乃遣步卒二千人,使禁将,守延津以拒绍,太祖引军还官渡。

    可见在官渡战前,由于之前曹洪、夏侯惇战绩不佳,曹操已经对家将部分失去了信心,开始大胆启用外姓大将,而于禁和臧霸就是典型代表。

    从《于禁传》的这次记载,我们还可以看出另外一件事,即曹操在官渡之战中投入了多少兵力?

    这个说起来又是千古迷团。

    虽然网上有很多说法,我这里也不再一一列举,但是从于禁在官渡前线所率领的两千步军可以推测曹操的总兵力。

    在作出进一步推测之前,我们先来看《三国志?魏书?武帝纪》的记载:时公兵不满万,伤者十二三。

    如果按《三国志?武帝纪》的说法,曹操当时的军队只有一万余人,但这种说法显然不能服众。

    裴松之在三国注里就有评论如下,为了不曲解他的意见,我直接复制:

    臣松之以为魏武初起兵,已有众五千,自后百战百胜,败者十二三而已矣。但一破黄巾,受降卒三十余万,余所吞并,不可悉纪;虽征战损伤,未应如此之少也。夫结营相守,异于摧锋决战。本纪云:“绍众十余万,屯营东西数十里。”魏太祖虽机变无方,略不世出,安有以数千之兵,而得逾时相抗者哉?以理而言,窃谓不然。绍为屯数十里,公能分营与相当,此兵不得甚少,一也。绍若有十倍之众,理应当悉力围守,使出入断绝,而公使徐晃等击其运车,公又自出击淳于琼等,扬旌往还,曾无抵阂,明绍力不能制,是不得甚少,二也。诸书皆云公坑绍众八万,或云七万。夫八万人奔散,非八千人所能缚,而绍之大众皆拱手就戮,何缘力能制之?是不得甚少,三也。将记述者欲以少见奇,非其实录也。按钟繇传云:“公与绍相持,繇为司隶,送马二千余匹以给军。”本纪及世语并云公时有骑六百余匹,繇马为安在哉?

    裴松之在这里啰里啰嗦讲了一大堆,意思只有一个:曹操的人马不止一万,应该是这个数字的几倍,即曹操的人马少说也有三四万。

    为了避免陷入考证的漩涡,我们可以大概推测一下。

    如果曹操手里有五万人马,即使他回到许昌,那么在黄河一线的先锋于禁部,会只留下两千人马驻守吗?

    显然不会。

    如果曹操手上可用的人马都有五万左右,那么他在黄河一线布置的兵力不会低于一万,这是常理。

    于禁是延津一线主将,又为曹操掌先锋大印,可是手上只有两千人马,那么我们可以说,曹操当时可用的兵马不会超过两千的十倍,即2万。

    或者曹操在其他要地还有兵马驻守,但是可以随时开赴前线的部队人数并不多,最多只能在2万上下。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