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三国,伤不起!》:三国第一神贴,你没见过的高手对决!(每日更新)

正文 第317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2-03-0213:01:18

    如前文所述,曹操迎汉献帝都许昌,这给以袁绍为首的其他军阀出了个很大的难题,要么他们也跟着曹操向汉献帝三拜九叩,要么像袁术那样自立为帝。

    本来这两条路都可以走,但是袁术的尝试失败了,而且败得太过难看。

    这就给袁绍以及他的智囊团一个很大的警示:目前来说自立为帝为时过早,此路不通。

    既然这条路行不通了,那就只能打另外一张牌:尊奉天子。

    同时打对应的旗号:清君侧。

    借口就是曹操阻挡了袁绍的王路。

    这已经是我国古代的老把戏了,朝廷削藩最好的罪名是谋反,曹操打袁术也说袁术谋反。

    外臣起兵反叛,理由就是清君侧。

    百试不爽。因为有效。

    很显然,有了袁术的前车之鉴,郭图、田丰、沮授这一干人都认为袁绍在此时不宜称帝,而应该尊奉天子清君侧。

    袁绍虽然有些失落,但此事尚不急迫,因为他打败了曹操将汉献帝掌握之后,照样可以禅代江山。

    而为了将来的旗号,他才不得已拿耿包祭旗。

    所以简单来说,就是耿包邀功心切,没弄清楚袁绍帐下其他大佬的意见擅自出招,被集体牺牲了。

    既然杀了心腹耿包,那下面就是为耿包报仇了。

    一口恶气没法出,袁绍就悍然发动了官渡之战,从耿包的脑袋点地的那一刻,官渡之战正式拉开帷幕。

    《后汉书?袁绍列传》记载:(袁绍)于是简精兵十万,骑万匹,欲出攻许,以审配、逢纪统军事,田丰、荀谌及南阳许攸为谋主,颜良、文丑为将帅。

    袁绍已经派兵遣将,而且主帅谋士都已经布署妥当,但是在这个关键时刻,却有人提出了反对意见,而且提出了另外一个策略。

    这个人是沮授。

    据《后汉书?袁绍列传》记载:在公元199年,沮授给袁绍上了如下一番建议:“近讨公孙,师出历年,百姓疲敝,仓库无积,赋役方殷,此国之深忧也。宜先遣使献捷天子,务农逸人。若不得通,乃表曹操隔我王路,然后进屯黎阳,渐营河南,益作舟船,缮修器械,分遣精骑,抄其边鄙,令彼不得安,我取其逸。如此可坐定也。”

    这个建议很有名,熟悉三国的朋友也都看过,这里不再赘述,简而言之,沮授的这一段话可以用三个字概括:持久战。

    沮授的理由是袁绍和公孙瓒交兵多年,国力已经残破,百姓已经疲弊,可以休养生息几年,然后派人骚.扰曹操,过个几年就可以自动取胜。

    由于袁绍官渡之战败了,所以很多人觉得沮授的持久战就是真理,也由此,沮授被认为是三国谋士中的翘楚人物。

    持久战是不是真理先不谈,事实上袁绍阵营之中马上就有人来提反对意见了,代表人物是郭图和审配。

    郭图和审配的理由如下:“兵书之法,十围五攻,敌则能战。今以明公之神武,连河朔之强众,以伐曹操,其势譬若覆手。今不时取,后难图也。”

    郭图和审配认为袁绍已经非常强大,此时伐曹操易如反掌,如果此时不打曹操,让曹操在中原壮大了,以后会更加麻烦。

    郭图和审配的意见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速战速决。

    他们二位的意见优劣也先放过,因为沮授还有二轮辩论如下:“一般来说救乱诛暴,才能称之为义兵;恃强凌弱,只能称为骄兵。义兵无敌,骄者先灭。曹操奉迎天子,建宫许都。我们现在却向许都发兵,有违君臣大义。而且庙胜之策,不在强弱,曹操军令如山,士卒精练,和公孙瓒那种坐地等死的人不可同日而语,现在弃万安之术,而兴无名之师,我很为主公您担心啊!”

    2012-03-0213:14:01

    沮授此话的优劣也暂时不谈,因为郭图和审配等人也为我们辩论了:“武王伐纣,不为不义;而且向曹操出兵,谈何无名!而且主公有精兵强将,将士思奋,如果不及时早定大业,所谓‘天与不取,反受其咎’。这是越之所以称霸,而吴之所以灭亡的道理,监军大人的计策,只能保守一方,却看不到时机的变化,真是愚蠢。”

    至此,两轮辩论彻底结束。

    辩论赛的结果大家也知道了,袁绍采纳了郭图审配诸人的速战速决计策,而抛弃了沮授的持久战,从而启动了官渡的战车,也驶向了他宿命的战场。

    辩论赛结束了,便作为后人,对这场决定了东汉帝国命运的辩论会,却还可以有所评断。

    现在我们先来对沮授的战略思想作一下梳理:

    第1,沮授也谈不上是大汉忠臣,因为他之前还谈什么的“挟天子以令诸侯”,他的建议的核心在于尊奉天子,所以他力主袁绍迎天子。

    众所周知,袁绍因为种种因果并没有去迎天子。

    所以沮授的自尊心受到了打击,他由此走向了另外的极端:既然你不迎天子,曹操已经迎了,那么曹操就已经占着了先机,就和下棋一样,袁绍此时已经落于下风,不妨让曹操再走几步,等曹操出现了破绽再一举歼灭。

    所以他从骨子里不想让袁绍与曹操打决战。

    第2,沮授的持久战谈不上有多高明。正如郭图和审配指出的那样,当年吴国没有在占据优势时铲除越国,导致后来三千越甲吞吴,已经是千古悲剧。

    事实上古往今来,坚持持久战的大多是弱势一方,强者大都喜欢先下手为强和速战速决,德国强盛时喜欢闪电战,美国更牛,动不动“斩首”行动,没有一个说持久战的。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文分解。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