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三国,伤不起!》:三国第一神贴,你没见过的高手对决!(每日更新)

正文 第246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典说|新快|-0511:20:20

    果然,在刘表作出以上的表示之后,再派人去接待张济的残部,张济的军士都很高兴,也对刘表表示效忠。

    张济死后,这一支西凉军群龙无首不是办法,而取代张济成为这一支军队主将的人不是别人,就是“四张二公孙”之一的著名大人物张绣。

    “四张二公孙”个个都是汉末三国之际的一方大豪,而四张二公孙这六位,说起来,最让袁绍头痛的是公孙瓒,可是最让曹操头痛的,却是这位张绣,他和曹操的恩怨真不是一句话能说得清楚的。

    比起其他人物,这位张绣是四张二公孙最后一个出场的,也是汉末三国时旧军阀的后起之秀,所以有必要作些介绍。

    张绣,武威祖厉(今甘肃靖远)人。张济的从子。东汉末年割据宛城的军阀,汉末群雄之一。

    能成为名将辈出的三国时代的豪杰之一,张绣年幼时自然也是一条好汉。

    早在边章、韩遂在凉州作乱之时,金城的麹胜袭杀祖厉长刘隽。张绣当时为县吏,不久就寻找机会刺杀了麹胜,本郡的人都认为他很讲义气,于是张绣招合少年,成为本地江湖大哥。

    公元192年,董卓被杀,张济与李傕、郭汜等人进攻长安,为董卓报仇。张绣跟随张济,以军功升至建忠将军,封宣威侯。

    这里要说一句,张绣年纪轻轻能升至将军,这个就不是他军事能力多强占有地盘多大,最主要的原因有两点:

    1,他是张济的侄子,是张济军队中的扛鼎人物,没有军功照样高升。

    2,李傕、郭汜和董卓完全不同,主政期间大封武将,所以张绣才能轻松捞一个将军做。

    张绣在接管了叔叔张济的军队后,驻扎在宛城。

    这里有必要对宛城做一些介绍:

    宛城,古城名,位于今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一带,位于白河(古称淯水)北岸。至今仍留有残存的城门和护城河、城河桥。现为南阳市宛城区是1994年南阳市撤地设市后设置的行政区,位于市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交通的中心区域。

    从以上介绍可以清晰地看出,宛城和袁术以前所在的首府南阳在地理上是重合的。

    而且在百度上一查,南阳距离曹操现在的都城许昌只有283公里,仅仅五百多里,用骑兵来打的话,也就两三天就能打到许昌城下。

    更令曹操如芒刺在背的是,这个张绣在接管了张济的西凉军之后,还和刘表结盟军事同盟。

    所以此时曹操面临的问题就严重了,即原本他和刘表相安无事,和袁绍的关系也是哥们,所以能腾出手去和袁术、吕布争夺徐州。

    可是张绣驻扎在宛城,等于刘表在他的家门口放了一把火,如果他置张绣于不顾,很可能就不是他要不要打刘表的问题,而变成刘表雇佣张绣为打手,先解决曹操了。

    如果单单是刘表和张绣,也许曹操还不必如此上心,可是另一个人的加入,使得曹操的神经刹那间紧崩了起来。

    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那个有些阴魂不散的贾诩。

    话说贾诩原本是李傕、郭汜的高参,原来长安西凉集团的隐形当家人,此时为何又到了张绣帐下呢?

    这话还要从汉献帝出长安说起。

    汉献帝终于逃出长安,脱离了李傕、郭汜的控制,大概是贾诩感觉到天子蒙难,李郭在长安大打出手导致黎民血流成河自己要负很大责任,所以在天子东迁的时候他归还了印绶,打算做一介平民。

    我想贾诩的这种行为也是想远离李傕、郭汜,不和这些没有理想没有追求的军头混在一起。

    但是当时兵荒马乱的,当官了烦,没有官当又没有安全保障,于是贾诩想来想去,前去投靠了一位实权人物:在董卓时代就是五大中郎将之一的宁辑将军段煨。

    可是贾诩纵然聪明过人,但是他在段煨军中的日子并不好过,这又是怎么回事呢?且看下文分解。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