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三国,伤不起!》:三国第一神贴,你没见过的高手对决!(每日更新)

正文 第230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2-02-0111:38:30

    孙策和严舆见面之后开始这很客气,分宾主坐下,但是在说话之间,孙策突然拔出佩刀砍了一下严舆身下的席子。

    孙策的这个动作把严舆吓到了,严舆以为孙策要和他开练了,于是作出了防守的姿势。

    可是孙策却笑着道,“我听说你会轻功,坐着不动都能跃好几米,所以和你开个玩笑,还请不要在意啊!”

    严舆本来已经做好战斗的准备了,可是孙策的态度又让他疑惑了,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孙策既然已经主动示好,严舆也只好尴尬地说,“我看到你拔刀才这样啊,这样的玩笑还是别开啦,吓得我一身冷汗呢!”于是打算重新坐下来喝酒。

    可是孙策经过这一试便试出了严舆是不会轻功的,充其量也就武艺过人而已,既然严舆没有传说中那么厉害,孙策也就不客气了,立刻拔出手戟砍向严舆。

    严舆是真不会轻功,可是孙策却是真会暗器,孙策一出手,严舆就被孙策的手戟刺死了。

    所以这次江南大比武,就以暗器高手完胜轻功高手而告终。

    而孙策也以冒着生命危险,用事实告诉了我们一个真理:所谓的气功存不存在不好说,但是轻功却是一定不存在的,否则牛顿第一个跟你急。

    说完了这次惊心动魄的比试,我们仍然要指出一个事实:孙策虽然在和严舆的对阵中占尽上风并成功杀掉严舆,但他喜欢冒险嗜武如命的性格仍然不甚可取。

    平心而论,这个严舆的个人武艺可能不下于太史慈,只是在会面时孙策占据主场,而严舆是客场,天时地利人和都对孙策有利,所以孙策才能牢牢占据主动权,当然,孙策善于利用天时地利人和也是他成为顶尖高手的必备素质,但从孙策生前先是和太史慈决斗后又和严舆单练的记录来看,生性好斗的孙策即使五年后不死,也难保六年后八年后十年后不死。

    所以习武的人如果想有善终,不能简单地追求百战百胜,而是要想办法避免战斗。

    2012-02-0111:40:44

    当时李傕、郭汜还在长安,所以派出去和马腾、郭汜对阵的主将是西凉军三号头领樊稠——

    这个也有道理,樊稠也是西凉军团的虎将之一。

    但是樊稠当时不是西凉军团的当家代表人,所以说李郭集团完败韩遂马腾也可以哦。

    2012-02-0111:42:25

    吕布跟王允也有这种关系吗?他们不只是合作关系吗?——

    在刺杀董卓一事和之后的安排上,吕布是完全听从王允的,所以在吕布和王允的关系中,王允是主,吕布是从,所以说是主从关系比合作关系要更恰当一些。

    吕布此人投靠的人太多了,大概只比刘备少一些。

    2012-02-0112:04:21

    不管怎么说,眼下孙策以一已之力做掉了严白虎的好弟弟严舆,严舆之死给严白虎造成了相当大的心理压力,因为在严白虎集团中,大家都敬服严舆,并认为自己没有严舆厉害,现在连严舆都被孙策干掉了,而且是以单挑的形式做掉的,这样严白虎的部众就不大敢和孙策军队作战了。

    严舆被杀掉之后,严白虎的形势更加艰难,因为孙策刚刚杀掉他的亲弟弟,他也不能投降孙策,这样就会被江湖上的朋友笑话。

    而孙策杀掉严舆之后,想和平解决严白虎也不可能了。

    谈不好就只能打,于是孙策挟杀掉严舆的余威发兵和严白虎打了一架。

    这一架也没有什么好说的,结果就是严白虎大败,失败的严白虎走投无路,竟然去投靠了许昭残部,仍然做了山大王。

    这个许昭就是当年被孙坚参与扑灭的阳明天子许昌,到这个时候还有余部,说明在当时的江南,由于缺乏中原那样的众多强人,当地的盗匪势力极为猖狂,所以在后面讨论吴国的时候,我们要注意到这一点。

    而且如果《吴录》的记载属实,那么当年被孙坚扑灭的阳明皇帝许昭只是军队被打散了,本人竟然还没有死,一直撑到了公元196年还是一方枭雄。

    严白虎逃了,孙策就面临两个选择,一是穷追不舍把严白虎杀掉,二是反正严白虎也逃了,已经不成气候,就网开一面将此事作罢。

    孙策的部将程普此时正是事业上升期,作为职业军人,肯定越打仗越能高升,所以主张追击,将严白虎和许昭一并做掉。

    但一向好战的孙策没有答应,孙策的回复是:“许昭此人对待旧主人有义,对待老朋友有诚,这个人是真正的大丈夫,此事就此算了吧。”

    很难理解为什么孙策会在这个时候放掉严白虎和许昭,但是我想作为同样混过江湖的孙策,他大概也能理解落难大哥的艰难处境,所以物伤其类,就此放过严白虎。

    此外,在他和严白虎的战争之中,严白虎先是遣其弟严舆求和,他先是答应严舆的求和,却又擅杀严舆,导致谈判破裂,才有后来的大战。

    虽然他赢得了名声,但是归根到底,严舆之死,是孙策不义。

    杀了人家的弟弟,又要把严白虎往死里打,这样的事情曹操和袁绍都干得出来,但非常看重自己名声的孙策却拉不下脸来。

    所以这大概也才是孙策的可爱之处和比项羽高明的地方吧,得饶人处且饶人,孙策放过严白虎,我认为才是真英雄。

    连续消灭了刘繇、王朗和严白虎,孙策才真正成为江南地面上的一哥,从此,吴国的疆界基本形成格局,而此时,袁绍还没有消灭公孙瓒,曹操刚刚迎汉献帝,还陷入吕布、刘备、袁术、刘表、袁绍等人的包围之中,而刘备也刚刚玩丢了徐州只能蜗居在小沛依附于吕布。

    可以说,三分天下,最早成气候的不是曹操,而是孙策。

    关于孙策的丰功伟绩历史学家已经称赞了许多,在这里,我们可以对孙策作一个总结,即他在建立功业的过程中,如果非要鸡蛋里挑骨头,又有哪些不足呢?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文分解。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