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三国,伤不起!》:三国第一神贴,你没见过的高手对决!(每日更新)

正文 第218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典说|新快|-1110:47:34

    2,郭嘉的年龄在曹操的谋士阵营中显得年轻,郭嘉出生于公元170年,比曹操整整小了15岁,在公元196年投归曹操麾下时年仅26周岁,而荀攸只比曹操小两岁,而荀彧比曹操还大8岁,程昱更是比曹操足足大了14岁,另一位高人董昭,也只比曹操小1岁,所以用常理来说,郭嘉可以成为曹操的托孤之臣,如果郭嘉不是早亡,他的身份在曹丕朝至少也是三公之位。

    郭嘉早年的事情不多,但是有一点值得注意,

    西晋傅玄所著的《傅子》一书记载:(郭)嘉少有远量。汉末天下将乱。自弱冠匿名迹,密交结英隽,不与俗接,故时人多莫知,惟识达者奇之。

    从这里可以看出,郭嘉是一个很注重名声,轻易不与俗人结交的“山中高士”,这种人一般自视甚高,但也不大容易合群,比较典型的明朝的名臣高拱,被当年明月誉为当时最聪明的几个人之一(其余几个是徐阶、张居正、严世蕃等)。

    和荀彧类似,郭嘉早年也在袁绍阵营呆过,但是不久他就觉得袁绍最终成不了事,对袁绍的另外两个谋士辛评、郭图说,“聪明的人要谨慎地选择主公,这样才能百举百全而功名可立,袁绍想学习周公礼贤下士,可是却不知用人之道,此人谋略虽深但往往得不得要领,喜欢机谋却并不果断,想和他平定天下成霸王之业,恐怕太难了,”于是郭嘉果断地离开了袁绍。

    公平地讲,郭嘉对袁绍的评价还算公允,因为袁绍最擅长的其实是政.治斗争而不是军事领域,此前袁绍被董卓赶出洛阳,而且他和袁术搞的屠杀宦官最终引来董卓都是袁绍一生之中的污点,此外袁绍一直未能重用鞠义、臧洪、吕布这些奇人猛士,也给他的事业造成了很大的损失,所以郭嘉由此推断袁绍最终难成大业并不过分。

    我们说,人无完人,袁绍虽有这些那些的弱点,但是曹操同样也有缺点,所以袁绍并不一定就没有机会君临天下,这也是田丰、沮授、审配、郭图这些谋士一直跟着袁绍混的原因。

    我想郭嘉最终离开了袁绍而投曹操,一方面是他觉得袁绍最终可能成不了事,另一方面,也是袁绍并不很看重郭嘉。

    一句话,当时袁绍麾下谋士阵营很强大,郭嘉年龄又轻,袁绍不大可能重用郭嘉,而对郭嘉这种自视甚高的人来说,他是绝对不可能从扫一屋形如慢慢扫天下的。

    这种人的信条是:要扫就让我扫天下,想委屈老子给你扫一屋,没门!

    袁绍不可能把天下交给郭嘉来扫,所以郭嘉就愤而离开袁绍。

    那么郭嘉又为何又愿意投曹操呢?

    我们要注意一个细节:荀彧是最早从袁绍阵营出来投奔曹操的,而且一到曹操的阵营就得到无与伦比的重用,这对郭嘉是一个刺激。

    而且郭嘉同样是从袁绍阵营出来的,又是荀彧向曹操推荐的,同时,郭嘉和荀彧、荀攸还是老乡,所以我们有理由推断:郭嘉和荀彧的个人关系很不错,而且郭嘉之所以离开袁绍,也受到了荀彧的影响,再加上荀彧推荐,郭嘉觉得朝中有人好做官,于是就欣然来投曹操。

    曹操在早年的确是非常相信荀彧的,在荀攸、郭嘉之前,荀彧就向曹操推荐了一个很厉害的聪明人:戏志才。

    这个人现在史料有限,但深得曹操器重,可惜也是死得比较早,后来曹操就又让荀彧推荐人才,这才有了荀攸、郭嘉。

    曹操和郭嘉的第一次见面就相谈甚欢相见恨晚,《三国志·郭嘉传》记载:召见,论天下事。太祖曰:“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嘉出,亦喜曰:“真吾主也。”表为司空军祭酒。

    典说|新快|-1110:56:24

    这个民间的评论,公子兄从哪找来的?但是不管是哪个,我都不认同。

    1、这些人很少有正面交锋,如何判定他们之中哪个更厉害?

    2、举个例子,据《三国志·魏书·许褚传》:太祖与遂、超等单马会语,左右皆不得从,唯将褚。超负其力,阴欲前突太祖,素闻褚勇,疑从骑是褚。乃问太祖曰:“公有虎侯者安在?”太祖顾指褚,褚瞋目盼之。超不敢动,乃各罢。也就是说,马超因为忌惮许褚,而没有刺杀曹操,怎么马超排上了,许褚没有排上呢?

    3、赵云的排名是怎么来的?

    4、不知道这个民间把高顺这类人物放在哪?据《后汉书·吕布传》记载:顺为人清白有威严,少言辞,将众整齐,每战必克。不管军力多少,能被评为每战必克的,综观三国能有几人?——

    呵呵,兄台不必认真,这只是民间根据《三国演义》里的排法,我就是拎上来随便聊聊,不必当真,呵呵。

    1,就《演义》而言,许褚在典韦死后是取代典韦地位的,所以和典韦齐名,入了排行榜;

    2,赵云在演义里很牛,在正史里也不差,所以上了,本朝太祖也把赵云拱上榜眼地位;

    3,高顺是三国时的一位牛人,七百陷阵营名动天下,只是演义里篇幅不多,其实在正史上高顺的地位要高过典韦、许褚。不过高顺的个人武艺记载很少,是一个缺憾。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