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三国,伤不起!》:三国第一神贴,你没见过的高手对决!(每日更新)

正文 第209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典说|新快|-1012:59:50

    说到底,袁绍发怒的原因不是觉得自己的官小了,而是觉得曹操那个“大将军”之位太过碍眼。

    因为三公虽大,但是大将军却比三公还大,袁绍一直当曹操的上级当惯了,突然变成曹操的下级了有点不习惯和不适应。

    便是平心而论,袁绍是没有资格发怒的。

    因为天子现在在曹操手中,曹操花了大力气才兵抵洛阳,然后又来回折腾把天子迁到许都,曹操把最大的蛋糕留给自己情有可原,你袁绍未发一兵一卒白拣了一个太尉,这就算不错了,凭什么还不满足呢?!

    我想曹操一定觉得很郁闷,而且在袁绍的高压之下不得已把大将军之位让给了袁绍,自己万分无奈地进位司空,行车骑将军事。

    至此,曹操虽然从大将军位子上退了下来,但是也进位至三公,他42岁能当上三公大位,也算不错,而且后来领的车骑将军也是袁绍自称的,现在他领袁绍曾经做过的位子,算是对袁绍表示让步,给足了袁绍面子。

    写完这一段,仍然有个疑问:袁绍向来骄傲自大,在洛阳时就官至司隶校尉,一向连天子都不放在眼里,而且在李傕、郭汜的时候,公孙瓒、袁术累次加官进爵都没他袁绍什么事,也没看到袁绍发怒,为何天子一到了曹操手里,袁绍就这么在意官位了呢?

    难道他真的不想当皇帝了,就想老老实实地来当东汉帝国的大将军?!

    答案是否。

    说到底,袁绍还是在演戏,在他眼里,整个天下都将是他的,他怎么会在意一个区区的大将军之位?!

    他现在表现地愤怒,无非是要向世人表示他对汉朝的忠诚,而且给曹操抹黑,曹操不是借天子诏书来指责他袁绍不勤王不忠于皇帝吗?

    好,那我就来指责你曹操是个背信弃义的小人!

    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将来的官渡之战,因为袁绍要竭力营造一个气氛:曹操不仅对不起汉献帝,还对不起他袁绍,这样将来他去打曹操的时候,理由和借口就又多了几分。

    所以袁绍才会表现地如此义愤填膺。

    曹操将大将军之位让给袁绍,然后自己领司空加车骑将军,总算先将袁绍稳住,这才开始打理许昌的朝廷。

    说打理么,只要袁绍不再给他添堵,那就非常容易。

    于是在公元196年的9月,也就是曹操刚刚迁都许昌的第二个月,曹操就让汉献帝下令免去司徒淳于嘉、太尉杨彪、司空张喜皆罢。

    这次免去的都是三公重臣。

    如此大规模高效率地清.洗政.敌,即使董卓和李傕、郭汜也做不到,一句话,曹操办事,效率就是高。

    既然清洗了一批外人,就要换上一批自己人。

    曹操在朝廷最先安插的人是荀彧,他让荀彧任侍中,守尚书令。

    典说|新快|-1013:03:27

    “二月,卓闻兵起,乃徙天子都长安。”

    “初平元年二月,乃徙天子都长安。”

    你不要捧曹操就捧曹操的一切,把其他人都黑了,哪来的从正月份到三月份?——

    三月,乙巳,车驾入长安,居京兆府舍,后乃稍葺宫室而居之。时董卓未至,朝政大小皆委之王允。

    自己去查查《资治通鉴》,看看天子什么时候入的长安,看看路上走了多久。

    典说|新快|-1013:18:51

    前文说过,在曹操集团中,武将方面曹操最看重的是夏侯惇,自己刚当上兗州刺史就把东郡太守让给夏侯惇当,这是培养部将权威的一种重要方式。

    而在文官方面,曹操最看重的无疑是荀彧,他刚刚迁都就让荀彧担任他刚刚在洛阳担任过的尚书令,对荀彧的恩宠是其他谋士无法比拟的。

    而且尚书令不是曹操的属官,更是东汉朝廷的大员,曹操的这个动作,其实已经把荀彧拱上了高台,已经成为东汉尚书令的荀彧,身份就不仅仅是曹操的谋士了,还成了曹操的同事。

    可能曹操也没有想到,他寄之予厚望的荀彧会在成为他的同事后走向他的反面,这是后话不提。

    至少在现在,曹操和荀彧的关系还是非常和睦的。

    在当上东汉朝廷的尚书令之后,已经成为朝廷副总理的荀彧自然不能再时时跟随曹操出征,所以曹操就让荀彧推荐几个可以代替他的人,此时荀彧向曹操推荐了两个超世之杰:他的侄子荀攸和有“三国第一谋士”之称的郭嘉。

    这两个人,只要熟悉三国的人那是无有不知无有不晓,既然此二人是可以与诸葛亮、周瑜媲美的最聪明的人,那就有必要作一些简单介绍。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文分解。

    典说|新快|-1013:22:29

    二月乙亥,太尉黄琬、司徒杨彪免。庚辰,董卓杀城门校尉伍琼、督军校尉周珌。以光禄勋赵谦为太尉,太仆王允为司徒。丁亥,迁都长安。董卓驱徙京师百姓悉西入关,自留屯毕圭苑。壬辰,白虹贯日。

    三月乙巳,车驾入长安,幸未央宫——

    就按照你说的,董卓迁天子往长安也是从二月出发,三月到达,中间长达一个月.

    事实上董卓最早开会讨论迁都是在190年正月。

    前后加起来就是3个月,哪来的你说的不到半个月?!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