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三国,伤不起!》:三国第一神贴,你没见过的高手对决!(每日更新)

正文 第158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1-12-2915:25:28

    第108章划江而守:刘繇割据江南

    关于孙策攻庐江的事情,《三国志》和《资治通鉴》的记载都很简略,好像一打就打下来了。

    但是《后汉书·陆康列传》记载:术大怒,遣其将孙策政康,围城数重。康固守,吏士有先受休假者,皆遁伏还赴,暮夜缘城而入。受敌二年,城陷。月余,发病卒,年七十。

    从这里的记载来看,孙策打庐江竟然打了两年才打下来,如果《后汉书》的记述是真实的,那孙策的起兵时间就与《资治通鉴》有了冲突。

    我不想过多卷入这种细节的考证,只能说如果《后汉书》的记载是真实的,那么孙策起兵的时间还要再向前推两年,即他在公元192年就找袁术讨兵了,那时候孙策才17周岁,就更加恐怖。

    总之孙策是拿下了庐江,而且逼死了陆康,在这种情况下,后来的东吴名将陆逊就和陆康之子,他的叔叔陆绩一起回老家吴郡避难。

    这里还要提一句,陆康的儿子陆绩也是东汉三国之际的大学者,博学多识,通晓天文、历算,曾作《浑天图》,注《易经》,撰写《太玄经注》,想必对《易经》有研究的人都知道这位大学者。

    值得注意的是,孙策打庐江陆康是他的第一次大规模军事行动,而陆康还是朝廷的忠义将军,以前平息过本地叛乱,在庐江多年,对庐江的地形地貌了如指掌,虽然按照《后汉书》的说法,孙策打得非常艰难。

    但是不管怎么艰难,孙策毕竟豁出了小命拿下了庐江,他首次出征,以二十岁幼龄就拿下了已经是七十岁的老将陆康,已经显示出了他高超的指挥水平和勇悍的作战作风,所谓一战扬名。

    按说孙策辛辛苦苦拿下了庐江,袁术也该兑现诺言让他当庐江太守了,可是袁术没有。

    他有选择地忘记了自己的承诺,转而任命他的老部下刘勋为庐江太守,结结实实地把孙策涮了一把。

    这个刘勋后面还有戏份,这里先略过不提。

    这里有个问题,从袁术的生平行迹来看,他虽然没有袁绍计谋深沉,但是同样不是傻瓜,他为什么一直不让孙策担当大任呢?难道他生来就是背信弃义说完话就扔的食言小人?

    不可能!否则也不会有那么多人跟着他混。

    如果我们能穿越过去采访一下,我想袁术肯定会说他要防着孙策一手,因为孙策此人志不在小,一旦成了气候他就使唤不动了。

    这也是曹操不重用吕布时所说的“譬如养鹰,饥则为用,饱则扬去”

    虽然袁术可能有百般理由,但是我们还是要说,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纵观袁术集团里,真正能打仗的就没几个,在他和袁绍争夺安徽和江西地区的时候,能用的还是孙坚系的吴景和孙贲。

    这充分证明,袁术集团里真正能打仗的人不多,否则他也不会翻来覆去地用孙坚系人马。

    而他之前被刘表和曹操追着打也能证明袁术军的战斗力非常可怜,所以这时候他急需培养一批年轻 将领,而我认为,孙策是最好的选择。

    哪怕他真的要防孙策,也可以等功成名就时再说,现在还是创业时期就疑神疑鬼,他不输谁输?

    我认为袁绍同样也是栽在这个坑里,在还没有统一天下时就对功臣动手,你还指望谁帮你打天下呢?

    所以聪明的皇帝,在统一天下之前是绝对不会拿自己人开刀的,所以韩信自立假齐王时刘邦就送了一个真齐王。

    难道刘邦不恨韩信吗?

    我想他早就恨得牙根痒痒,但是为了得天下,要忍!

    袁绍和袁术不想忍,他们自然就得不了天下,我想这也值得每一个想创业的人借鉴。

    闲话略过。

    袁术不用孙策,孙策空有一腔豪情壮志也没有什么好办法,不仅如此,他的舅舅吴景和堂兄孙贲也出事了。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