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三国,伤不起!》:三国第一神贴,你没见过的高手对决!(每日更新)

正文 第129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1-12-2011:49:18

    作为在《三国演义》里出镜率很高的曹操帐下的主要谋士之一,我们也有必要对程昱做一些介绍。

    程昱,字仲德,本名程立,因梦中於泰山捧日,更名程昱。兖州东郡东阿[今山东阳谷]人,长八尺三寸,美须髯。

    程昱这个人,其实远比《三国演义》里描述得要复杂,不说其它,就说程昱的名字都是曹操改的,就凭这一点,恐怕曹操帐下诸多猛将谋臣都无此资格。

    关于程昱的梦,我们等会再说,现在还是来看程昱早年的其他事情。

    程昱生于公元141年,到公元184年黄巾起义时,已经44岁了,他比曹操还大了14岁,不过很奇怪,一直到黄巾起义时,程昱还没有做上什么官,我想原因仍然是乱世出英雄,程昱、贾诩这种奇谋之士,你让他当个小官他也懒得当,是必有乱世才能呼风唤雨。

    184年黄巾起义时,程昱的老家东阿县也出现了危机,因为副县长王度与黄巾军勾结,把县里的仓库都烧了,东阿县令爬出城墙逃跑,而县中的老幼百姓也像县城东边的渠丘山中逃跑。

    程昱是东阿县的大户人家,他不大甘心就这样丧失家业,于是派家丁偷偷侦察王度的动静,发现王度虽然占有了东阿县,现在县里百姓都逃跑了,而王度空有一座城池却毫无办法,于是率领军队跑到城西五六里处的城乡结合部谋生。

    乱世时,农村果然是个好去处啊。

    2011-12-2012:13:24

    程昱看到这个情况,便去找县中大姓薛房商量,“现在王度明明已经得到了县城,却不知道固守,他的本事也就可想而知了,此人不过想抢些金银财物,根本没有带兵打仗攻城拔寨的本领,既然王度如此无能,我们何不率领百姓回城固守呢?而且城墙很厚,城里还有很多粮食,如果我们能找到县令,一同固守,王度也撑不了多久,到时我们再出城打他,肯定能赢。”

    英雄,程昱真英雄也。

    写历史必然要涉及一个话题,即什么是真正的英雄。

    2011-12-2012:59:36

    第93章危难之际:程昱牛刀小试

    我认为,那些在危难之际能保存气节以死明志的人,其实算不上英雄,比如文天祥、史可法之类,包括后来的诸葛亮,因为他们回天乏术,只能哭天喊地于事无补。

    只有那些或许没有那么崇高的品格,但是他们能凭一已之力挽救无数百姓的生命,能改变历史的走向,这样的人,才能够称之为英雄,比如郭子仪、李光弼、戚继光。

    学习历史,我们不能老是去学习那些让我们在困境时除了哭泣什么也做不了的弱者,而是要学习那些在危急时刻如何解决问题的人。

    所幸,现在的东阿百姓找到了他们的英雄:程昱。

    薛房被程昱一说,马上觉得有道理,但是东阿县的百姓却贪生怕死,他们纷纷说,“现在贼人在城西,我们必须要往东走。”

    程昱快气疯了,这些百姓,明明在城里有家有业,却因为害怕要去做无家可归的流民。

    在这种情况下,他说出了一句可能让现代人颇为不爽的话,“愚民不可计事。”这句话无非是说,普通老百姓都太蠢了,能知道什么大事,跟他们商量还不如不商量。

    虽然涉及很敏.感的问题,因为这六个字不仅涉及到当时的情况,更涉及到古今中外的政.治制度,在此,我不想再引申过多民.主体制的优劣问题,但是就事论事,我还是要说,程昱的观点在当时是对的。

    程昱是个猛人,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在感觉老百姓不可依靠之后,他想了一个办法,秘密派遣几个人骑着马拿着旗子在东边山上挥舞,让薛房等人看到,然后大呼:“贼人已经来了”,于是薛房等大姓便下山回城,普通老百姓的从众心理被引发,见大地主薛房都回城了,于是也都跟着奔回东阿县城,他们到县中找到逃跑的县令,然后在县令、程昱和薛房等绅士的带领下,迅速巩固城防。

    王度等得知消息,便引兵来攻城。

    城中有程昱这样的猛人,王度当然不可能成功,王度久攻不下,就想率众逃走,可是在这个时候程昱带领城中百姓开城门猛攻叛军,王度等叛军就大败而逃。

    就这样,东阿县城保住了,无数百姓的生命财产得以保全了。

    有程昱,东阿不相信眼泪;

    有程昱,东阿百姓可以挺起腰板做人。

    其实看到上面程昱用计驱赶东阿百姓回县城的做法,我突然想到以前看过的一个片子,讲驯鹿人如何驱赶鹿群过河。

    河水很宽,鹿群不习水性,都不大敢下水。

    驯鹿的人便让狗在前面带路,鹿群看狗下水了,便跟着朝对面游,而在鹿群过河的过程之中,驯鹿人还要带着狗紧跟其后,不能让任何一只鹿因为恐惧而往回游,因为只要有一只鹿从中返回,所有的鹿群就都回掉头回到岸边,驯鹿人就无法让鹿群过河。

    这其中隐含着一个深刻的道理,即人们的从众心理。

    在这件事情上,我们与鹿群、羊群真的没有什么区别。

    在盐辐**谣言起来的时候,我们大家都去买盐;在炒股赚钱的时候,我们卖了**也要投几注,将老婆本、棺材本统统赔进去犹觉不足,请问,我们比鹿群、羊群又高明多少?!

    惟有在众议如潮的时候,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想出解决的办法,才能称为力挽狂澜的英雄。

    这就是程昱这类人的价值所在。

    可是不从众就意味着孤独。

    能坚持自己的想法,就意味着要承受不被大多数人理解的孤独。

    让我们为程昱鼓掌!

    2011-12-2013:33:02

    再补充一句,我们的历史教科书往往告诉我们:历史是由人民创造的,那些帝王将相只不过是历史长河中的浪花,就算没有秦始皇,也会有魏始皇出现。

    在下对这种观点表示怀疑。

    大的不说,就拿这次的东阿县与黄贴军的对峙来说,如果没有程昱,毫无疑问,东阿县会被王度弄得一塌糊涂,东阿县的老百姓还不知要受多少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悲剧,但是程昱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挽救了东阿县城无数百姓的命运。

    请问,东阿县的历史,是由无数百姓书写的,还是由程昱书写的?!

    再打个比方,有了戚继光,明朝的倭患就能逐渐被平息,而在张学良主政东北期间,东三省就能一夜沦陷。

    请问,历史人物能不能改变历史?!

    所以,我的观点是,历史是人民创造的,没错。

    历史英雄人物,也是人民的一份子,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历史是由优秀历史人物带领下的人民共同创造的。

    闲话不提,言归正传。

    程昱在救了东阿县之后,自然名声远播。

    当时的兗州刺史还是刘岱,刘岱很想让程昱到他手下做官,可是程昱就是不去。

    从这个介绍,我们便可以看出程昱为什么四十多岁都没有当官了,因为他暂时不想踏入这趟浑水。

    前文讲过,袁绍和公孙瓒曾经在赵岐的调解下和亲,当时袁绍对自己能不能赢公孙瓒还挺不自信,就把自己的老婆孩子安排到刘岱的兗州安置。

    托付一家老小,我们也可以看出刘岱和袁绍的关系挺不错。

    兗州是重要位置,袁绍想拉拢刘岱,公孙瓒也不想落后,他派了部将范方带了一些骑兵来见刘岱,美其名曰帮助刘岱防守兗州,但真实的用意,随便想想也就明白了。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