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三国,伤不起!》:三国第一神贴,你没见过的高手对决!(每日更新)

正文 第121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1-12-1808:38:55

    关于刘虞的为人,如果说事情已经过了近两千年,加上史书纷扰,以上论述仍然有人心存狐疑的话,我们常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就像汉末第一义士臧洪死的时候就少年陈容从容与之赴死类死,在刘虞死后,我们可以通过刘虞的一个密友的行为来从侧面论证刘虞是一个怎样的人。

    这个人名叫田畴,字子泰,右北平无终(今河北省玉田县人,现玉田县为古无终国)人。

    在公元190年,董卓将汉献帝从洛阳迁到长安,当时刘虞已经在幽州牧的任上,他当时对群僚说了一席话:“现在贼臣董卓作乱,朝廷东西飘荡,天下的诸侯也蠢蠢欲动,没有忠心。我身为宗室遗老,不能像其他诸侯那样丢下汉室不管啊,现在我想派一个使者到长安去尽尽我作为臣子的礼节,可是到哪里找一个能不辱使命的人呢?”

    听了刘虞这番话,群僚们都说,“现在有一个奇人叫田畴,虽然年纪不大,但是这个人很有能耐,一定可以完成大人您的使命。”

    当时田畴的年龄的确不大,不大是多大呢?

    答曰:二十二岁,虚岁,如果按现在的周岁来算的话只有二十一岁。

    众所周知,我们古代中国是很讲辈份资历的,向来有尊老之说,一般来说要派遣使者的话,都要派德高望重的老字号人物,这样才不会让人说州中无人。

    但是这田畴何德何能,居然以二十二岁幼龄,就能被幽州群僚推荐去当使者呢?

    答案还是隐藏在史书里,《三国志·魏书·田畴传》记载:(田畴)好读书,善击剑。

    看到这里,我们就明白了,田畴之所以大名远扬,是因为田畴不仅书读得好,而且是一个武艺高强的剑客,如果是太平年代,派遣使者自然轮不到田畴,可是现在兵荒马乱,从幽州到长安隔着千山万水,普通人还不敢上路,于是就把幽州地面上的江湖大哥给推了出来。

    刘虞于是便把田畴请来相见,对于田畴这样文武双全的英雄少年,刘虞自然是看在眼里喜在心头,于是把他封为幽州从事,给他准备了车马,让他上路去长安。

    可是临近出发的时候,田畴出了个主意,他说,“现在从幽州到长安道路阻绝,一路上都是兵荒马乱,如果我们以幽州的使者身份去长安,肯定会招来麻烦,不如化妆成普通百姓,只要能到达长安就行了。”

    应该说田畴说得很对,不说别的,曹操的爸爸曹嵩就是财落了贼眼,一家老小都被砍死,刘虞派使者去长安,肯定少不了贡品,肯定很容易被抢,即使不被盗匪所抢,也难保不会因为政.治原因被其他诸侯幽禁,刘和先被袁术扣留,后被袁绍软禁就是例子。

    刘虞听从了田畴的建议。

    田畴回家后,从他的江湖小弟中选了二十个一流高手,于是化妆成客商一路向长安行去,这一行二十人可以说个个都是强人,又行事低调,于是顺利到达了长安。

    当时董卓正想借刘虞的名头来压服袁绍、袁术等关东诸将,就对刘虞的使者田畴也相当客气,想封田畴为骑都尉。

    骑都尉这个官职是曹操曾经担任过的,虽然还是尉官,但是也是一军主将,再往前一步就是将军,所以也算是高官了。

    但是田畴拒绝了,他的理由是天子还在奸人手中,所以他不能接受朝廷的赏赐。于是长安朝廷的高官们都很佩服田畴这个少年。

    其实田畴的行为不止表面上那么简单。

    2011-12-1808:52:03

    简单地来说,现在长安朝廷是董卓掌控的,如果田畴担任了皇帝赐的官职,就相当于接受了董卓的拉拢,从此就成了董卓的人。

    这跟蔡邕接受董卓的任命被视为董卓的亲信道理一样,包括王允这些人也是如此。

    当然蔡邕、王允这些人有着其他打算也说不上不对,但是田畴这种热血青年,是根本不打算给董卓面子,他的想法很简单,那就是不管怎样不与董卓同流合污。

    虽然我理解蔡邕、王允等人的做法,但我同样佩服田畴的原则。

    长安朝廷的大佬们看田畴如此有种,都被感动了,包括三公在内的高官都想拉拢田畴在自己手下做官,但是田畴都拒绝了。

    在得知刘虞和公孙瓒已经打起来的时候,田畴做了和当年公孙瓒一样的决定:决不抛弃故主。

    于是田畴带着他的江湖兄弟收拾行装,告别了繁华的长安城,星夜赶回幽州。

    我一直在想,如果刘虞能把田畴这样的少年英雄留在身边,他和公孙瓒之间的战争也许不会输得那么惨。

    田畴还没有回到幽州,刘虞就已经战败被杀了。

    PS:补充一下88章章节名:

    ========

    第88章英雄少年:田畴千里报主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