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三国,伤不起!》:三国第一神贴,你没见过的高手对决!(每日更新)

正文 第119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1-12-1709:03:17

    看到这里,我们就非常清楚,正是朝廷的这道圣旨让公孙瓒坚定了杀刘虞的决心。

    那么我们就产生一个疑问:朝廷为什么要下这道圣旨?!

    先前说过,幽州地面上,刘虞和公孙瓒之争早就在李傕、郭汜控制的长安朝廷里掀起了轩然大波。

    而李傕、郭汜一直的态度就是坐山观虎斗,直到这道圣旨的出现。

    显然,这道圣旨就是李傕、郭汜下的,或者背后还有贾诩的指点。

    那么李傕、郭汜为什么要下这道圣旨呢?目的又是什么?!

    从现有的资料来推测,长安距离北京大概1100多公里,也就是两千多里,而且地形复杂,消息很难及时抵达,之前董卓想封刘虞为太傅的命令就因为兵荒马乱而没有抵达。

    所以李傕、郭汜下这道圣旨的时候,刘虞和公孙瓒有可能还没打起来,所以不能推断李傕、郭汜二人是故意下这道圣旨要刘虞的命的。

    但是李傕、郭汜下这道圣旨,却是想进一步挑拨公孙瓒和刘虞之间的关系,这是毫无疑问的,因为从这道圣旨来看,朝廷对刘虞是明升暗降,因为督关东六州是不可能实现的,而一旦解除了刘虞的军事领导权,那刘虞就什么都不是了。

    而对公孙瓒来说,却是实实在在地提拔,因为前将军的称号太吓人了,如果公孙瓒一举掌握四州,哪怕是在名义上,掌握四州军权,刘虞也将彻底被公孙瓒架空。

    这道圣旨,就是诱使公孙瓒解决刘虞。

    显然,李傕、郭汜更想让公孙瓒而不是刘虞来执掌冀州。

    很简单,刘虞姓刘,先前袁绍就想尊刘虞为帝。

    一旦刘虞坐大,称了皇帝,那就具有了和长安朝廷分庭抗礼的资本,李傕、郭汜二人控制的长安朝廷就将大大贬值。

    而公孙瓒姓公孙,他势力再强也是一个小诸侯。

    所以李傕、郭汜绝对更愿意扶植公孙瓒。

    而且这道圣旨还有一个更邪恶的意图,那就是挑拨公孙瓒和袁绍的关系。

    本来袁绍是关东诸侯盟主,按说可以领导公孙瓒,这让公孙瓒极度不爽。

    现在好了,公孙瓒官居前将军,袁绍只是一个小小的冀州牧,而且圣旨明令公孙瓒可以督冀州军事,这就意味着袁绍成了公孙瓒的部将。

    本来袁绍和公孙瓒就打得头破血流,只要这道圣旨一下,袁绍势必要和公孙瓒再打起来,李傕、郭汜的长安军团就可以从中得利。

    一箭双雕,这种毒计,八成还是贾诩弄出来的。

    只不过计划赶不上变化,袁绍和公孙瓒还没打起来,刘虞已经被公孙瓒抓了,所以这道圣旨就变成了刘虞的催命符。

    公孙瓒要杀刘虞这样的朝廷(不是地方)大员,不是杀一只鸡,还是要找一些借口的。

    借口很好找,那就是先前的袁绍和韩馥想尊刘虞为帝的事情。

    汉献帝还没死,袁绍、韩馥就想尊刘虞为帝,摆到桌面上当然就是造.反,是要诛九族的。

    前文讲过,刘虞并没有答应,所以刘虞谈不上造.反。

    但在我们中国,向来不**律程序,只讲“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说白了,这就是个借口,要的就是你刘虞的命。

    而且公孙瓒还不是自己下手的,他是逼迫钦差段训当监斩官,在蓟城将刘虞斩首,而且一刀两断之后,还把刘虞的脑袋送到京城长安。

    公孙瓒绕了这么大一圈,无非是想让众人说明,这是朝廷要杀刘虞,而不是我公孙瓒要杀他,你看,段训还把脑袋送到京城结案。

    就此,幽州最高军政长官,东汉皇室的最高领袖刘虞身死,不但身死,还没能获得全尸,脑袋和身子都分隔了两千多里,也不知道刘虞的鬼魂到了地府,是会去找头还是找身子。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文分解。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