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三国,伤不起!》:三国第一神贴,你没见过的高手对决!(每日更新)

正文 第113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1-12-1510:45:52

    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袁绍一系对袁术一系的战略布署。

    现在看来也很清晰,即袁绍亲自对付势力超强的公孙瓒,袁术、孙坚一系则由刘表和袁绍联手对付,曹操在开始时势力太小还没插上手,在得了兗州后实力大增,对付陶谦的任务自然要落在他的头上。

    也就是说,即使没有发生陶谦部将杀掉曹嵩的事件,曹操也迟早会出兵攻打徐州,只是曹嵩被杀事件加快了曹操出兵徐州的步伐。

    曹操出兵之后,新编的青州兵一战扬名,迅速攻下陶谦十余座城池,兵锋迅速抵达徐州的首府彭城(即现在的徐州城),陶谦的军队和曹操的青州兵在徐州城外大战,结果陶谦军大败,陶谦本人也逃到郯(今山东省郯城北),然后据城死守,曹操的军队围攻郯城,却没有攻下来,就顺势攻下了徐州周边的应、睢陵、夏丘等县,而且在这些地方大开杀戒。

    陶谦在付出巨大代价后和曹军形成相持。

    2011-12-1512:08:11

    第85章文武失和:刘虞兵临公孙

    公元193年,也就是李傕、郭汜掌控长安的第二年,可以说是一个好人遭殃坏人猖狂的年头。

    就在华东平原的陶谦在曹操的打击下岌岌可危的时候,东汉朝廷的北国大地也骤起烽烟。

    这次出事的是刘虞,而让刘虞出事的人,当然是北地枭雄公孙瓒。

    刘虞和公孙瓒的矛盾已经由来已久,简单地说就是公孙瓒自恃勇武不大听从刘虞的号令,而且刘虞向来主张以仁政抚民,公孙瓒却主张对不同意见者赶尽杀绝。

    再加上上次公孙瓒阻挠刘虞派兵去迎汉献帝,还私下里让袁术夺了刘虞派去的一千人马,并让袁术逮捕刘虞的儿子刘和,刘虞与公孙瓒的关系已经越来越紧张。

    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似乎刘虞和公孙瓒之争的过错都在公孙瓒。

    其实仔细地分析当时的情况,我们会发现事情没那么简单。

    简而言之,刘虞和公孙瓒之争的根本,其实是一山不容二虎。

    2011-12-1512:13:39

    因为他们都是幽州的大佬。

    从官位上,刘虞是朝廷的大司马,董卓还曾经想让他做太傅,因为使者没有到达才不了了之,而且刘虞现在是幽州牧,加襄贲侯,是名义上幽州的老大,按说公孙瓒要受刘虞的绝对领导。

    但是公孙瓒的情况有些特殊,从官位上看,公孙瓒现在是奋武将军,封为蓟侯。

    我们说,在东汉三国之际,将军号,即使是杂号将军也是很难得到的,一般来说,只有州牧、刺史和太守这样最高级别的地方长官才有资格加将军号,比如孙坚当年就是当上了长沙太守才加了讨虏将军,刘表也是以荆州牧才加了镇南将军号,同样,陶谦也是封了徐州牧才加了安东将军号。

    所以公孙瓒的情况有有点尴尬,他虽然不是刺史,也不是太守,却拥有了将军称号,而且有了将军称号,就表明是中央官员,就有了和刘虞分庭抗礼的资本,如果他想名正言顺地成为一方诸侯,那么必然要在自己的将军号上加一个刺史或者州牧的官位。

    2011-12-1513:11:03

    而在奉承董卓的日子里,王允一直生活在董卓的阴影之下,原来的那个董卓也一直被压抑。

    =================

    改为:而在奉承董卓的日子里,王允一直生活在董卓的阴影之下,原来的那个王允也一直被压抑。

    2011-12-1513:19:33

    可是冀州牧是刘虞,刘虞和一般的刺史州牧又不一样,他不仅是地方长官,还是皇室宗亲,更是朝廷的大司马,拥有三公威权。

    这仅仅是比较官位,而从幽州当时的实际权力分配来看,在刘虞向袁术派数千骑兵会合刘和的时候,公孙瓒也能派出一千骑兵的情况来看,在那个时候,公孙瓒就已经在幽州拥有了和刘虞平行的势力。

    而在这之后,虽然刘虞仍居中坐镇,但是从公孙瓒能够组织数万军队发动和袁绍的“界桥之战”,以及先前和三十万黄巾军大战的情况来看,在幽州地面上,公孙瓒已经在和刘虞的斗法中取得了绝对优势。

    总体来说,刘虞和公孙瓒的关系像极了他们的邻居,即原先冀州牧韩馥和袁绍的关系。

    2011-12-1513:31:29

    虽然袁绍当时有一个渤海太守的称号,但是渤海濒临公孙度的辽东地盘,能实际掌控多少还很难说,袁绍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把韩馥的冀州给夺了。

    就发生在家门口的事,我想袁绍的举动肯定也刺激了公孙瓒进一步夺刘虞之权的想法。

    就算公孙瓒还暂时没想动手,刘虞肯定也胆战心惊,因为他随时可能像韩馥那样悲凉地被公孙瓒赶走。

    对公孙瓒来说,他要解决刘虞,还有一个理由,那就是刘虞的儿子刘和现在被袁绍扣押了,刘和在袁绍那里,这在古代政治生活中是一件很不好的预兆,即“质子为盟”。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