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三国,伤不起!》:三国第一神贴,你没见过的高手对决!(每日更新)

正文 第106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1-12-1311:42:58

    如前文所述,张杨是袁绍的人。

    曹操背着袁绍去和李傕、郭汜结盟,张杨肯定不会答应,如果一直是这样,那曹操和李傕、郭汜结盟的事情也就算完了,但是在这个时候,又有一个人出来给曹操说话,这个人是董昭。

    拜《三国演义》所赐,很多人还是知道董昭的,但是董昭做过的事情,大多数人却并不十分清楚。

    但是董昭对于促成曹操的霸业,却又起着非同一般的作用,尤其在促成曹操迎汉献帝这件事情上。

    而且更难得的是,董昭还有着和贾诩类似的处世智慧。

    简单地说,在王允这样的伪名士被淘汰之后,汉末三国这个时代是属于贾诩和董昭这批人的。

    董昭的事情还有很多,我们慢慢再聊,现在,我们先来看看董昭在这次出场之前都做过哪些事,而董昭又为什么要帮曹操呢?!

    董昭(156-236),字公仁,济阴定陶(今山东定陶)人。

    从年龄上看,董昭比曹操和孙坚小一死,到公元192年的时候,也有37岁了,他在早年曾经做过瘿陶长、柏人令等地方小官。

    说起来,和荀彧一样,董昭开始的时候还是袁绍的人,大概因为董昭做地方官颇有名声,就被袁绍请去“参军事”。

    如前文所述,在袁绍和公孙瓒进行“界桥之战”前夕,由于公孙瓒的势力远大于袁绍,所以当时很多郡守就背叛了袁绍改投公孙瓒,这其中就包含了一个人:钜鹿太守李邵。

    袁绍自然不甘心白白丢掉巨鹿,于是便任董昭为钜鹿(今河北刑台市附近)长官,前去和公孙瓒争夺巨鹿。

    在出发之前,袁绍还问董昭要以何种方略来收回巨鹿。

    董昭的回答很有意思,他没有像后世袁崇焕回答崇祯帝那样大包大揽,也没有像韩信、诸葛亮那样纵论天下大势气吞山河,但是我认为他的回答同样精彩。

    2011-12-1311:48:19

    董昭说:“我一个人力量太弱小,不可能与众人相抗,现在的办法,最好是诱使郡人说出他们想要什么,然后赞同他们的主张,得到他们的拥护,再根据实际情况来制服他们。计划赶不上变化,你要我具体说出一二三我还真没想到。”

    我认为,董昭的话深得《孙子兵法》之中“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的精髓,而且他的策略也非常注重实际的变化,正是这种务实的态度,让董昭和贾诩一样,能够在错综复杂的东汉三国局势中成为魏国政坛“常青树”。

    2011-12-1311:50:58

    董昭到任后,假传袁绍的檄文,斩杀了图谋不轨的郡中大姓孙伉等人,一郡皆惊。董昭随即安抚了巨鹿郡,这种做法得到了袁绍的称赞。这时,魏郡太守栗攀被士兵杀害,袁绍又让董昭去任魏郡太守。当时魏郡郡中大乱,人数上万,派使者前来要求做买卖。董昭表面上答应,暗地里使用离间计,并趁机征讨,两天内三传捷报。

    2011-12-1312:00:16

    第81章虎落平阳:吕布浪迹天涯

    从袁绍先后用董昭为巨鹿太守和魏郡太守,而且董昭也能迅速稳定局势平定叛乱来看,董昭的军政才能是相当惊人的,而且他开始时也非常被袁绍器重,可以说是袁绍的左膀右臂。

    如果董昭一直跟着袁绍,倒非常有可能成为袁绍对付公孙瓒和曹操的“利器”。

    但是这种可能没有出现,因为很快董昭和袁绍之间有了矛盾。

    事情还不是董昭和袁绍挑起的,而是因为董昭的弟弟董访在纱邈军中为官。

    前文说过,张邈因为规劝过袁绍,被袁绍相当忌恨,一度传令让曹操杀掉张邈,袁绍的行为也最终导致张邈和曹操的兄弟反目。

    袁绍既然恨张邈,董昭的弟弟又在张邈手下为官,于是就有人向袁绍进谗言说董昭是张邈的内应咋的咋的,于是袁绍就听信了谗言将要治董卓的罪。

    很难说到底是谁向袁绍说董昭坏话的,但是我想既然谗言能够成功,也与袁绍自己就怀疑过董昭有关系,再加上董昭先后担任太守,位高权重,的确也很容易遭人嫉妒。

    像董昭这种聪明人,自然不会甘心被袁绍治罪,于是他谎称要去见汉献帝,就弃官跑路了。

    看到这一段,我非常无语。

    曹操帐下的很多人,开始都是袁绍的部下,这和刘邦当年很多人都出自项羽部下是何其相似。

    历史,有时真的是惊人地一致。

    袁绍在关东诸侯中声望最高,而且拥有荀彧、臧洪、董昭这样的智士强人,却因为各种原因,将他们杀死或者逼走,这样的事情屡次发生,大概官渡之败也不是全无因由。

    董昭在跑路的过程中路过张杨的地界。

    张杨是袁绍的人,自然不能轻易放董昭跑了。

    不过在董昭的奇谋巧计之下,张杨不但没有将董昭抓起来送给袁绍,还把董昭留在自己身边成为主要谋士,就这样,董昭又摇身一变,成为张杨的骑都尉。

    于是在曹操派去和李傕、郭汜结盟的使者被张杨拦下之后,董昭就出来劝张杨:“袁绍和曹操虽然名义上是一伙的,但势必不会长期和睦。曹操现在虽然还很弱小,但是这人是天下英雄,你应当趁这个机会和他结交,不仅要允许他的使者去长安,还要给皇帝上表推荐他,如果事情成了,你就成了曹操的盟友了啦。”

    董昭这样一说,张杨一想,这话也不无道理,虽然他是袁绍的人,但难保哪天不会像董昭和臧洪那样被袁绍踢开,交结一下曹操也不错,多条朋友多条路嘛,于是就让曹操的使者通过,并且还给天子上书表荐曹操。

    董昭不仅帮曹操打通了张杨的关节,还做了一件相当吓人的事情:帮曹操给李傕、郭汜等长安诸将写信,在信里根据他们的身份轻重来拍马屁。以此促成曹操与李傕、郭汜结盟。

    看到这里,我们便会产生一个疑问:董昭代替曹操给李傕、郭汜写信,这件事情得到了曹操的授权没有?

    2011-12-1312:17:25

    如果有,这还好说,说明在很早的时候,董昭就是曹操的人,他是曹操不算隐蔽的一个间谍。

    如果没有,这就更恐怖了,说明董昭不仅自己想投靠曹操,还怂恿张杨与曹操结盟,更有甚者,还打算给曹操上个“投名状”,即自作主张代替曹操与李傕、郭汜结盟。

    从荀彧、毛玠、董昭这些当世智士一致看好曹操来看,曹操在当时士人中已经有了相当的声望,现在商场上讲究品牌营销,而在当时,曹操的品牌显然非常为众人认可。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