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三国,伤不起!》:三国第一神贴,你没见过的高手对决!(每日更新)

正文 第99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1-12-1109:58:11

    贾诩在早年时也察孝廉为郎官,但是因为生了病,所以辞官回家,不过在半路上却遇到了氐族叛军,和他同行的十几个人都被氐军抓了起来。

    东汉末年,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民.族矛盾已经很尖锐,一直就是打打停停,所以贾诩这些汉人被氐人抓到,也没什么好说的,肯定会被杀死。

    而氐人杀人的方法还很残酷,不是用刀杀,而是活埋。

    在这危急关头,贾诩对氐人说,“你们不要埋我,我呢是朝廷段太尉大人的外孙,如果你们放了我,我家人肯定会拿重金来赎我。”

    这个段太尉就是董卓的恩人段颎,前面说过,是威镇西凉的名将,号称“凉州三明”之一。

    其实贾诩把段颎抬出来,倒未必是真想让氐人相信当朝太尉会拿钱来赎他,而是要把段颎的名头抬出来吓唬氐人,试想,如果他们绑了当朝太尉的外孙,恐怕赎金拿不到,反而会招来朝廷大军。

    但是贾诩的聪明在于,他不会傻傻地用段颎的名号去吓唬氐人,说你要不把我放了,段太尉就会派人把你们全家都杀了咋的咋的,他懂得给氐人一个台阶下,给足对方的面子。

    氐人既有了面子,又觉得实在得罪不起当朝太尉,于是不仅不敢杀掉贾诩,还与他结为盟友,把他送回家乡。

    当然,其他没有贾诩这种智慧的人就被氐人活埋了。

    而事实上,贾诩根本就不是段颎的外孙。

    那么有人就要问了,贾诩不怕段颎知道找他的麻烦吗?或者不怕氐人知道他说谎再找他算帐吗?

    一者,段颎就算知道了,也算是白认一个聪明的外孙,对段颎也没什么坏处,所以贾诩不怕,就算有麻烦,也是以后的事情了。

    第二,山高路远,氐人无法查证,再说了,氐人未必真敢去查证,他们或许还没到汉人的地界就会被砍死。

    在董卓进入洛阳之后,贾诩以太尉掾为平津都尉,后升讨虏校尉。时董卓之婿中郎将牛辅屯兵于陕,贾诩便在牛辅军中辅军。

    大概在李傕、郭汜被牛辅派去打朱俊的时候,贾诩也随军出征,所以在李傕、郭汜准备打好包袱回老家的时候,贾诩却站了出来表示反对,“你们这些人,如果抛弃了军队自己跑路,只要小小一个亭长就能把你们抓起来了,我们不如统军往西去打长安,这样还可以为董公报仇。如果事情成了,就可以奉天子而匡扶汉室,如果事情不顺,那时再逃跑也不晚。”

    简简单单几句话,就决定了一个人的生死和东汉朝廷的命运。

    2011-12-1110:46:34

    这样的人,已经不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如此简单了,这种人,已经有倒转乾坤的本领。

    李傕、郭汜等人一听贾诩的建议,便觉得非常有道理,于是集合数千人马,日夜往长安进军。

    后来许多人因为贾诩的这个主意而指责贾诩,认为要不是他出了这个馊主意,后来汉室还不会再遭李郭之乱,弄得东汉朝廷一再处于崩盘的边缘。

    但是我们要注意一件事情,那就是贾诩此时的身份,他的身份是计虏校尉,而李傕、郭汜的身份也不过就是校尉罢了,虽然李傕、郭汜是军中主将,但是贾诩的地位也低不了多少,贾诩此时给李傕、郭汜出主意,实际上也是给自己出主意。

    2011-12-1111:33:16

    如果他们散军逃亡,贾诩自己也说不定在哪里就被人杀了拿去朝廷领赏。

    所以贾诩所为,也不过是自救罢了,至于后面的李郭之乱,以贾诩的智慧,不一定完全料不到,但是对贾诩这种人来讲,保全自身才是第一要务,其他的,就走着再说吧。

    说到底,撒谎称性的贾诩所奉行的哲学就是先把自己弄舒坦,如果有能力,再把别人也弄舒坦。既然现在王允不想让他舒坦,那就先让王允不舒坦。

    而且贾诩之所以能够领导李傕、郭汜,还在于他的主意很毒。

    李傕、郭汜为什么想逃?

    因为他们也觉得董卓的很多行为不对,被杀很正常,现在董卓被定为乱党处死,自己是董卓的人,很理亏,所以要乞求赦免,不被赦免就想逃跑,这就和逃犯一遇到警察就想跑是一个道理。

    可是贾诩告诉他们,不对。

    董卓本来是朝廷的丞相,王允没有资格杀他,我们是可以给董卓报仇的,而且我们也可以匡复汉室,为什么你王允就能代表正义呢?!

    李傕、郭汜明白了这一关节,才能挺起腰板做人,只有主将的心定了,军队才有战斗力。

    更何况,他们打着为董卓报仇的旗号,才能聚拢原来四处奔逃的西凉军,也才能再获西凉军团的领导权。

    在李傕、郭汜大军往长安进发的过程中,王允也知道事情不大妙,因为李傕、郭汜的出兵旗号就是为董卓报仇,而董卓是被王允、吕布杀死的,也就是说,李傕、郭汜军队来长安的目的,就是取他王允的项上人头。

    但王允仍然自我感觉良好,他认为董卓、徐荣、牛辅这样厉害的人物都被他解决了,李傕、郭汜还不是小KASE吗?

    如果军中没有贾诩,也许王允的确能摆平李傕、郭汜,但是有了贾诩,一切就都不一样了。

    王允的对策也很简单,以夷制夷。

    他找来在凉州比较有威望的胡文才、杨整修二人,狂妄地对二人说,“李傕、郭汜这些鼠辈想干什么啊?你去把他们叫来,不要闹事!”

    于是胡文才、杨整修二人见到了李傕、郭汜,根本不解释朝廷的政策,却催促李傕、郭汜快速向长安进军。

    王允用胡文才、杨整修固然也犯了认敌为友的毛病,但是胡、杨二人的行为也普遍反应了王允身为朝廷首辅,其实根本就无法收买人心,连胡文才、杨整修二人他都感化不了,还想做什么大事呢?!

    李傕、郭汜大军有贾诩这样的军师,自然是战无不胜,迅速到达长安,而到了长安的时候,竟然由以前的几千人发展到十万人,可见董卓身后的势力是多么庞大,也可见东汉朝廷已经是如何地不得民心。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