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三国,伤不起!》:三国第一神贴,你没见过的高手对决!(每日更新)

正文 第81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1-12-0511:37:35

    第69章刘焉平益:引出五斗米教

    按正常情况来说,刘焉此时已经久居朝廷,是不大可能去成益州的,但乱世出英雄,此时东汉朝廷天下大乱,出了什么情况都有可能。

    刘焉的运气在于,在中原黄巾军蜂起的时候,益州这个天府之国也出了个乱子,即在任的益州刺史郗俭“在政烦扰,谣言远闻”,这无非也就是郗俭太能贪了,把益州的政事弄得一团糟,所以益州的百姓也有起事呼应黄巾军的趋向,具体来说,这个人,名字叫马相。

    不但是郗俭为政能力太差,在益州的不远处,还有一股强大的势力,即凉州的边章、韩遂叛.乱大军。

    我们前文提过,马腾的老领导,凉州刺史耿鄙在边章、韩遂起事时也被叛.军杀掉了,同时被杀的还有并州刺史张懿。

    在中平元年,即公元188年,益州反贼马相自号“黄巾”,合聚疲役之民数千人,先杀绵竹令,进攻雒县,杀郗俭,又击蜀郡、犍为,旬月之间,破坏三郡。自称“天子”,众至十余万人,遣兵破巴郡,杀郡守赵部。

    至此,自作孽不可活的益州刺史郗俭也被反军杀死。

    连续三个刺史被杀,东汉王朝的西南边也开始大乱,在这样的情况下,朝廷就必须派一个重臣前去安边了。

    我在这里要说一下,对于出征平叛这种事情,有些人很热衷,但也有些人避之唯恐不及。

    因为这种事情,胜利了就是一方诸侯,可是一旦失败,就极有可能把小命也搭进去,君不见前面三位刺史张懿、耿鄙和郗俭不都是死于乱军之中吗?!

    当然了,富贵险中求,有风险也才能有收益。

    对于有野心的人来说,向来都是唯恐天下不乱的。

    所以对刘焉来说,他显然没把益州及相邻并州、凉州的兵乱放在心上,在董扶的鼓动下,继续主动向朝廷请命前往益州平叛。

    东汉朝廷现在四方出事,正是应接不暇的时候,见有人主动来充冤大头,而刘焉还是皇室宗亲,自然可以代表皇室前去平叛,于是也不多想,就把刘焉封为监军使者,监领益州牧,让他成了益州的军政第一把手。

    2011-12-0511:38:54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格外注意,就是刘焉除了当上益州牧,他在朝廷中担任的太常之职仍然还挂着,这就更加加重了地方大员的权威。

    从此以后,州牧刺史除了地方官,大都还兼着朝廷的一些显职。

    但是三公九卿都是有定员的,不可能让每个刺史或者太守都当上,那又怎么办呢?

    以我们中国人的政治智慧,这点小难题自然不成问题,做不了三公九卿,我兼个将军还不行吗?!

    于是汉末三国之际就多出了许许多多的杂号将军,什么奋威将军、奋武将军、讨虏将军等等,都属于此例。

    而且这些将军职,还不是简单的军队系统内官职,而是属于朝廷中央官位,简单来说,普通的太守和刺史,只能算是地方官,但是这些太守、刺史一旦兼了将军号,就是中央官,地位马上就变得更加尊贵起来,因为这样,这些地方大员就兼具了中央官的身份。

    2011-12-0511:41:56

    同时,对于益州的这个叛军首领马相,和以前提到的会稽叛军首领许昌、幽州张纯、张举一样,都是兜揣二元钱,**怀五百万,还没怎么样就敢称天子,这大概也是东汉末年农民起义的一点特色吧。

    这马相称了天子后,率得胜之兵,又攻破巴郡,杀了巴郡太守赵部,声势更加浩大,有不可收拾之势。

    这里要提一句,巴郡大概在今重庆一带,向来有巴蜀之说,马相叛军现在不仅攻占了益州,还占领巴郡,兵锋进可直指湖北、湖南地区,退可保守益州全郡,渐有燎原之势。

    而且对马相来说,现在各州郡刺史、太守都已经被他杀了,似乎他已经无敌于益州了,按说以此时的形势,别说朝廷派了一个刘焉前来,就是派孙坚来,也不一定能把他拿下。

    但是他错了,因为他虽然杀了益州刺史郗俭,但却遇到了益州另外一个强人:益州从事贾龙。

    这位贾龙虽然本来只是一介书生,但显然是一个文武全才,益州在刺史被杀后,他还领了几百人驻扎在犍为,按说他现在只有几百人,要面对的却是拥有十几万武装的天子马相。

    但是贾龙一点没有怯战,居然还能号召益州的残兵败将去进攻马相。

    这一仗看似没有什么可打的,因为贾龙和马相的强弱对比太过悬殊。

    但是让人大跌眼镜的是,这一仗打下去,居然能让贾龙战败了马相,而且还把马相杀死,让贾龙成功上演了一出蛇吞象,于是刚刚自称天子的马相只好到地府跟阎王爷去争雄了。

    这一仗的记载很少,但我想贾龙能够迅速逆转马相的原因,除了马相的自身能力不够,而贾龙颇具有军事才能之外,还在于东汉朝廷的震慑力仍在,马相的叛.军不一定获得益州大多数百姓的支持。

    贾龙是聪明人,当然明白此中关节,所以他虽然完败马相,在益州积累了强大的声望,但是仍然没有将益州拒为已有,而是派人去迎接新任长官刘焉前来益州。

    就这样,刘焉在还没有到益州之前,就有人帮他平定了叛.乱,让他兵不血刃就轻易进驻益州,我想在这个过程中,刘焉肯定了迎得了益州和朝廷中多数人的溢美赞扬,让他飘飘然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也坚定了他以益州为根据地图谋不轨的决心。

    刘焉在进驻益州后,如何对待平定益州的首要功臣贾龙就成了一个关键问题,而在我看来,刘焉在这个问题上走错了一着。

    《后汉书·刘焉列传》记载:焉到,以龙为校尉,徙居绵竹。

    贾龙本来是益州从事,现在刘焉到了之后,让他由文官改做武官,干脆封了一个校尉给他,让他滚到锦竹去了。

    按说贾龙平定马相叛乱这么大的功劳,即使表奏朝廷,让他做个太守应该是不为过,可是刘焉显然很排斥贾龙,不但没封个太守当当,就连益州的大事,也不让贾龙参与讨论了,对贾龙来说,他等于白忙活了一场,豁出老命平定了马相的叛.乱,可是眼睁睁地让刘焉抢夺了胜利果实,你要说他心里没气,那就是我心里有气了。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