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三国,伤不起!》:三国第一神贴,你没见过的高手对决!(每日更新)

正文 第22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1-11-1310:15:56

    第21章两虎相争:孙坚计杀董卓

    有了张温这样无能的主帅,董卓自然是好不了。

    也不知道张温是怎么样想的,边章、韩遂这样的叛乱首领都还没扫平,他倒派董卓带领三万兵马去讨伐零星的羌人,可是现在他们已经到了羌人的地盘,那是客场作战,羌人没有讨平,董卓的三万军队又陷入了羌人和胡人的包围,而且没有粮食补给,情况相当危险。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在这个时候,董卓使用了一个堪称高明的计策:他命令士兵在河中筑一高堤坝,截断上游的流水。羌人对此感到莫名其妙。

    这时,羌骑侦察回来传出消息说,东汉军队整天在坝中捕捉鱼虾。西羌将领以为董卓军粮已尽,只得靠捕捉鱼虾充饥,于是,便放松了警惕,只围不攻,想困死董卓的军队。可是,很久都不见动静,等羌骑探明情况时,董卓军队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不知去向。原来,董卓筑坝的真正目的是迷惑敌人,以此作掩护,然后伺机悄悄撤退。胡兵、羌骑听闻董卓军队逃遁,前往追击,由于河水太深,无法渡河。

    《后汉书-董卓列传》记载:“时,众军败退,唯卓全师而还,屯于扶风,封台乡侯,邑千户。”

    在大军败退之际能全师而还,将损失降低到最小,以此观之,古之名将也不过如此了,董卓还是颇有大将风度。

    而且因为这次显赫的军功,董卓还第一次被封了侯,算是有了爵位,成贵族了。

    但是打了胜仗的董卓当时还差点被杀死了,而且他本人对这次在鬼门关上走了一遭可能还一无所知。

    想要董卓命的人,不是别人,就是前面给周慎出了个好主意的孙坚孙猛人。

    事情还是出在董卓骄横的性格上。

    有一次主帅张温用召书召集董卓开会,可是董卓没当回事,过了好久才来,那是相当不把张温当领导。

    张温毕竟是主帅,就骂了董卓一通,可是史书第一次出现了奇怪的记述,称“卓应对不顺”。就是说董卓面对张温的责骂那也是出言不逊。

    这个时候,孙坚孙猛人跑到张温耳边说悄悄话:“董卓不认罪还敢放肆说大话,不如以他不及时应召来开会,把他按照军法给杀了。”要说孙坚真不是凡人,他当时不过一个小小的参军,就敢怂恿主帅斩杀军中大将,那董卓可是已经拜了破虏将军啊!

    要是张温听从了孙坚的建议,那么董卓的小命也就一命呜呼,就没有后面的故事了,但是花钱买官的张温哪里是打仗的料,而且我认为张温这样的庸才对董卓从心里还有点害怕,他同样说了一句非常奇怪的话:“董卓在甘肃一带一直都有威信,现在如果杀了他,恐怕往西进军就没有依靠了。”

    从这句话,我们基本可以判断,张温就不是块打仗的料。敢情他把这次出征的筹码都押在了董卓身上,没有董卓这盘菜他张温连席都开不了。

    张温怕董卓,可是孙坚孙猛人却不怕董卓,他说了一段高论如下:“明公亲率王师,威震天下,何赖于卓!观卓所言,不假明公,轻上无礼,一罪也;章、遂跋扈经年,当以时进讨,而卓云未可,沮军疑众,二罪也;卓受任无功,应召稽留,而轩昂自高,三罪也。古之名将仗钺临众,未有不断斩以成功者也。今明公垂意于卓,不即加诛,亏损威刑,于是在矣。(语出《资治通鉴》)”

    这一段话无非是说张温率汉朝大军出征,威震天下,他董卓算哪棵葱呢?看董卓的言行,不仅对张温无礼,对皇上也不尊重,这是第一条大罪;边章、韩遂叛乱了好几年,应该马上进军讨伐,而董卓说现在还不是时机,阻挠军心,是第二条大罪;董卓担任大位,却没有功劳,而且应召又不及时,是第三条大罪;古代的名将率军出征,没有不斩大将就能成功的。现在您老包庇董卓,不杀了他,损害了威信和军法,以后就完蛋了!

    孙坚孙猛人的这段话说得极为冠冕堂皇,理由非常充足,但是我认为孙坚说这句话是有私心的,并不全对,为什么呢?

    因为他想杀董卓的理由,第一条是说礼仪问题,这个纯属上纲上线,因为军人傲慢是古今通病,如果这样要杀董卓,那二袁也跑不了;

    第二条是用兵方针问题,一句话,孙坚相当于鹰派,想马上进军剿灭边章、韩遂叛乱,但是董卓认为应该慢慢来。这种纯属可以开会讨论的问题,不能意见不同就杀人,所以这一条完全属于栽脏。

    再说了,张温几路大军新败,马上出击并不见得是正确的方针,这样如果胜了还好说,如果败了,那责任谁来承担呢?你孙坚一个小小的参军能扛起来?!

    不还是要张温和董卓这些大佬来扛吗?!

    再看第三条,且不说董卓应召不及时是什么罪,反正不至于杀头,至于说董卓没有功劳的就纯属陷害了,话说回来,现在张温几路大军都败退了,要说无功,第一个该杀的就是张温,人家董卓至少还全军而退保存了实力不是。

    而且孙坚说这一段话有一个大前提,那就是张温必须是一个可以媲美孙武、吴起的名将,才能在斩杀董卓这样大将的情况下继续进军,取得胜利。

    但是张温是名将吗?

    不是!

    那么问题又来了,孙坚知不知道张温不是名将,杀了董卓是成不了事的?

    从张温刚刚大败的情况来看,孙坚对张温的水平是清楚的。

    那么为什么明知张温不是名将,他还想让张温把董卓杀掉呢?

    难道他与董卓还有什么不共戴天之仇不成?

    但是我们知道,孙坚是吴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富阳)人,董卓是陇西临洮(今甘肃省岷县)人,他们一个是江东猛虎一个是西凉野狼,一东一西,是不大可能有世仇的,那么到底为什么孙坚那么想要董卓的命呢?!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