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山人宰相李泌传奇》解密大宰相的丰功伟绩,传奇人生!

正文 第370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2-07-0611:22:23

    李泌接着与卢公子聊道:“李辅国这人,起初并不坏,也没有对朝廷造成大的危害,相反,他还为皇上出了不少的好主意,这点是不容抹杀的。只是后来权迷心窍,才做了很多祸国殃民之事。

    他本名李静忠,后来为国立功以后,才被皇上赐名为李护国,后改名李辅国的。虽然他的相貌奇丑无比,但他为人却奸滑异常。而皇上呢,也能够在李辅国那里,找到足够的自信和自尊。别看如今李辅国权倾天下,可他在四十岁之前,一直是无所作为,在皇宫中也一直是默默无名的,很受高力士等人的轻视。

    李辅国的出生贫苦卑贱,就是晋升到如此高位,掌握国家权柄以后,很多的侍从官员,都依然瞧不起他,这令李辅国的心态更加失衡,常常是怀恨在心,想要报复。

    李辅国在太上皇初当政年间,就入宫做了宦官。李辅国四十余岁时,才开始担任宫廷闲厩(主管宫廷的马匹簿籍)的官职,有了一些权力。

    再后来,他进入东宫侍候皇上才开始发迹,那时皇上还是皇太子。因为他能够尽心地侍奉皇太子,并且很能够讨取当时还是太子的皇上的欢心,因而渐渐地得到了皇上的宠信,成为了皇上的心腹之人。

    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时,安禄山发动叛乱。安贼进攻潼关时,官军据守的潼关很快就失守了。

    叛军所到之处,无不望风披靡。叛军直逼京都长安,太上皇只得仓皇出逃西蜀避难。李静忠也就跟从皇上到了马嵬驿(今陕西兴平西)。

    李辅国在参加随从将士杀死杨国忠的兵谏行动中,谋划甚多,更受到了皇上的信任。

    皇上后来就奉太上皇之命,在后安抚百姓。饱受战争威胁的的百姓们,那时都非常希望皇上能够留下来稳定民心,抗击叛军。

    李辅国毕竟有些见识,他就及时地以国家大义,来劝说皇上留下来抗敌。接着,李辅国又给皇上提出了,让皇上分太上皇麾下的禁军士兵,北至朔方发展,以谋恢复的谋略,而更受皇上的大力信任。

    皇上遂最后决定,与太上皇兵分两路,最后北上灵武,最终奠定了复国的根基。

    由于李辅国又曾经与皇上的长子广平王李俶,三儿子建宁王李倓,及二三十位文武大臣等,多次劝皇上迅速称帝,以安民心。

    就这样,李辅国因为忠心耿耿,功勋卓著,而更受登基称帝的皇上的宠信。

    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时,皇上至灵武(今宁夏灵武西南)即位称帝后,于是遥尊父皇为太上皇,开始谋划反攻复国。

    但皇上为人性格比较懦弱,优柔寡断,缺乏自己的主见。皇上见李辅国忠心地拥戴自己,他便视李辅国为自己的左右臂,并赐名为“护国”。皇上逐渐把军政大事都委托于他,倍加信任。

    李静忠就这样因功而擢升为太子家令(总管),后又被加封为元帅府行军司马,开始掌握兵权,并由皇上改名为李辅国。

    两京收复后,李辅国随皇帝回到长安,又被皇上晋封为郕国公。

    皇上嫌政事繁多麻烦,闹心,就在李辅国的建议下,下旨宰相和文武百官除日常朝见外,奏事都必须经由李辅国同意后,然后才面见皇帝。

    皇上那时,还认为李辅国忠心耿耿,一心为皇上分忧。京兆府、郡县地方官吏和法官审判案件,皆由李辅国决定。皇上颁发的诏书,亦由李辅国签署后才能施行。

    因为是皇上下旨如此办理,所以属臣无敢非议。就连宰相李揆对李辅国也行子弟之礼,呼李辅国为“五父”。这就是李辅国掌权的来由。”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