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山人宰相李泌传奇》解密大宰相的丰功伟绩,传奇人生!

正文 第329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2-05-1911:23:25

    逼死了亲生儿子建宁王李倓,李亨是越发多疑,他对部下的猜忌之心是越发的强烈。他总是觉得,自己身边没有一个可以一心一意信任的人,他对李泌的感情也好像疏远了一些。

    他那颗对上下左右的疑惧之心,就如同被种下了蛊毒一般,一刻也不得安宁。猜忌怀疑不时在他的心里发作,始终无法拔去,迷惑着他的心智。那些权高位重的大臣们,统兵的大将们,统统都成了李亨这个新皇帝的心病。

    经过几天的痛苦思索后,李亨有些茫然若失。最后,他还是忍不住了,下旨命令李辅国请来了李泌。

    经历上次建宁王李倓的变故以后,李泌变得格外小心谨慎起来。当他确认无误,的确是皇上的亲笔旨意后,李泌才带领自己的亲信侍从,与李辅国一道进宫去。临走时,他还不忘对广平王进行了反复的叮咛,以防不测。

    李辅国站在旁边,一言不发,只是用阴沉的目光注视着李泌和广平王。他听着李泌对广平王的叮咛,知道李泌和广平王对他这个总管有了戒心,提防很严密,他只好决定,暂时收敛自己的阴谋,不要让二人与他公开为敌。

    13

    李泌刚一踏进宫们,李亨就愁眉苦脸地挥手请李泌坐下,向李泌述起苦来:

    “先生啊,朕这段时间是极度的痛心啊!朕没有想到,朕的亲生儿子居然也会与朕作对!朕的儿子们争权夺利,让朕非常失望和震惊啊!朕现在更加忧虑的是,既然朕的儿子们都会这样对朕,那么那些将领们会不会拥兵自重,要挟朕呢?

    统兵的大将郭子仪,李光弼等人,他们个个手里都握着军队大权。而他们俩都已经身居宰相高位,处于功高震主的位置。老实说,他们都令朕彻夜忧虑,不得安宁。

    如果某一天,朝廷克复两京,削平全国叛乱,朕恐怕已经没有更高的官位让他们升迁了啊!如果他们一旦居功自傲,对他们现有的地位不满意,心怀怨恨,就像安贼当年那样,举兵反叛,朕应该怎么应对他们呢?朕对此事是担心得很!”李亨神态忧郁,忧心忡忡地说道。

    “陛下啊,恕微臣冒死直言,陛下有时实在有些疑心太甚!不论是对自己的儿子,还是对大臣,将军们,陛下都是如此!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这个道理陛下一定明白。只有陛下充分地信任臣属,才能获得他们的赤胆忠心。”李泌直言不讳地批评了李亨的猜忌之心,“别的将领我不敢担保,我唯独可以用我的全家性命,来保证大将郭子仪,李光弼不会谋反和叛逆,只要陛下按臣的计策实施就行。

    陛下,你也知道,古代,任用官职,都要用有才干的人;爵位,财富,则是用来酬庸那些立下功劳的人。

    从汉王朝到隋王朝,皇帝都是分割一点土地给他们的功臣,使功臣们能够把土地传给他们的子孙。

    本朝初年,所封的爵位,都是虚名,对于‘食实封’,也只是发给他们绸缎布匹之类赏赐而已。太宗皇帝后来打算恢复古代制度,高阶层官吏议论纷纷,表示反对,最终被迫停止。结果是采用现在这项原则,对有功者,多数用官职来进行奖励。”

    李泌知道李亨的忧患所在,就直截了当,十分诚恳地说出了他的观点和建议:

    “陛下啊,微臣以为,这样用官职来进行奖励的措施,其实有两大显著的弊病:如果任用的功臣,没有做官的能力,他就会荒废政事;如果他有能力,权力又太大,则中央就会失去控制。

    这样做将会产生的最大恶果就是:功臣位居高官,不为子孙后代着想,而只想抓住以权谋私的机会,利用手中的权力全力以赴地搜刮财富,什么坏事都能做尽。吏治败坏,小民怨声载道,甚至直接导致社会风气的堕落,道德败坏,法律尊严荡然无存,最终造成国家的覆灭。

    假如安贼当初只拥有一百里大小的采邑,而不是担任三大节度使,他定会对自己的采邑加倍地珍惜,希望传给他的子孙后代。也不至于后来,他被权力完全冲昏了自己的头脑,私欲膨胀,发动叛乱,既危害国家,也给他带来了杀身之祸。

    正因为如此,微臣请求皇上千万不要猜忌功臣,只要陛下的措施得当,恩威并用,就不用担心大臣将帅们会谋反叛逆。

    微臣的建议是:等到天下太平,陛下最好是封爵割土,酬庸功臣。即令最大的封国,也不超过二三百里,只相当于今天一个小郡,再与中央所属郡县犬牙交互,互相牵制,怎么会难以控制呢?

    对功臣而言,有采邑赋税留给他们的子孙,也是万事之利。这是皆大欢喜之事,何乐而不为呢?”李泌引经据典地分析道。

    李亨的愁容终于消除了一些:“听了先生之言,终于释去了朕的心病!好极了,等天下太平之后,就照先生的设计去办理吧!”

    14

    好消息纷至沓来。李亨的多疑,烦忧的心情,才稍稍改观了一些。

    首先,各边总督府及各国的特遣兵团,先后抵达武威,西平郡,平叛大军的实力更盛;

    其次,至德二载(757年)二月,太原,河东方面都传来了官军大捷的消息。

    当初,元宵节刚过,李亨就收到了两份警报,令李亨懊恼不解。第一份是叛军汴州刺史尹子奇率兵十三万进攻睢阳的消息;第二份是史思明、蔡希德、牛廷玠、高秀同率四路人马十万之众,从东南北三面围攻太原的消息。

    李亨满以为,新年期间,叛军一定会沉迷于享乐之中,不会发动大的攻击,等官军准备就绪以后,叛乱就可以很快平定了。殊不知,叛军的情形反倒是越发猖狂的态势,不等新年结束,他们就要发动袭击。

    没有办法,李亨只得向李泌寻找应对之策。李泌倒是不慌不忙,不急不躁,仿佛一切都在自己的预料中似地。

    他信心十足地安慰李亨说道:“陛下,不用着急!微臣料想,睢阳方面暂时并无大碍,以张巡和许远之力,还可以固守一段时间。等到郭子仪收复河东之后,陛下再令他南下驰援也不迟;至于太原方面嘛,倒是情况紧急,而太原又是一方重镇,关系平叛大局,必须派遣一个能征善战的勇将才行。”

    李亨信服,就同李泌商议派李光弼前去固守太原。

    于是,李光弼奉命率领五千军队,赶去接收太原防务,抵抗叛军。

    15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