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山人宰相李泌传奇》解密大宰相的丰功伟绩,传奇人生!

正文 第326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2-05-1620:38:12

    正如李泌所料,宫廷阴谋早已经在悄无声息中加快步伐进行。

    张淑妃对行军长史李泌,广平王李俶,建宁王李倓的痛恨,是日渐强烈。张淑妃很清楚,封太子的那次试探,实际上已经强烈地刺激了皇上的敏感神经。虽经稚儿不停的委婉劝说,却难以改变张淑妃陷害李泌等人的心意。

    张淑妃明白,只有铲除李泌,搬掉广平王李俶,建宁王李倓,才有可能谋得皇后之位。子以母贵,母以子贵,也才能为她的儿子谋得太子之位。

    做母亲的本能,使张淑妃对两个儿子-兴王李佋(生于天宝十一载-公元752年,今年方才五岁,后谥为恭懿太子),定王李侗(生于天宝十五载-公元756年,到现在还不满一周岁)的未来,时时都在操心。她用尽心机地考虑和策划,就是希望能够给自己的儿子们一个美好的前景。而广平王李俶,建宁王李倓兄弟两人,自然而然成为了张淑妃夺嫡计划中的两块巨大的绊脚石。

    马鞍事件,以及封后事件中,李泌不党附张淑妃,以及对张淑妃的阻挠与反对,都使张淑妃对李泌简直是恨之入骨,痛入骨髓了。

    张淑妃就积极地行动起来,在宫内宫外,努力地寻找着自己的援手,希望能寻找最佳的机会,对李泌一击而中,以解她的心头之恨。

    机会终于降临了。见元帅府行军司马李辅国主动向自己靠拢,张淑妃是欣喜万分。她心中的胜算又增加了几分。

    张淑妃与总管李辅国就开始联合起来了。为了共同的利益和目的,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他们终于紧紧地勾结到了一起。

    李辅国这人出生贫寒,平时对人十分恭敬,办事十分谨慎。他的为人处世表面上十分低调谦卑,内心实则狡狯阴险异常,他也非常善于猜度别人的心意。

    况且他平时沉默寡言,从不多说话,他的城府其实是很深很深,所以,很多人都摸不准他的心意。

    由于他略懂一点文书和会计账目,宫中的财务,账目等等,他都管理的很好,所以,皇上李亨对他十分满意。皇帝李亨认为李辅国听话顺从,而又有办事的能力,因而对他至为信任。

    无论大小事情,皇帝李亨总喜欢交给李辅国亲自去做。李辅国遂逐渐地掌握了宫内外的一些权柄,权势日盛。

    李辅国看见张淑妃深受皇帝李亨的宠信和爱怜,他察言观色,就暗中向张淑妃靠拢。他跟张淑妃宫里宫外,互相呼应。

    李辅国对李泌由一介平民,被提上皇上亲近的高位,而且大受皇帝的信任,一直是嫉怒交加,早已经怀恨于心。

    所以,李辅国与张淑妃靠拢之后,就总想伺机寻找机会对李泌予以打击,以便夺取李泌手中的权利。

    9

    张淑妃与李辅国的勾结日渐紧密,乃至祸乱国事的种种行为,建宁王李倓都看在了眼里。

    建宁王李倓的内心是十分的忧虑。他年轻气盛,性情刚烈,嫉恶如仇,言语中不时流露出了他的愤愤不平,他总希望能够有机会在父皇的面前,直接揭露张淑妃与李辅国勾结的阴谋以及他们结党营私的罪行。

    李倓这些愤激的话语,渐渐地传到了张淑妃与李辅国的耳朵里,令张淑妃,李辅国日夜恐惧不安。他俩对建宁王李倓更加痛恨,欲除之而后快。

    一天,李泌刚刚从行宫中出来,准备回元帅府去,就路遇了建宁王李倓。

    建宁王李倓把李泌拉到路边,就把自己对张淑妃与李辅国相互勾结,祸乱国事的担忧,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李泌。接着,建宁王李倓又把他的想法和打算,统统毫无保留地告诉了李泌。李泌听后,意识到问题十分严重,心里格外震惊。

    建宁王李倓心直口快地说道:“先生啊,你是否感受到了什么不详的气氛吗?当初你把我推荐给皇上,使我得以贡献臣子的力量,为国效力。我对此很是感激。我日夜思量要报答先生的大恩。

    如今,张淑妃与李辅国互相勾结,联系十分紧密。他们已经开始祸乱朝廷了。

    当初,张良娣失去七宝马鞍,心里一直怏怏不乐,父皇再三安慰她,她也难以释怀,父皇只得与她边下棋赌博边饮酒为她解愁。从此以后,饮酒赌博就成了张良娣的恶习,声音常常传到外面,令文武大臣议论纷纷。

    先生多次入宫劝谏,父皇答应禁绝这类事情。可是,不久父皇又故态复萌。臣儿劝谏父皇说:‘陛下若再听信妇寺的话,恐怕不仅两京无从收复,上皇也无从迎还了。’

    父皇听后,大不满意,反而训斥臣儿说:‘什么叫听信妇人之言?朕外仗郭子仪,内倚李泌,对他二人是言听计从。怎么就听信妇人之言了?’

    臣儿被父皇劈头盖脸地臭骂了一通,只得灰溜溜地退了下去。

    如今,张淑妃与李辅国结党营私,扰乱朝纲的行为越发放肆,无人能够克制,我愿意冒死替先生,也替国家做一件大事,除去朝中的祸患,使国家安宁。以报答先生的知遇大恩。先生认为如何啊?”

    李泌闻听建宁王的想法,脸色突变,心里十分忧虑。他非常了解建宁王李倓心直口快的个性,知道建宁王为人爽直,没有心机,说话做事,毫无顾忌。

    李泌急忙询问建宁王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想法:

    “建宁王啊,你说的究竟是怎么回事啊?您为什么要采取这样鲁莽,冒失的手段呢?”

    “先生,难道您真的不清楚吗?”建宁王义愤填膺地反问道,“先生一心为国操劳,没有把自己的私人恩怨放在心上,这实在令本王敬佩!先生你可知道,你为国着想的种种做法,阻碍了小人们的争权夺利,损害了小人们的利益!

    上次的宝鞍事件以及后来的封后之事,张淑妃对你一直是耿耿于怀,痛恨万分。因为皇上对你信任备至的缘故,李辅国对你也是因羡慕而生嫉恨,对你恨之入骨。这些,你都知道吗?他们不是都想对你欲除之而后快吗?他们不是总想伺机打击你吗?”李倓义愤填膺地说道。

    李泌平静了一下自己的心情。他也非常清楚建宁王所说十分在理,事实的确如此。但一切都要以国事为重啊!尤其是在如今内忧外患的形势下,更应当如此。

    沉思了一会,李泌缓缓地劝解建宁王道:“建宁王啊,原来是这么回事啊!请你不用为我费心!再大的问题我也能够对付过去的。我非常感谢你的关心!对于这些事情,你就尽管放心吧!我为人做事,一向只求问心无愧就行,哪里在乎别人的流言蜚语呢?你说的那些事,我也早已经略有所闻,而且已经想好了应付的对策。你知道,我向来做事,都只求无愧于心!

    我早就已经与皇上约定,功成以后就让我回山隐居。我与他们没有了利害冲突,他们又能把我怎么样呢?建宁王啊,我再次感谢你的好意!”

    李泌停了一下,反而叮嘱起李倓来:“建宁王啊,我却要特别地叮嘱你几句啊!你这些建议虽是为我作想,为帝国作想,却不是一个做臣属和一个做儿子的人应该讲的话啊!张淑妃毕竟是你母亲,而且深受你父皇的宠爱啊!她虽然有做得不对的地方,但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恶行,犯不着与她一般见识。况且,你父皇十分宠爱她,你又能够把她怎么样呢?万一不成,你就会惹火烧身啊!

    建宁王啊,希望你暂时把这些事情放置自己的脑后,一切以大局为重,不要率先动手,以免对国家造成伤害,对帝国的中兴不利啊!

    建宁王啊,我今天还要特别地叮嘱你几句。你年青气盛,心直口快,恐怕会招祸啊!你凡事应该内敛,谨慎一些。不要再直言无忌,以免受到别人的误会和攻击。”李泌叮嘱李倓道。

    “好吧,我谨记先生的教诲,一切以大局为重就是,绝不率先挑起祸端,只是希望他们不要欺人太甚!不然的话,我还是会报告父皇的!”建宁王气愤难平地离开了。

    10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