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山人宰相李泌传奇》解密大宰相的丰功伟绩,传奇人生!

正文 第302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百\|度\|搜\|經\|典\|小\|說\|免\|费\|下\|载\|小\|说】-1220:37:34

    李亨明白,只有为社稷立下盖世的勋业,自己才能巩固到手的皇位,自己的登极也才能够真正称得上是名正言顺,也才能堵住别人非议的嘴,得到天下人的认可和承认。

    怎样才能建立盖世功业呢?而什么才是盖世勋业呢?

    李亨孤独地呆在大殿上,不住地默默沉思,在心里盘算起来:“叛贼如今占据了二京,逼得太上皇的圣驾只得向西蜀迁移。朕只有率先夺回京师,恢复我大唐的江山社稷,并从西蜀迎回太上皇回京养老,这才是不朽的功绩,这才称得上是盖世勋业啊!”

    李亨的打算在心里慢慢成形,李亨的脸色也随之明朗了一些。

    “征讨叛贼的战略具体怎么样实施呢?”李亨彷徨无计,在心里问着自己。他犹豫不决,始终拿不定自己的主意。

    “首先,朕自己制定的这个战略是否真的恰当呢?其次,到底应该派谁去担任大军的元帅,率军东征呢?”面对这些棘手的问题,李亨又犯了难。他的了优柔寡断的老毛病又复发了。

    “选拔大军统帅,首先必须是朕的至亲至信之人,对朕也足够地忠诚才行啊;

    其次,他还必须具有统军的才能,能够独当一面,具有应付乱局的本事才行啊!

    广平王李俶,建宁王李倓,都是朕的亲生儿子,他俩也是朕的至亲至信之人,看来都是比较合适的人选啊!可是,究竟选择谁呢?”想到这里,李亨又犯难了。

    “知子莫若父”。李亨觉得,广平王李俶虽是自己的嫡长子,稳重大度,但他为人处事,却很有些像自己。他有些优柔寡断,缺乏担当大军统帅必须具备的,当机立断的能力和勇往直前的魄力。

    “广平王虽是较佳的人选,可他在军中的威信似乎也不很够啊!如果独立指挥,无人辅佐,不知他是否能够胜任元帅之职呢?”李亨忧心忡忡地,不停地在自己的心中嘀咕着这件事情。

    在李亨的心中,实际上他更中意建宁王一些,他认为建宁王李倓是更好的人选。因为建宁王李倓不仅晓畅军事,还勇武能干直率,具有统军的才能。军中将领士卒,都很敬慕建宁王的勇敢与胆识。而且,李倓深有谋略,在军中一向以足智多谋著称。

    4

    一想起建宁王李倓,李亨就有些激动,有些感激。

    李亨的这个三儿子,虽然是庶出,是妻子张氏的儿子,但他英明果断,富有才干谋略,真有太宗的遗风。

    正是因为当初李亨听从了建宁王李倓的建议,李亨一行才有了逃亡的目标,最终逃亡大众才能够顺利地抵达北方重镇灵武郡,李亨也才能登基称帝,奠定复国的根基。

    而建宁王李倓,对自己的父亲又是那么的孝顺。

    从马嵬驿北上以来,建宁王李倓就经常不辞辛劳,冒着生命危险,率领着卫士,一直卫护在他的父亲的身边,保卫着父亲的安全。这令李亨尤为感动和感激。

    那时,护卫李亨的兵力极少,精锐的将士们,大多分配去迎击或者阻挡叛军,保卫李亨的士卒又多是老弱残兵或者受伤的将士。在逃亡途中,李亨的队伍还会不断地遇到盗匪与溃军的骚扰与袭击。

    鉴于此,建宁王李倓常常亲自去挑选勇士,组成敢死队,交互充当大军的前锋和殿卫部队。他们浴血奋战,拼死地抵抗盗匪的袭击,才保证了父亲李亨一行的安全。

    到了灵武之后,李亨终于找到了一块落脚之地。但国事繁多,令李亨常常不知所措,李亨有时处理国事太忙,过了用膳的时候,都还没有吃饭,建宁王就独自守卫着父亲的安全,饿着肚子陪伴着父亲。父子二人边吃边聊国事,有时悲恸哭泣,不能自制。

    而建宁王李倓善待将士,能够与将士们同甘共苦,同生共死,他常常把父皇的赏赐,无私地分与部下们,所以士卒都乐于为他效命。军中士卒都对建宁王李倓怀有最大的尊敬。

    “如果不任命建宁王倓儿做元帅,那么该任命谁呢?是俶儿吗?”李亨思索了白天,还是犹疑不决。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