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山人宰相李泌传奇》解密大宰相的丰功伟绩,传奇人生!

正文 第295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百\|度\|搜\|經\|典\|小\|說\|免\|费\|下\|载\|小\|说】-0515:23:32

    一是劳师以袭远,二是骄傲轻敌,没有争取好西域诸国的大力支持,这与高仙芝屠戮石国,犯下的滔天罪行密切相关,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也。

    从安西深入前线七百余里,攻打曾经是安西四镇之一的碎叶城附近城池,是十分困难的,也十分危险的。虽然大食王国也不是本土作战,两河地区对于阿拉伯人来说也是一个危险莫测的地区,而且到处充满了反抗,但毕竟大食王国有石国等国做向导,甚至得到了他们大力的支持。

    大食王国全**队不过十五万人。主力部队约七万在西方和拜占庭帝国相对峙;哈里发艾布?贾法尔身边只有三万人在临时首都安巴尔附近驻扎;此外,开国元勋的呼罗珊总督艾布?穆斯林一万人在巴士拉以北一带驻扎;东西呼罗珊的首都木鹿和木鹿鲁兹(小木鹿)能出动的兵力不过一万人,统归东方总督艾布?穆斯林的部将齐雅德?伊本?萨里指挥。其余兵力在印度,北非和西班牙各地驻守。

    大食王国的步兵列阵之时用长矛配盾牌,是传统的装备。大食王国的大马士革刀在世界上享有盛誉,步骑两用的大食王国弯刀锋锐无比,在我朝也享有盛名。我朝诗人杜甫就在《荆南兵马使太常卿赵公大食刀歌》里面称赞阿拉伯刀‘吁嗟光禄英雄弭,大食宝刀聊可比。’

    大食王国骑兵的装备也是长矛加盾牌,并且装备弓箭。相比之下,大食王国的唯一优势在于骑兵。大食王国的战马乃当时世界上最优秀的马种,呼罗珊又是波斯故地和阿拔斯王朝起家之处,当地战士性情剽悍,骑术精熟,再加上不亚于大食王国本土战士的宗教狂热,其素质在全国也堪称精锐。

    大食王国骑兵主要是轻骑,虽然盔甲较差,但保证了机动性。其武器包括弓箭、长矛、剑等,以及锋利无比且适于马上作战的阿拉伯短弯刀。这就是敌我双方力量的对比。

    天宝十年(751年)四月,高仙芝率军从安西出发,在翻过葱岭、越过沙漠、经过了三个月的长途跋涉之后,高仙芝在七月份终于到达了中亚名城怛罗斯城下。

    那时城中已经有大食王**数千人抢先驻守,唐军只好开始围攻怛罗斯城(今哈萨克斯坦的江布尔城附近)。

    大食王国人在接到高仙芝进攻的消息之后,驻巴士拉的东方总督艾布?穆斯林立即下达命令,命令部将塞义德?本?侯梅德,带部下数千人,抢先驻守怛逻斯城,加强防守,为大军的集结赢得时间。

    东方总督艾布?穆斯林带着自己的一万人赶往撒马尔罕构筑工事准备大战;齐雅德和另一将领艾布达?乌德?哈里德?本?伊卜拉欣?祖赫利召集河中的驻屯军一万人迅速赶往怛罗斯城支援。

    高仙芝攻城五天不克,大食王国援军赶到,从背后袭击唐军,双方在怛罗斯河两岸(今天的奥李?阿塔)附近展开了决战。

    葛逻禄部雇佣兵见事不妙,突然叛变我军,唐军阵脚顿时大乱。大食王国联军趁机出动重骑兵突击唐军阵营的中心,连日征战的唐军在内外夹击下再也支撑不住,终于溃败。主将高仙芝在夜色掩护下单骑逃脱。

    李嗣业、段秀实收拢散兵游勇向安西逃遁,途中恰逢中方联军中的拔汗那部落兵也溃逃至此,造成兵马车辆拥挤堵塞道路的情形。

    右威卫将军李嗣业唯恐队伍被大食王国追兵将及,不惜对盟军大打出手。他挥舞大棒毙杀了百余名同属大唐联军的拔汗那军士,才终于杀开了一条血路,残余唐军得以通过。

    此前,李嗣业还曾劝高仙芝弃兵逃跑,被段秀实严厉斥责。段秀实昂然争辩道:‘大帅,‘避敌先奔,无勇也;全己弃众,不仁也。幸而得达,独无愧乎’。’

    李嗣业听后,大为羞惭。他知耻而后勇,就率领他的陌刀队留拒追兵。陌刀队勇猛绝伦,如墙前进,大食联军顿时胆寒,不敢再行追击。李嗣业收拢自己的散兵游勇,顺利撤军,唐军‘得俱免‘。

    在收拢残兵之后,高仙芝并不甘心,依然想进行一次反击,但右威卫将军李嗣业见唐军大势已去,就劝高仙芝立即退兵,保存实力。在李嗣业等人的劝说之下,高仙芝终于放弃反击。高仙芝只得引残兵逃至安西。

    此役唐军损失惨重,两万人的安西精锐部队几乎全军覆没,阵亡和被俘各自近半,只有千余人得以身还。大食王国人忙于平乱,对保住自己的地盘已经心满意足,也未能进一步扩张。

    回到安西镇以后,李嗣业就向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推荐了段秀实,‘以秀实兼都知兵马使,为自己的判官’。

    陛下你看,我唐军一向骁勇善战,所向披靡,为什么会遭致如此重大的败绩呢?其中的原因,值得我们君臣时时探讨深思。

    天宝十二年,李嗣业因功勋卓著被朝廷晋升为骠骑大将军,回京面圣。

    酒宴之中,李嗣业跳起了疏勒的民间舞蹈,令太上皇大为欣赏。鉴于李嗣业镇守边疆劳苦功高,太上皇对他的赏赐极为丰厚。

    李嗣业回到安西都护府之后,就把这些赏赐全部充公了。他自己一向不置私产,只养了十匹精壮的大宛马。他平时的赏赐也多分给了将领士。李嗣业因而深受将士们的喜爱和敬重,都愿意跟他一道冲锋陷阵。

    如今,当李嗣业带领五千精锐的河西部队率先前来灵武郡救驾,可以想见他对陛下的忠诚。希望陛下亲之信之,不要任意地猜忌功臣。

    高仙芝虽然死得冤枉,但他一生中也的确犯下了重大的过失,尤其是那次与大食王国的战斗,差不多把河西的精锐丧失殆尽了,实在是罪不可赦。

    好了,陛下!既然李嗣业的精锐之师到来,就已经解决了朝廷的大问题,希望陛下不要再忧心忡忡,努力善待之,等待其他勤王大军的来临,并最终给予叛军致命一击。”李泌侃侃而谈,不时地叮咛。

    “先生指教的是!朕一定会善待这支队伍的,把他当做朕的嫡系部队。”李亨保证道。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