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山人宰相李泌传奇》解密大宰相的丰功伟绩,传奇人生!

正文 第293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百\|度\|搜\|經\|典\|小\|說\|免\|费\|下\|载\|小\|说】-0310:56:31

    “哎呀,实在可惜!高仙芝,封常清,一代名将,居然会死在奸佞们的手里,这简直是自毁长城啊!如果他们健在,朕想,安禄山之徒也不至于如此猖獗啊!”李亨带着惋惜的表情,有些伤感地说道。

    5

    “陛下言之有理!既然陛下今天如此有兴致,微臣就再给陛下讲讲高仙芝的故事吧!从中,也许我们君臣都能够从中得到一些启示,吸取一些经验教训。

    高仙芝这人,的确多谋善断,机智勇敢,能够称得上是我大唐军队的一代名将。

    可惜,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他这人有些好大喜功,贪财如命。

    就在此次胜利之后不久,高仙芝就因功被太上皇晋升为安西四镇节度使。接着,他就又开始了他的雄心勃勃的扩张计划。

    天宝九年(750年)大食帝国的阿拔斯王朝(旗帜尚黑,中国史称“黑衣大食”)取代了倭马亚王朝(旗帜尚白,中国史称“白衣大食”)。

    在初步解决了吐蕃方面的问题之后,高仙芝打算利用这一大食王朝易代、河中叛乱的干载难逢的良机,趁机剪除大食王国的羽翼,逐步恢复我唐朝廷在岭外地区的主权。

    于是,一个名为石国的西域小国,就成了高仙芝这个战略的牺牲品。

    天宝九年(750年),朝廷在高仙芝的欺骗和蛊惑下,就以西域藩国石国‘无番臣礼’为由,派遣安西节度使高仙芝领兵征讨。

    石国不能抵抗,就请求投降,高仙芝允诺和好。

    不想,高仙芝利令智昏,不讲道义。他为了掠夺财物,不惜背信弃义。他违背当初的承诺,俘虏石国国王,攻占并血洗了石国城池。高仙芝掠走城里的男丁,格杀老人、妇女和儿童,搜取财物,犯下了滔天罪行。

    天宝十年(751年)正月,高仙芝入朝,将被俘的几位国王献于太上皇的面前,并因赫赫战功被朝廷授予了右羽林大将军。唐朝廷还将石国国王斩首示众。

    就是高仙芝的贪婪与挑唆的卑劣行径,为大唐王朝带来了新的战祸。

    为了报仇雪恨,侥幸逃脱的石国王子遂向大食帝国(阿拉伯帝国)的阿拔斯王朝(黑衣大食)求救。大食帝国援军计划袭击我唐朝廷的西域四镇。

    闻听敌军准备入侵,高仙芝仗势先前的胜利之威,决定先发制人,主动进攻大食王国。

    天宝十年(751年)四月,高仙芝率领大唐联军长途奔袭,深入七百余里,最后在怛罗斯与大食军队遭遇了。

    当时,我唐朝廷要在中亚树立自己的霸权,就必须击败阿拉伯帝国;而阿拉伯帝国要完全控制中亚,则必须击败唐朝廷的挑战。

    我唐军远征军的首领除主将安西节度使高仙芝以外,还有副将李嗣业,别将段秀实等人。

    我部兵力为安西都护府的二万直属唐军,外加盟军拔汗那以及葛逻禄部等部的军队数万人。

    (注:后来的阿拉伯史籍说唐军有十万人-都喜欢夸大别人的军队人数,以突出自己的战绩,古今中外皆然;杜佑的《通典》记载唐军为七万人;《段秀实别传》说是六万人;《旧唐书》说是三万人;《通鉴》说是二万人。以史料记载,高仙芝时代,全国“凡镇兵四十九万,安西节度兵二万四千”,即使以最高数字估计,安西四镇也没有超过三万人的兵力,而且不可能倾巢而出,不留自己的守备部队守卫基地。其余仆从国的军队或三——四万人。这个数字比较合理一些。)

    而这次怛罗斯之战,高仙芝居然出动了安西都护府八成以上的兵马,说明高仙芝对这次即将和阿拉伯的展开的大战还是有所准备的。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