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山人宰相李泌传奇》解密大宰相的丰功伟绩,传奇人生!

正文 第233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典说|新快|-1511:40:57

    驻跸咸阳时,李隆基问高力士道:“爱卿啊,朕昨日苍黄离京,朝官不知所诣,今日你认为哪些人会来呢?”

    高力士小心谨慎地回答道:“陛下,臣以为,张垍兄弟世受国恩,又是皇帝的至亲至戚,必当先至。房琯素有宰相声望,深为安禄山所器重,必不会前来。”

    李隆基叹息道:“爱卿啊,事情未可预料。”

    这日,房琯赶到,李隆基很是高兴,就顺便问及张均、张垍兄弟的下落。

    房琯说:“禀告陛下,臣离京时,亦经过了他们兄弟的房舍,并且约定,一同前来追赶陛下。他们均回答云‘已于城南取马去了’。观察他们的趣向,来意不切。”

    如今,安禄山占领京师,张垍兄弟隐居家中,心存犹豫。

    为了笼络人心,安禄山当即任命陈希烈,张垍当燕政府的宰相。其他投降的官员,如达奚珣等人,安禄山也分别授予他们各自相应的官职。

    就这样,见张垍兄弟这样一些深受皇帝宠信的皇亲国戚,都投靠了安禄山,唐朝廷那一些立场不稳的文武官员,就纷纷地背离唐朝廷,投靠了安禄山叛贼。

    一时间,这个由叛贼安禄山所建立的燕政权,声势震动了全国。

    向西,他们威胁甘陇地区;南方,压迫江汉地区。地方,已经控制了河东的一半土地。

    然而,燕军上至首脑安禄山,下至普通的官员将领,实际上都是一群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粗汉。他们只知道烧杀抢掠,搜刮掠夺女人和财物,根本就没有远大的政治眼光和深谋远虑的策略。

    攻克长安以后,安禄山本人首先就被意想不到的胜利冲昏了头脑。他认为天下大势已定,根本就没有考虑到唐政府会有的反击。

    安禄山急急忙忙,早晚操心的,就是筹备如何早日登上皇帝宝座以及享乐**逸的种种事宜。

    就这样,叛军上下,都沉醉在胜利之中。他们只知道日夜饮酒作乐,整天以抢夺财产,侮辱美女为乐事,根本就没有西上追击李隆基父子的打算。

    安禄山糊涂颟顸的所作所为,最终才给予了李隆基一行平安逃到西蜀的机会。而太子李亨向北逃亡,也没有受到叛军主力的追击。

    安禄山的失策,无谋,骄纵大意,给了唐政府喘息和反攻的机遇。

    第八回逃灵武众臣拥立系人心李亨登基

    1

    却说太子李亨的心里其实也非常清楚,自己部下的两千禁军将士,根本就不是安禄山叛军的对手,而自己想与实力强大的孙孝哲、崔乾祐叛贼的数十万大军抗衡,无疑是以卵击石。李亨就是要想自保,也是困难万分。李亨当前最迫切的任务,就是想尽千方百计,尽快地努力地扩充和壮大自己军队的实力。

    所以,在十五日晚上,李亨与自己的儿子及李静忠等人商议妥当,决定立即实施儿子建宁王李倓和广平王李俶,以及掌闲厩李静忠等人共同提出的战略。

    为了行军方便,李亨不得不忍痛把自己怀孕的妻子张良娣,寄放在了一个财主家里。

    想起妻子孤身一人生活,李亨就有些内疚。当初,李亨与父皇分别,还是能言善辩的妻子亲自挺着大肚子去见父皇,才获得了父皇的同意的。而此前自己遭遇那么多的挫折和打击,都是妻子的巧妙周旋,“每每能够巧妙地言中上意”,才使自己转危为安的。如今,自己却要离妻子而去,怎么不令李亨伤感呢?

    然而,大局为重。第二天(六月十六日)早上,李亨还是依依不舍地告别妻子,率领精锐的禁卫军将士两千余人,立即出发了。大家一致赞同,先东去京师长安附近,号召和搜罗潼关残兵,扩充自己的军力,然后再考虑向北而去,投奔朔方战区的问题。

    哥舒翰统领的二十万潼关守军,曾经是太子李亨为了自保,瞒着父皇李隆基,苦心经营的一支队伍。不想,最终却功亏一篑,在桃林之战中顷刻间化为了灰烬。它的失败与溃散,一直令李亨心痛和惋惜不已。

    因此,如今,李亨一心计划的,就是要在首先搜罗了潼关残兵,军事力量有了一些基础之后,再率领他完成集结的大队人马,从奉天(陕西乾县)北上,前往朔方战区一带,去寻找他的栖身之地。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