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山人宰相李泌传奇》解密大宰相的丰功伟绩,传奇人生!

正文 第229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典说|新快|-0913:42:28

    6

    却说叛贼安禄山虽然攻破了潼关天险,但心里并不踏实和放心。他本来以为皇帝李隆基,定会在京师附近,布置大军拼命地守御。哪里知道,李隆基竟然毫无抵抗,就放弃了恢弘壮丽的首都长安,仓皇地向西逃亡。安禄山大出意外,又惊又喜。

    当时,安禄山虽然已经得到了确实的情报,京师已经成为了一座没有设防的空城,但他依然有些犹疑不定。他深怕上了唐军的诱敌之当,中了埋伏。

    安禄山根本就没有预料到,皇帝李隆基会如此之快地逃离长安京师。所以,安禄山还是首先谨慎地先命大将崔乾祐留下重兵在潼关防御,而只命令亲信将领孙孝哲派了小股军力,试探性地到京师附近抢劫掳掠,进攻守城的官军。

    天宝十五年(756年)六月十七日,守卫京师的唐朝廷京兆尹崔光远,充西京留守,监门将军,掌宫闱管钥边令诚等人,见长安城市中防卫薄弱,抵抗无益,在叛军强大的压力下,为了保命,他们就率先开门纳贼,归降了安禄山。

    因此,接到长安的确没有设防的消息以后,安禄山大喜过望。他当即命令他的亲信部下孙孝哲的大军,做好进军长安的准备。他接着又下令他的大将崔乾佑,停止追击皇帝李隆基父子的军事行动。

    就这样,安禄山在得到崔光远,边令诚等朝廷官员投降的消息,确信长安真的没有了朝廷大军,已经真正成为了一座没有多少武装力量的城市以后,他这才谨慎地下令派亲信将领孙孝哲率军,放心地向长安城挺进,而命令崔乾祐继续守卫河东郡(今山西永济西南蒲州镇)。

    孙孝哲接令以后,率领叛军,轻而易举地占领了西京长安。那时,叛贼崔乾祐的大部队,在潼关附近已经迁延逗留了将近十天之久。

    眼见京师长安,竟然这样毫无抵抗,轻而易举就落入了自己的手中,安禄山喜出望外。夺取长安,曾经是安禄山梦寐以求的事情。如今,自己竟然轻而易举就实现了这个梦想,这令安禄山这个暴发户怎么能够不欣喜若狂呢?安禄山不禁有些飘飘然,有些陶醉起来。

    当初,开皇二年(582年)时,隋文帝杨坚任命高颎为营新都大监,总领营建新都大纲,开始营建新都。隋文帝杨坚还任命当时著名的建筑大师宇文恺为营新都副监(总设计师),而新都的规模计划其实大多皆出自于宇文恺之手。

    宇文恺得到皇帝的任命以后,就开始着手举一国之力,在汉长安城的东南修建宫城和皇城,营建新的都城。

    第二年,工程顺利完工,隋文帝杨坚定名大兴城。

    隋王朝灭亡,唐王朝建立以后,仍以大兴城为帝国的首都,并改大兴城为长安城。从此,长安这个当时的国际大都会,就成为了大唐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宗教的中心。他的人口众多,建筑规整,名胜林立,繁华富庶,冠绝一时。

    诗人王维在《和贾舍人早朝》一诗中赞颂道:“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着力描写了宫城中早朝时的盛大场面和大唐天子君临万邦的宏大气势。

    永徽五年(654年),唐高宗李治委派工部尚书阎立德负责在春、秋两季,先后修建了唐城外郭的城墙和东、西、南三面的九座城门及城楼。其时,全部长安城的面积竟然达到了惊人的八十四平方公里,大约相当于明清时的都城北京城的四倍。

    长安城的规模十分宏大,结构布局十分严整。南北向大街一共有十一条,东西向大街总计有十四条,把全城划分成了一百零九个坊和东、西两市。白居易在诗句中描述道:“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正是长安城的真实写照。

    长安城的气势宏伟博大。纵贯南北、横贯东西的主街道的宽度都在一百米以上。作为全城中轴线的那条著名的朱雀大街,它的宽度更是达到了一百五十五米。即使比起今天任何一座现代化的大都市,它都是毫不逊色的。

    那时,世界各地的诸蕃使臣,沿着如同广场一样宽广的朱雀大街,前往大明宫去朝觐大唐皇帝时,大唐无以伦比的强盛国力,富丽堂皇的宫殿建筑,都会强烈地震撼他们的心灵。

    如今,安禄山终于占领了这座无与伦比的大城,可以想象他的满足之感和洋洋得意之情。

    六月二十八日,安禄山任命中书令张通儒为西京留守,归降的崔光远为京兆尹,下令两人负责维持长安的社会秩序;他派遣安守志率兵驻扎在长安大林苑内,以监督关中诸将领。

    安禄山这时就开始天真地认为,京师长安的陷落,就等于是整个唐帝国的天下,已经在自己的全部掌控之中了。安禄山因此认定,天下大局已定,可以高枕无忧了,官军及其他地方的武装割据势力已经不足为虑。

    安禄山当即开始封官任爵,安排和任命一系列的亲信官员来进行统治,负责镇抚长安以及周边地区。

    在那些将领中,以将领孙孝哲最受安禄山的信任和宠信。

    孙孝哲性情粗犷,豪华奢侈,处事果断,用刑严厉,杀人如麻,毫不在意别人的生命。他非常喜欢专权用事,常常与中书侍郎严庄争权,两人斗得你死我活。

    安禄山下令孙孝哲负责统御关中诸将帅的军队,就连中书令张通儒等人,也都受着孙孝哲的节制。因此,孙孝哲如今大权在握,叛军所有的将领都十分害怕他,畏之如虎,孙孝哲也越发飞扬跋扈,无人能够克制。

    可是,以安禄山为首的叛军的大小将领,自从进入长安以后,都以为大功告成,遂“日夜纵酒,专以声色宝贿为事”,再也不想辛苦地四出出击,追击皇帝李隆基以及太子李亨等朝廷的残余势力。故皇上李隆基才“得安行入蜀,太子李亨北行,亦无追迫之患”。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