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山人宰相李泌传奇》解密大宰相的丰功伟绩,传奇人生!

正文 第217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XX网站 www.xxx.com)(XX网站 www.xxx.com)(XX网站 www.xxx.com)    2011-12-2218:38:52

    5

    李隆基下旨召见的人员还没有到齐,可是驿站外,那些刚刚才安定了一个晚上的护驾的禁军将士们,又三三两两地聚在了一起。(XX网站 www.xxx.com)他们仿佛在激烈地争论着什么重大的问题。

    这时的李隆基已经有些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了。他透过窗户,清晰地看见了室外的将士们激烈讨论的情形。

    李隆基预料到,一定是将士们又在商讨着什么紧迫的事情了。“该不是又是一场新的阴谋吧!”李隆基突然心悸起来。为了以防万一,李隆基庚即下令左相韦见素的儿子韦谔,立即出去,向将士们仔细地探听大家商讨的问题究竟是什么。李隆基特别叮嘱和告诫韦谔:“爱卿啊,你知道如今的局势严重,你一定要不断地与将士们进行认真的沟通,对他们进行关心与抚慰,千万不要招惹和得罪他们。速去速回,不要辜负了朕的殷切希望。”

    御史中丞韦谔当然明白皇上的担心,得旨以后,就急急忙忙奔了出去。

    将士们见御史中丞韦谔从马嵬驿室内走了出来,就围住韦谔,七嘴八舌地谈论了起来。XX网站 www.xXx.com。韦谔平心静气,耐心地听着将士们的述说,细致观察着将士们的反应,深恐得罪和冒犯了将士们。

    一个将领走上前来,靠近韦谔身边,止住大家的吵嚷,向韦谔诉说起将士们心中的疑惧和担心来:

    “韦大人,你一定了解我们此时的处境和心情。请你务必立即向皇上禀告,反映一下我们的意见和建议。谋反的国舅杨国忠,虽然已经被我们诛杀,但他的部属,却都还在蜀郡拿着刀剑等着我们。

    皇上如今准备叫我们护驾西去,赶往西蜀,这不是明显地是叫我们前去送死吗?我们怎么会心甘情愿地束手就擒呢?如果我们去了西蜀的话,岂不正好踏入了奸贼杨国忠的势力范围,掉进了他们设计好的陷阱里了吗?

    中丞大人,请你站在将士们的立场上,替我们设身处地地考虑考虑吧!我们怎么能够心甘情愿地前去西蜀送死吗?不瞒大人说,这就是我们之所以聚在一起,议论纷纷,恐惧西去的根本原因。”

    听着将士们的述说,御史中丞韦谔也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他急忙问道:“禁军兄弟们啊,那你们的意见究竟如何呢?如果我们不到西蜀去,那我们究竟应该投奔何处呢?我们总不会就呆着这里,等着叛贼们追来吧?”韦谔急忙耐心而又谨慎地询问起来。(XX网站 www.xxx.com)

    看见韦谔的确是在真诚地听取大家的意见,将士们放心了一些,就毫无禁忌地你一言我一语,提出了他们各自的建议和主张:有人主张投奔河西陇右战区,有人主张投奔灵武的朔方战区,还有人建议投奔太原的河东战区,更有家眷在长安的将士,建议立即返回京师长安。

    韦谔心里非常清楚,此时的皇上早已吓破了胆,他只会一心一意地考虑去蜀郡避难这一条路径。皇帝肯定也非常担心再次触怒禁军将士,所以他绝对不敢明言此事。其实,经历昨天的变乱,眼见杨国忠,前御史大夫魏方进等人的悲惨下场,韦谔自己也非常担心会因此触怒禁军将士们,他哪里敢说出皇上内心真正的心思,表达他反对的意见呢!

    韦谔思索了一会,决定继续耐着性子,尽力地劝解和说服将士们,以便寻找到一条大家都能够接受的逃亡之地:

    “忠于皇上的禁军兄弟啊,皇上非常体谅你们的辛劳,感谢你们的赤胆忠心!我的亲属也同大家一样都在京师长安,我的心理,我的心情其实也同你们一样地迫切,渴望尽快地返回京师,解救他们。

    可是,兄弟们啊,据说如今的京师,已经被安禄山叛贼的大军占领了,贼势十分浩大。各位兄弟,你们想过没有,凭我们这两三千兵力,返回去的后果会是怎样的呢?

    我们根本就没有抵抗盗匪的条件啊!我们的兵力太弱,而贼势太盛。我们返回去,无异于投羔羊入虎狼之中,定会全军覆灭,白白地牺牲。

    皇上并不是害怕盗贼,而是不愿我们大家去做无谓的牺牲啊!这也是为了保存我们的实力做想啊!

    众位兄弟啊,在下以为,如今大家的意见不一,势必会产生严重的意见分歧。结果可能就会出现,大家争来争去,都没有一个明确的结论,这样就会白白地耽误宝贵的良机。

    不知你们大家,可愿听从我的一点不成熟的建议呢?我提出一个折中的方案,我们走一步,看一步,如何呢?

    我们大家现在都非常饥饿疲惫。在下建议,我们不如先去扶风郡(陕西省凤翔县),补充我们的粮食给养,再慢慢慎重地研究和商议前进的方向,最后决定我们下一步究竟到什么地方去不迟。

    危机当前,我们必须从长计议啊!兄弟们,你们说,我的建议如何呢?”

    “好!韦大人深思熟虑,考虑十分周到!我们就听韦大人的意见吧!大家不要再东争西争了!”那位提出意见的将领说道。其他将士们也再没有别的反对意见了,大家都一致同意接受韦谔提出的建议。

    韦谔急忙带着大家商定好的的意见,匆匆忙忙地走回驿站去,向皇上李隆基禀报。

    李隆基知道,如果他此时此刻,依然一意孤行地坚持西行幸蜀,那只会激起将士们更大的不满和反感的情绪,挑起新的事端的发生。还是像韦谔所说的那样,走一步看一步吧!

    李隆基主意打定,就又由高力士搀扶着,蹒跚着脚步,走出驿站,再次亲自去征求将士们的意见。结果,大家都一致同意御史中丞韦谔提出的建议,决定先到扶风郡补充军需和粮食。

    李隆基终于放下心来。他立即下旨道:

    “众臣听旨:

    太子与广平王,建宁王父子,你们率领龙武军殿后护卫,陈玄礼大将军和寿王李瑁兄弟,负责驾前护卫。马上移驾扶风郡!”

    将士们的情绪才终于安定了下来,不再提出新的异议。将领们约束各自的队伍,就将起驾前行。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